3月28日,浙江省發布《危險化學品安全檢查工作方案》,要求排查壹批危險化學品突出安全問題,整改壹批重大隱患,打擊壹批違法行為,關閉壹批非法生產經營單位,處罰壹批違法責任人。
山東省向泰安、萊陽、威海、招遠、淄博、濟南、煙臺等市、區發出了擬“關閉淘汰壹批”化工生產企業的公示。到4月份,大約200家企業將被關閉和淘汰。
化工大省相繼實施危險化學品強化安全生產督察。
江蘇、浙江、山東是中國前三大化工大省。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統計,2015年,山東、江蘇、浙江、廣東、遼寧等省市石化行業產值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山東、江蘇、浙江位列全國前三,分別占全國石化行業總收入的21%和65448+0%。
化工大省乃至全國的危化品安全整治和新壹輪環境監管將進壹步導致非法落後產能的淘汰退出,從源頭上影響危化品供應,對相關產業鏈影響深遠。
《危險化學品監管目錄》主要包括十五項工藝操作。
我們認為光氣法、氯堿電解法、硝化法、氟化工法和烷基化法是危險性較大且易於監管的主要工藝。主要對應產品有農藥、MDI、TDI、PC、PVC、燒堿、染料、制冷劑等。
根據政府公告和產業鏈調研反饋,硝化、烷基化工藝相關產能已被強力監管,未來我們認為監管整改範圍有望進壹步擴展至其他危險化學品。
(文章來源:金鐘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