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有3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6%。產生的GDP超過了全國的50%,給全國帶來的就業機會超過了60%。可見,在我國整個經濟體系中,中小企業具有數量多、分量大、地域分布廣、行業分布跨度大、層次差異廣的特點。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和各種IT服務市場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更加成熟,對其重要性的認識更加深刻。《2005年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及IT應用趨勢報告》顯示,2004年中小企業信息服務投資達到6543.8+02.67億元,同比增長365.438+0.7%。2005年,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766億元,同比增長56.7%,約占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的38%。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正逐漸從單壹的信息發布向更高層次的綜合應用發展。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應用的需求快速增長,電子商務給中小企業帶來的好處越來越明顯。電子商務正在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中迅速推廣。20062010年,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將保持50%以上的平均增速,2010年規模將達到24682億元。其中,第三方平臺應用穩步發展,仍是中小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主體。自建平臺呈現63%左右的平均增速,行業和區域平臺的發展會逐漸放緩。在我國整個電子商務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例如,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發展促進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用戶數達到數千萬。
2.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和潛力。
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為中小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現實可能性和制度保障。信息產業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網民規模已達6543.8+0.3億,年增長率也在快速增長。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網民的不斷增加,網上購物的人將會越來越多。隨著基礎網絡服務的逐漸成熟,互聯網上的各種應用服務往往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2005年,互聯網產業規模達到375.6438億元,增長率為30%。。據統計,40%的網民曾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或服務。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電子商務,尤其是B2C和C2C電子商務的強勁勢頭。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04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正式頒布;2005年6月,5438+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幹意見》出臺。作為我國第壹個專門指導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文件,該意見明確了國家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措施,結束了長期以來電子商務發展缺乏明確指導的局面,對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2005年也被業界稱為“安全支付年”。電子簽名法的正式生效和電子支付指引的頒布,規範了電子商務的網上支付環境,壹個安全認證保護下的電子商務支付環境將逐步形成,這無疑是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最佳環境。因此,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