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中小企業在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小企業在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中小企業預算管理中的現實問題

(壹)預算管理的思想觀念有偏差

1、為預算而預算。 2、認為編制預算屬純財務行為。

(二)預算依據不充分

1、預算缺乏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的明確指導。

2、預算往往經不起市場的檢驗。

3、預算與中小企業的實踐活動相脫節,編制的預算缺乏必要的客觀性。

4、執行預算缺乏有效的考核與激勵措施。

(三)預算編制方法過於模式化

預算編制是中小企業實施預算管理的起點,也是預算管理的關鍵環節。而我國多數中小企業均采用增量或減量預算編制方法,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1)增量或減量預算的編制簡便;(2)給預算確定中的討價還價行為留下空間;(3)承認歷史水平的合理性。

(四)預算審查批準中的非客觀性因素影響較大

1、決策層多以預算結果滿意度作為是否批準該預算的主要依據,只要預算結果在決策層可接受的滿意程度之內,預算就會被批準。

2、對預算的準確度期望值過高。

3、管理部門的預算考核只註重費用節約額

三、完善我國中小企業預算管理的對策建議

(壹)更新中小企業預算管理的理念

1、 確立“以企業戰略為基礎實施預算管理”的新理念,使日常的預算管理成為中小企業實現長期發展戰略的基石。

2、確立“面向市場編預算”的新理念,使預算指標經得起市場的檢驗。

3、確立“面向未來和基本活動分解編預算”的新理念,使預算指標客觀公正,易於被企業的員工接受。

(二)科學編制預算

對於小規模企業或者業務比較單壹的中小企業,可以僅就管理和控制的重點編制預算。具體地說,預算內容要以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現金流量為重點。營業收入預算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中樞環節,它上承市場調查與預測,下啟企業在整個預算期的經營活動計劃。營業收入預算是否得當,關系到整個預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費用預算是預算支出的重點,在收入壹定的情況下,成本費用是決定中小企業經濟效益高低的關鍵因素。制造成本和費用的控制也是中小企業管理的基本功,可以反映出企業管理的水平。現金流量預算則是中小企業在預算期內全部經營活動和諧運行的保證,否則整個預算管理將是無米之炊。在中小企業預算管理中,特別是對資本性支出項目的預算管理,要堅決貫徹“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原則。

從預算編制方法的選擇來看,隨著預算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預算編制的方法也不斷發展,形成了包括固定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零基預算和概率預算的壹個系列。中小企業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應根據自己的外部環境及企業的預算水平進行選擇。對於市場價格及企業市場份額情況不很確定的中小企業,應盡量采用彈性預算;而對於市場情況比較確定的企業,則采用固定預算更為合適。另外,中小企業預算水平也是選擇預算編制方法需要考慮的壹個重要因素,預算水平較高的中小企業可以選擇較為先進復雜的預算方法,如滾動預算和零基預算;而對於預算水平較低的中小企業,則盡量從編制簡單易行的預算開始(如固定預算),以防引起工作的混亂。

(三)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決策體系

設置預算委員會是提高決策水平的重要途徑。預算委員會是由各個主要職能部門的經理組成的,由首席執行官擔任主席。從根本上說,只有經過預算委員會的審批,才能接受壹項預算或預測數據。

對於周期性明顯的中小企業,可以采用周期預算來編制長期預算,以便與企業的周期戰略管理策略相適應。壹方面,以企業周期作為預算編制的基礎,另壹方面,戰略管理的壹個重要實現方式是實行周期戰略。這就更加要求中小企業以周期為基礎來編制預算。

(四)正確理解預算管理與績效的關系

預算是壹種系統的方法,用來分配中小企業的財務、實物及人力等資源,以實現中小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中小企業可以通過預算來監控戰略目標的實施進度,有助於控制開支。預算本身並不是最終目的,更多的是充當聯系公司戰略與經營績效的工具。預算體系在分配資源的基礎上,主要用於衡量與監控中小企業所屬各單位、部門的經營績效,以確保最終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是壹個復雜系統,要與中小企業績效管理體系相結合,形成壹個完整的中小企業業績控制系統,預算才能夠充分發揮其戰略監控的作用。

(五)建立適應自身特點的預算管理控制系統

1、科學構建預算控制組織。①建立分級預算控制體制,中小企業除了必須建立和完善壹級預算以外,對於壹些重要的單位和部門的預算和項目預算,應該將預算項目進行進壹步的細化,建立二級預算,並正確劃分各預算歸口管理部門,這就需要對中小企業進行組織再造和流程再造。②健全預算反饋機制。預算控制系統要發揮其應有的職能,必須依賴於靈活有效的預算反饋機制。預算反饋機制應該與中小企業的具體組織結構和預算執行方式相適應。③將預算的編制過程與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結合起來,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和效率性。

2、完善和創新預算控制評價分析與信息反饋機制。在設置和選擇評價指標時,首先應該考慮能夠反映中小企業戰略和目標實現影響因素的指標;其次應該既包括財務指標又包括非財務指標。另外,評價指標應該根據管理層次、工作性質、承擔任務等條件的不同而不同。

  • 上一篇:中國責任險發展論壇
  • 下一篇:安徽農家樂周末去哪裏玩?來這六個地方壹定是對的。建議體驗田園氣息,遠離城市的喧囂。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