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作業成本管理的實施

作業成本管理的實施

雖然ABCM在不同行業、不同經濟技術條件、不同規模企業的實施各有特點,但根據ABCM的基本原則和西方企業的實施經驗,中國企業在實施時壹般應遵循以下程序。

1.分析積累客戶價值的最終商品的運營,建立運營中心。既然企業最終商品的顧客價值是由作業鏈創造的,ABCM就應該以這個作業鏈為中心,分析構成作業鏈的作業,確認主要作業和作業中心。作業中心是生產過程的壹部分,按照作業中心收集和披露成本信息,便於管理層控制作業和評價績效。

2.對企業相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分類匯總,將資源合理分配到各項運營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企業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因此,ABCM強調,要對企業的各類資源進行分類匯總,建立資源池,根據需要科學合理地分配資源,並對每項運營的資源消耗所創造的客戶價值進行跟蹤和動態分析,盡可能減少必要運營的資源消耗,杜絕不必要運營的資源浪費。

3.對生產經營的最終商品或勞務進行分類匯總,明確成本對象。成本對象的確定必須包括所有最終的商品或服務,不能遺漏某壹種商品或服務,否則其他商品或服務將承擔過高的成本,從而造成成本信息的失真。但ABCM並不直接將最終的商品或服務作為成本管理的對象,而是將其相關的活動、活動中心、客戶和市場納入成本管理體系,從而抓住了資源向成本對象流動的關鍵。

4.探索成本動因,加強成本控制。探討成本動因就是拋棄傳統的狹義成本分析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壹種廣義的、戰略性的成本動因分析方法,以成本動因為標準將所有的成本聚集到最終的商品或服務中。加強成本控制主要強調兩個方面:壹是控制成本動因,只有了解主要價值鏈活動的成本動因,才能真正控制成本;第二,通過改造和優化企業的主要活動鏈活動,如商品設計、研發、生產和營銷,獲得成本競爭優勢。

5.建立健全績效評價體系,加強成本管理的績效評價。實施ABCM,必須建立健全與責任會計制度相結合的成本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將作業中心的建立與責任中心的劃分聯系起來,明確經濟責任和權限範圍。通過使用適當的成本動因,可以保證成本指標和經營業績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將有助於管理層從非財務角度評價業績,並在理論上進壹步完善責任會計。

ABCM將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的視野從以“商品”為中心轉向以“活動”為中心。它不以“成本”來討論成本,而是聯系成本發生的前因(成本動因)和後果(成本消耗)來尋找控制成本的途徑和方法。不是簡單盲目的削減成本,而是通過對運營的跟蹤和動態反映,通過事前、事中、事後的活動鏈和價值鏈分析,達到持續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

[編輯]

  • 上一篇:助理工程師有什麽用?
  • 下一篇:彩鋼板廠家推薦 3個廠家介紹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