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小微企業發展現狀如何?還面臨哪些問題?工商聯服務小微企業有哪些舉措?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近日就此接受了訪問。
壹年內兩次“聚焦”小微企業
問:全國工商聯為什麽要兩次開展小微企業綜合調研?
答:這和小微企業的重要性有關。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小微企業大量湧現,目前已超過1000萬家,加上3800多萬個體工商戶,其從業人員已近2.8億。小微企業壹頭連著經濟繁榮,壹頭連著社會穩定,在增加居民收入、滿足市場需求、弘揚創業精神、推動技術進步、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小微企業規模小、經營分散,在經濟出現較大波動時更易受到沖擊。在壹些地方,我們有時能看到小微企業這樣的生存現狀: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問:能否介紹壹下兩次調研的基本情況?
答:堅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層,我們壹年之內兩次就小微企業進行調研。去年2月至5月,全國工商聯分四路赴17個省區市的51個市區縣實地調研,形成了5份區域報告、14份專題報告、28份地方報告。調研表明,中小企業的問題主要是小微企業的問題。
今年2月至4月,以實體經濟領域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全國工商聯分五路赴17個省區市的67個市區縣,開展了全國性的小微企業“保生存謀發展”調研活動。調研期間***召開78場座談會,走訪了261家小微企業以及101個產業園區、服務機構、龍頭企業和工商聯基層組織,形成了5份區域報告、5份專題報告、104個案例等調研成果,調研報告得到中央領導同誌的高度重視。
小微企業依然面臨“玻璃門”、“彈簧門”
問:調研發現哪些問題?
答:調研發現,壹方面,小微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小微型企業增長方式粗放、產業層次不高、協作配套差、創新能力弱等結構性問題較為突出。另壹方面,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外復雜多變經濟形勢的影響,小型微型企業面臨著壹些新的困難和挑戰:壹是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市場競爭日趨劇烈;二是生產經營成本快速上升,利潤空間大幅壓縮;三是稅費負擔偏重、資源環境約束進壹步趨緊;四是融資困難問題依然存在,而且成本昂貴;五是體制機制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市場準入方面的“玻璃門”、“彈簧門”現象依然存在。
問:有什麽新發現?
答:我們也發現,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壹批小微企業努力抓住各種政策性機遇,勇於突破、敢於創新,主動調結構、轉方式,取得了驕人的業績。這些企業,有的堅持技術創新,潛心研發高、精、尖的產品;有的依靠發揮市場反應靈敏、決策靈活的優勢,積極進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制造等領域;有的積極融入產業集群發展,大幅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有的在困難面前不等不靠,努力創新經營模式,闖出發展新路子;有的精心培育自主品牌,集中力量做專、做精主營業務。
從服務大企業到“抓大扶小”:工商聯“轉型”
問:全國工商聯從過去主要服務大企業到現在主要服務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這壹轉變是如何實現的?
答:這與全國工商聯近兩年工作思路的轉變有關。以前,全國工商聯作為統壹戰線中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聯系對象主要是實力較強、影響較大的非公有制企業。現在我們發現這些大的非公有制企業經過多年發展,經營管理相對規範,人才資源較為充足,遇到的困難相對較少,而小微企業處於創業初期,普遍面臨招工難、稅費負擔重、貸款融資難等問題,應給予更多關心和支持。因此,從2010年下半年起,全國工商聯提出重心下移、服務基層的理念,針對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組織的兩次大型調研活動,就是思路轉變的體現。
問:近年來,各級工商聯在服務引導小微企業保生存謀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近年來,各級工商聯組織牢牢把握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工作主題,逐漸認識到服務引導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是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的重點與難點所在,也是突破與希望所在,壹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為小微企業營造良好的生存發展環境,另壹方面充分發揮統戰性、經濟性和民間性有機統壹的綜合優勢以及組織網絡優勢,在註重發揮商會優勢、引導“龍頭”企業以大帶小、大力抓好信息服務、切實維護合法權益、樹立宣傳先進典型等方面,為小微企業保生存謀發展盡心盡力、排憂解難。
商會是工商聯工作的組織基礎和重要依托。全國工商聯***有各級商會組織4.4萬個。各級工商聯充分發揮行業商會、異地商會等組織優勢,不斷增強服務引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緩解融資難方面,不少商會創新形成了“商會授信”、“聯保貸款”、“互保基金”等對接模式。如福建福州木業商會利用商會授信***從招商銀行等三家金融機構獲得貸款45億元,幫助小型微型會員企業緩解了融資難題。
小微企業應走“專精特新合”道路
問:工商聯計劃如何進壹步引導和服務小微企業發展?
答:今後,我們要準確把握當前小微企業從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能源資源消耗向依靠技術、知識和資金投入轉變、從低端向高端提升、從分散向集聚發展的趨勢,充分發揮小微企業運行機制活、創新動力強、市場應變快的優勢,用好用足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資金、人才、市場、技術、管理等要素的組合機制,走壹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專精特新合”發展道路。專,就是要專註,不盲目擴大,不輕易改弦易轍;精,就是要在質量上打造精品,管理上加強精細化;特,就是要利用小企業優勢,做個性化產品,做特色產品;新,就是要在技術上、商業模式上創新;合,就是要融入集群、加入商會,握指成拳、抱團發展。
分類指導、有保有舍,引導小微型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