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比亞迪造芯片有多野?深入研究他的專利家族,我發現...

比亞迪造芯片有多野?深入研究他的專利家族,我發現...

【汽車之家?行業】?最近,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財運不斷。5月26日融資654.38+09億元後,6月654.38+05日融資8億元。壹個月兩次融資,估值已經達到6543.8+002億元,明確會在適當的時候獨立上市。王傳福曾說:“其實如果我不造汽車,我們就造半導體。”看來比亞迪真的要在幹芯片上有所作為了。

芯片是中國先進制造業的隱痛。在中國芯片產業整體疲軟的背景下,壹個汽車廠商做的芯片能有多好?技術行不行,專利最有發言權。於是,我們查閱了比亞迪申請的所有IGBT芯片專利,分析結果出來了——

IGBT,學名絕緣柵雙極晶體管,俗稱電力電子器件的“CPU”。IGBT是能量轉換和傳輸的核心器件,也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就像動力電池壹樣。

IGBT芯片的設計和制造過程非常困難。中國IGBT長期卡殼,高端IGBT產能嚴重不足,幾乎全部依賴英飛淩等國際巨頭。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中國新能源汽車迫切需要壹個穩健的IGBT“中國芯”。

◆比亞迪申請了多少專利?

2007年,比亞迪提交了第壹份IGBT專利申請。截至2020年5月8日,比亞迪在德溫特世界專利數據庫中公布的IGBT專利族有130個,其中專利記錄231個。這是比亞迪IGBT芯片目前完整的技術背景,75%的專利分布在中國大陸。

那麽,231授權專利在國際圈是什麽水平?

富士電機、三菱電機和英飛淩擁有最多的IGBT專利,但它們都起步較早。20世紀80年代,富士電機和三菱電機開發了IGBT技術。目前兩家公司分別持有1733和1056專利族。英飛淩僅在1994申請了第壹個IGBT專利,但數量增長迅速。近年來,應用數量排名第壹,並已成為車輛法規中占主導地位的IGBT芯片。

比亞迪的IGBT研發比日本落後20多年!基礎薄弱,只能快速跑。我在哪裏趕上的?

◆比亞迪的技術水平如何?

比亞迪於2005年成立了IGBT團隊,並於2008年收購了資不抵債宣布破產的寧波中威集成電路。這筆交易之後,比亞迪開始自主研發IGBT芯片。

2015,比亞迪IGBT工藝技術攻克非穿通(NPT)技術,2018,推出車規IGBT4.0技術。基於非穿通技術,增加了復合場終止層,進壹步減小了芯片厚度。

在2018年9月公布的壹項專利中,比亞迪提出了深溝槽柵極的技術方案;在2019年3月和4月公布的兩個專利中,提出了場終止層(電場截止)的技術方案。

芯片,大家都愛講哪壹代技術,代數越高,水平越高。芯片技術水平的代數劃分沒有壹定的規律。對比壹個被廣泛采用的壹代標準,我們可以發現比亞迪IGBT芯片整體上還處於第四代,而近兩年來,我們試圖在第五代甚至第六代技術上有所突破。

國際上,2018年,IGBT芯片已經進入“微溝槽柵+場截止”7代技術,引進了三菱電機、富士電機、英飛淩的產品。比亞迪的技術叠代還處於跟隨追趕的狀態。

◆比亞迪專註於什麽?

我們用兩種方法來看比亞迪IGBT的關鍵領域。

第壹個是簡單明了的專利索引和德溫特手動代碼排序。

德溫特的人工代碼排序顯示,除了關鍵的MOS柵雙極晶體管,無機材料沈積(金屬氧化物),柵電極、電極和互連層的加工,半導體熱處理(退火等。)、散熱(包括芯片和模塊散熱等。)、矽基材料、電動汽車控制系統等。,也是比亞迪IGBT專利布局的集中技術領域。

第二種方法是專利文本挖掘。

借助incoPat專利數據平臺,對比亞迪IGBT專利數據進行聚類,繪制技術研發關鍵專利地形圖。地圖中的深色輪廓線代表比亞迪專利技術研發密集區。

從這張專利圖,如果妳是技術硬核,可以了解到比亞迪的IGBT專利主要有:IGBT結構、散熱、IGBT芯片、IGBT模組、覆銅陶瓷基板(DBC?基板)、電子控制技術等。

模塊研發其實是比亞迪在2010之前重點做的,還屬於比較低的水平。比亞迪最近三年都在做什麽?

近三年來,比亞迪最關註的技術課題是基板制造、IGBT芯片封裝和散熱。此外,公司還關註IGBT芯片制造技術、加工設備、過程控制和電子控制系統(包括電機故障定位)。其中,目前IGBT制造技術的研究重點是光刻、溝道絕緣層和擴散金屬摻雜。

此外,比亞迪已投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碳化矽)的布局,願景是2023年用SiC基半導體完全取代矽基半導體。

◆比亞迪有哪些核心專利?

專利的實力可以說明專利的重要性。

知識提示:專利實力(專利?實力)是Innography公司提出的核心專利評價指標。整合了超過10個影響專利價值的變量,包括:專利權利要求數量、引用在先技術文獻數量、專利引用數量、專利家族規模、專利申請時間、專利年齡、專利訴訟情況等。專利實力取值範圍為0-100。專利強度值越高,專利越重要(是公司的核心專利)。

比亞迪所有專利家族的實力分析顯示,專利實力超過60的專利家族有10個。是的,這些是比亞迪的核心IGBT技術專利,也是比亞迪“不可侵犯”的專利小鎮。這些專利的保護內容涉及過流保護、過溫保護、電子控制系統和故障檢測、IGBT制造技術等。

我們已經友好地給出了這十項專利的公開號。通過公眾號,可以找到專利說明書全文進行學習。我們只能幫妳到這裏。

◆在國際上是什麽水平?

說了這麽多(大多數人不了解),比亞迪IGBT芯片是什麽水平?作為壹個“後進生”,與在IGBT領域盤踞多年的國際巨頭相比,比亞迪需要重點做哪些功課?

先直接上圖吧——

位於第三象限的比亞迪,與意法半導體、半導體的競爭地位大致相當,在技術競爭力和運營實力上遠遠落後於英飛淩等龍頭企業。

英飛淩、日立、電裝位於I象限,綜合實力最強;富士和三菱電機處於IV象限,技術競爭力較強,運營實力略遜壹籌;瑞薩電子處於II象限,說明經營實力較強,技術實力略落後。

技術差距在哪裏?

利用德溫特的手工代碼,分析了比亞迪和英飛淩、日立、電裝、富士、三菱電機五家頭部公司的IGBT專利技術布局。可以看出,其他五家公司的專利布局更加全面;二、MOS柵雙極晶體管、雙極晶體管和二極管、雙極晶體管制造、襯底上金屬氧化物沈積等無機材料、雙極晶體管和柵電極是6家公司關註的技術領域。

值得註意的是,英飛淩在沈積金屬氧化物和柵電極領域的專利數量已經超過制造,這說明英飛淩在柵極加工技術上的布局更多,是五家公司中最先進的。

此外,比亞迪在絕緣柵場效應晶體管(MOSFET)領域的R&D布局目前相對較弱。MOSFET是低功率半導體,無法在高電壓、大電流下工作,這符合比亞迪重點發展車用級IGBT芯片的戰略。

◆敲黑板?焦點

從2005年團隊成立至今,比亞迪做芯片已經15年了。目前在國內汽車IGBT領域獲得了壹定的話語權,初步形成了涉及材料、散熱、制造工藝、電路保護、電控系統等方面的專利布局體系。

但與英飛淩、富士電機、三菱電機等領先的IGBT巨頭相比,比亞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研發的深度和廣度仍需進壹步提高。

比亞迪IGBT芯片雖然已經涉及到5代和6代技術,但是量產的還是4代產品。三菱電機2009年推出6代產品,富士電機從2015開始供應7代產品的樣品。英飛淩、富士電機、三菱電機都在2018生產了7代產品。2018年底,比亞迪宣布可以將晶圓薄至120μm,而英飛淩的IGBT芯片最低可以薄至40μ m...

在商業化方面,比亞迪半導體在全球IGBT市場的市場份額不到2%。即使在國內市場,比亞迪汽車IGBT的市場份額也只有20%左右,外資企業仍然把持著最大的蛋糕。例如,英飛淩在2019年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供應了63萬套IGBT模塊,占58%的市場份額。

所以,IGBT“馴化”了電,比亞迪也在“馴化”IGBT。接下來的問題是,多渠道資本加持後,比亞迪能否抓緊時間搶下英飛淩的蛋糕。

更多車市分析和汽車圈故事,歡迎關註微信官方賬號,車市的故事——微信號:autostinger。(文/汽車故事)

  • 上一篇:自己不懂問下,企查查訴訟修復如何清除?
  • 下一篇:餐飲店營業執照經營範圍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