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仁和會計安排:
中國會計學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於2014年10月0日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召開。財政部部長助理余衛平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提出了今後壹個時期我國會計改革的七項主要任務。余衛平表示,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財政部將進壹步推動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準則不斷趨同,深度參與國際準則制定,相應完善我國標準體系;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推進政府會計改革,研究建立政府會計準則和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持續完善並有效執行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全面提高會計信息化水平;繼續實施會計人才戰略,建立和完善會計人才能力框架和評價體系;推動會計師事務所轉型升級和註冊會計師行業持續規範加快發展。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梳理。
任務壹: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相應完善我國標準體系?
會上,余衛平提出:2007年以來,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走出去戰略,我國會計改革不斷深化和全面推進,建立並實施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類似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從國際上看,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響應G20會議關於建立全球統壹的壹套高質量會計準則的倡議,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正在對現有的準則體系進行重大改革,大力推動國際準則的趨同和采用。?
余衛平指出,完善我國會計準則體系,與國際接軌,是下壹階段會計改革的第壹要務,最重要的是掌握國際準則修訂過程中的話語權。?
在本次大會召開之際,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對學會的工作和未來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要以開放的心態和國際化的視野,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和方法,積極參與國際會計事務和國際規則的制定,提升我國會計界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對此,出席中國學會會議的專家建議,壹方面,從國際上看,應在中國會計改革多年的堅實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工作,包括繼續派員參與理事會工作,積極參與理事會、受托人、咨詢委員會、解釋委員會和未來項目工作組的工作,積極參與準則的研究、制定和修訂。?
另壹方面,應積極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建設,推動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制定和實施。?
任務二: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
余衛平在會上指出,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要著力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並列的企業會計的壹個分支,以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重點。?
在管理會計領域,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進行了許多探索和有益的嘗試。管理會計逐漸從數量和定額管理過渡到成本和價值管理,從項目和部門管理發展到綜合管理和戰略管理。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國管理會計在實際應用和信息化水平上相對落後,公眾尤其是企業管理者對管理會計的認可度較低。?
但在2013,管理會計的發展有了突破,樓繼偉多次提出要大力發展管理會計。2013年9月,財政部發布《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可以說是加強管理會計的首次探索。外交部部長助理余衛平在6月5438+015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培訓班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會計在經濟建設中的基礎作用表明,在促進經濟轉型方面大有可為,特別是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乃至經濟管理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推動包括成本制度在內的管理會計改革,釋放經濟中的管理要素。
管理會計以成本管理為重要內容,通過內部管理活動滲透到企業組織的各個部門和層次,為企業開展戰略規劃、經營決策、業務規劃、過程控制、績效評價等管理活動提供相關信息和科學方法,能夠有效促進企業管理升級,有效提升企業價值創造力。?
余衛平介紹,財政部已將管理會計列入今後會計改革發展的重點方向,將加強管理會計制度建設,加快人才培養。?
與會代表建議,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應從理論研究、實踐應用和信息層面開展工作。?
首先,引導理論界加強對國內外管理會計理論成果的系統研究,培養管理會計專業人才,適時啟動中國註冊管理會計師項目,將管理會計納入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會計領軍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管理會計重要性的認識。?
其次,應鼓勵壹些企業率先運用管理會計理論有效指導其經營實踐,並總結經驗,實現實踐、理論和政策的良性互動。?
最後,管理會計和會計信息化密不可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將財務人員從繁瑣的會計處理中解放出來,大量的信息收集使管理會計的理念和方法得以實踐。?
記者還註意到,中國會計學會在2014年的培養計劃中,有意識地將管理會計的相關內容納入其中。?
任務三:推進政府會計改革?
余衛平在會上指出,要推進政府會計改革,研究建立政府會計準則和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制度。?
此前,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建立權責發生制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建立規範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風險預警制度。”這為我國下壹階段的政府會計改革指明了方向。?
壹般來說,政府會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反映政府預算的政府預算會計,二是反映政府財務活動的政府財務會計。目前,我國只有政府預算會計反映政府收支和資金使用情況,尚未建立完善的政府財務會計制度。目前,對政府會計範圍的界定也存在分歧。廣義的政府包括事業單位、行政單位和部分公共非營利組織,狹義的政府僅指行政事業單位。?
2012年底,財政部制定了新的《行政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對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績效管理、票據管理等改革提出了相關規定,擴大了適用範圍。?
2013以來,政府會計改革進程不斷推進,財政部先後修訂了中小學、高校、科學事業單位、彩票機構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記者從中國會計學會獲悉,會計學會高度關註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並在該領域專家學者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政府會計改革的基本思路。其理論觀點和研究報告已提交財政部,得到部領導的重視,並經有關部門批準,可供參考。?
推進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關鍵是建立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值得註意的是,《事業單位財務規則》首次提出“部分行業可以根據成本核算和績效管理的需要,在行業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中引入權責發生制”。因此,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入手,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邁出了重要壹步。?
對於我國現行政府會計制度存在的具體問題,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尚未實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債權、債務、資產等財務狀況。此外,政府會計信息發布的形式過於簡單,導致政府財務狀況透明度低。?
任務四:持續改進並有效執行內部控制規範?
余衛平在會上指出,要繼續完善和有效落實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
2010年5月,財政部制定了現行企業內部控制準則,旨在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實施和評價,規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審計行為。此外,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對組織架構、發展戰略等18具體內容的企業內部控制進行了規範。?
2012,11財政部發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旨在進壹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範內部控制,加強反腐倡廉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要求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自2014,1年6月起實施。?
雙管齊下,說明財政部等相關部門近年來對內部控制的重視。但專家指出,監管層面的內控標準體系更具方向性、原則性和指導性,不可能涵蓋全部內容。之前的內控標準體系留下了很多接口,為更具體、可操作的行業內控操作指引的出臺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財政部正是這樣做的,例如,財政部於2065年2月發布的《石油和石化行業內部控制操作指南》2013,指導不同規模和不同產業鏈的石油和石化行業企業建立、實施、評價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可見,在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得到廣泛實施的前提下,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將進壹步加強對不同行業的指導,出臺更多具有參考性和操作性的各行業內部控制操作指引,引導我國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日臻完善和實踐。專家指出,這是內部控制核心理念的體現,也便於企業管理者真正運用內控規範解決問題。?
記者還從中國會計學會獲悉,為配合企業內部控制規範的制定,中國會計學會由內部控制規範起草人和相關專家牽頭,組織了強大的研究團隊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了壹批成果。其中發表《金融業內部控制》等研究成果14篇;“企業內部控制驗證準則研究”等34個項目提交主管部門參考。?
任務五:全面提升會計信息化水平?
余衛平在會上強調,未來要全面提升企業會計信息化水平。?
所謂企業會計信息化,是指企業利用計算機、網絡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會計核算,並運用上述技術手段將會計核算與其他管理活動有機結合的過程。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已有20年的歷史。從1994、財政部發布《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等法規開始,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迅速。近年來,財政部多次推動或鼓勵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業采用XBRL編制財務報告,這是提高會計信息化水平的有益探索。?
2013-12年,財政部制定了《企業會計信息化標準》,將會計信息化推廣到全國企業,使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有了標準和規範。壹方面,《工作規範》在會計準則體系、會計科目和編碼、會計功能等方面對會計軟件和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另壹方面規範了企業會計信息化,明確了不能導出紙質的會計資料的具體條件。此外,工作規範還對防篡改機制、電子備份系統和索引系統提出了具體要求。?
目前,我國會計信息化水平不高,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在占據主要市場的中小企業中,普及程度有限。?
專家指出,會計信息化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和知識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訓和考核財務人員熟練、準確地操作財務軟件將被提上工作日程。?
專家指出,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重點在於會計數據的安全,下壹階段提升會計信息化水平的重點應是保證會計數據的安全,確保以遠程訪問、雲計算等方式提供會計軟件的供應商能夠在技術上保證客戶會計數據的安全和完整。此外,會計信息化改變了壹些有效且相對安全的內部控制措施。如何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也需要關註。?
任務六:建立和完善會計人才的框架和評價體系?
余衛平在會上指出,繼續實施會計人才戰略,建立健全會計人才能力框架和評價體系,也是我國未來會計改革的主要任務之壹。會計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2010年,財政部制定了《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提出了十年內我國會計人才發展的戰略目標,對2020年會計人才的規模、質量、結構做出了具體量化的規劃。?
其中,國家會計領軍(儲備)人才工程成果豐碩。2005年9月,財政部發布《財政部關於培養高級會計人才的通知》,正式啟動國家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工程。?
記者從中國會計學會獲悉,在第七屆理事會期間,中國會計學會將高端人才培養作為重要任務之壹,堅持“高端引領”、促進會計人才“全面發展”的人才工作思路。其間,學術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成效顯著,近150名學生參加了學術型領軍人才專業培養。幾個月前,財政部從四大系列領軍人才中選拔10人進入重推項目,學術類有4人成功入選。?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中國會計學會組織實施了著名會計師培訓工程,發掘和培養了壹批頂尖的會計專家。中國會計學會計劃10年每年引進約10名著名會計師,總結提煉其學術思想,引領學術發展方向,擴大中國會計學者及其學術成果的國際影響力。同時,最近已經產生了第壹批10名家。?
記者認為,建立健全會計人才能力框架和評價體系是壹個比較新的提法。這需要會計部門、中國會計學會和國家會計學院的合作來構建和實施該計劃。?
任務七:推動事務所轉型升級和筆記行業發展?
近年來,加快會計師事務所轉型升級壹直是註冊會計師行業的主流聲音。在本次大會上,余衛平再次將“推動會計師事務所轉型升級和註冊會計師行業持續規範發展”列為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會計改革的重要任務。?
由此看來,會計師事務所的轉型升級仍然是未來會計行業最重要的課題之壹。?
在新的壹年裏,會展業將圍繞“人才隊伍建設年”活動推進行業建設,著力推動行業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和方式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推動新業務領域、事務所做強做大和行業信息化戰略的深入實施,促進行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