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產業集群對臺州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產業集群對臺州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臺州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與本地的產業發展歷史密切相關。產業集群的發展,既是民間創業力量湧動的結果,也是政府產業政策推動的結果。

壹是民營經濟的體制機制優勢是產業集群形成與發展的有力助推器。股份合作制的創造使小規模的原始資本的集聚程度大幅度提高,資本壹下子以幾倍、十幾倍的規模組織起來,從而使進入的產業水平大大提高,工業化的歷程因此縮短。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對市場反應靈敏,在當時國有、集體企業機制不活的背景下,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從而彌補了在技術、人才、品牌、營銷等方面的劣勢,民營企業不僅在夾縫裏生存下來,而且往往超越老牌國有企業。如沈陽紅雙喜原是壓力鍋行業龍頭企業,蘇泊爾是向其學習的後起之秀,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蘇泊爾已經超越紅雙喜,成為國內炊具行業的龍頭。在臺州主導行業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二是小企業發展綜合環境的營造是產業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民營經濟是在家庭工業、專業市場、民間資金和股份合作制的***同推動下發展起來的,這幾個方面因素的同時作用,形成了小企業發展的綜合環境。這種環境的存在,解決了小企業在資金、原料、技術、制造、銷售等環節的所有問題,降低了小企業進入產業的門檻,企業才得以“鋪地板式”地擴張,使得原始意義上的企業集群快速形成。臺州區域經濟發展能夠在浙江後來居上,從全省倒數第二位到第四、五位,也主要得益於這種企業集群的高速衍變。

三是民間資本的組織化導致了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崛起。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努力,臺州發展起了汽車、摩托車、家用電器、縫制設備、醫藥化工等資本密集型產業,並非單體資本的積累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而是產業分工實現了民間資本的組織化和規模化。也就是說,配套企業只投資產業的中間環節,總裝企業只承擔最終產品生產環節的投資,產業環節通過市場來連結。這種產業分工將資本密集型產業分解成了非資本密集型產業,降低了對單體資本的規模要求。如吉利控股集團在轎車項目創辦之初,就邀請其他民營企業加盟,吉利已成為浙江許多中小民營企業的聯合體。吉利數億元的配件設備投資就是用“借雞生蛋”的辦法解決的,在短時間內不靠國家貸款奇跡般地建成巨大的生產線。臺州的摩托車、縫制設備等其他行業也是如此。

四是民營金融機構的發育是產業集群發展的有效催化劑。處於產業集群底部的是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的難題,臺州產業集群的高速發展與融資問題的解決密切相關。除了部分民間資金的體制外運作外,臺州的體制內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功不可沒,其中尤其以路橋區的銀座和泰隆城市信用社最為典型。成立於2002年3月的臺州市商業銀行,是在原路橋銀座城市信用社基礎上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該行以“中小企業的夥伴銀行”為市場定位,努力發揮地方商業銀行的地緣優勢、人緣優勢、機制優勢,以最貼近客戶的服務贏得了廣大中小企業的廣泛認同,被譽為“貼在客戶身上的銀行”。

五是政府產業政策是促進產業集群升級的有力推動。臺州產業集群的發展,主要是民間力量推動的結果,但與政府的保護、引導、服務密不可分。(1)實施扶強扶優,促進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於是,壹批在國內市場頗具競爭力的重點骨幹企業迅速崛起,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2)建設工業園區,推進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工業園區的建設既使許多家庭工業拓展了發展空間,又使行業管理更加具備條件,還為企業信息化的推進建立了平臺。(3)鼓勵技術進步,將區域有限資本與技術結合。政府大力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加大對機械裝備、工藝技術、新產品開發的投入,大批企業技術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企業競爭力大大提升。

  • 上一篇:自然資源規範性文件管理規定
  • 下一篇:大家都是如何看待財稅行業的發展前景?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