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從註冊類型看平均年薪

從註冊類型看平均年薪

在過去的2021年裏,哪個行業的收入最高?不同地區的收入幾何?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全國年平均工資數據,其中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06837元,首次突破1萬元,比上年增長9.7%;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62884元,比上年增長8.9%。從行業來看,無論是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私營單位,IT行業的平均薪酬都位居第壹。其中,在非私營單位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已達201506元,是唯壹超過20萬元的行業。除了IT行業,金融業也保持了快速增長。金融業城鎮非私營和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分別增長13.1%和15.1%。受多重因素影響,教育和水利、環境行業平均工資增速放緩。隨著疫情防控的成效,2021大部分行業恢復,但旅遊相關行業收入恢復緩慢。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職工年平均工資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職工年平均工資為88115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10.3%。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180630元,增長9.5%;專業技術人員125035元,同比增加11.1%;辦公室人員及相關人員82565438元+02元,增長9.8%;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68022元,增長9.8%;制造業及相關人員68506元,增長9.4%。

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平均薪酬最高,是全部就業人員平均水平的2.05倍;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平均工資最低,為全部從業人員平均水平的77%。平均崗位工資最高與最低之比為2.66,與上年持平。從地區來看,五類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地區均在東部,平均工資為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2101000元,專業技術人員143786元,文書及相關人員93353元,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74762元,制造業71576元五類崗位平均工資最低的地區均在中部地區,分別為127581元、89112元、63509元、54365元和61288元。;分行業類別看,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辦事員及相關人員、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均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分別為386705元、225938元、136772元和128032元。制造業及相關人員平均薪酬最高的行業是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平均薪酬為115134元;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辦事員及相關人員、制造業及相關人員平均工資最低的行業是住宿和餐飲業,平均工資分別為100892元、60933元、50293元和43462元。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平均工資最低的行業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平均工資為36625元。

;從註冊地類型看,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辦事員及相關人員、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企業均為外商投資企業,平均工資分別為352263元、133842元和92047元。專業技術人員平均工資港澳臺商投資企業最高,平均工資201726元;國企制造業及相關人員平均工資最高,平均工資89138元;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辦事員及有關人員、社會生產和生活服務人員、制造業及有關人員五類平均工資最低的企業均為集體企業,平均工資分別為112074元、67553元、55031元、50237元、50974元。;註[1]:除非另有規定,以下增加是名義上的。2021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2884元,2021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2884元,比上年增加5157元,名義增長[1]8.9%,增速比2020年提高1.2個百分點。

扣除價格因素,2021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7.8%。;分地區看,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為69706元、54278元、52698元和48106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6%、7.5%、7.9%和9.5%。;從行業類別來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4618元、金融95416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77708元,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2倍和1.58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是農林牧漁業,41.442元,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43366元,住宿和餐飲業,4681.7元,分別占全國平均水平的66%、69%和74%。從增速來看,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是金融業、采礦業、信息傳輸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別增長15.1%、14.8%和13.2%。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房地產和建築,增速分別為0.2%、4.5%和5.4%。;註[1]:除非另有規定,以下增加是名義上的。

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06837元。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06837元,比上年增加9458元,名義增長[1]9.7%,增速比2020年提高2.66%。扣除價格因素,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8.6%。;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年平均工資和增速最高,年平均工資124019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比2020年提高2.4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年平均工資85533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2020年提高3.0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年平均工資94964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東北地區年平均工資83575元,同比增長7.7%,增速比2020年回落0.5個百分點。最高和最低地區平均工資之比為1.48,比上年增加0.03。;從行業類別來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506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51776元,金融服務業,150843元,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9倍和1。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是住宿和餐飲業53631元,農林牧漁業53819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193元,分別占全國平均水平的50%、50%和61%。從增速來看,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和采礦業,分別增長13.5%、13.1%和12.2%。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增速分別為3.0%、4.6%和4.7%。;按註冊類型來看,外商投資企業平均年薪最高為126019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8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為74491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70%。從增速來看,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平均年薪增速最高,增幅為13.9%。除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港澳臺和外商投資企業外,其他類型單位平均工資增長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17條規定,勞動合同必須具備以下條款:

壹是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是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第三,勞動合同期限。合同期限主要分為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完成壹定工作期限。如果是臨時工作,壹定要在勞動合同中明確。沒有明確期限的,應當視為無固定期限。不管是簽壹年、兩年還是三年,都要有起止日期。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內容要在勞動合同中有所體現,比如崗位、具體內容等。工作地點也很重要,勞動合同中壹定要約定好工作地點,否則容易產生糾紛。比如合同中約定工作地點在北京,有壹天公司要把員工調到深圳,員工接受不了,因為合同中已經約定了工作地點,公司單方面改變員工的工作地點,屬於用人單位違約。

  • 上一篇:如何綁定400手機的手機號如何綁定400手機的手機號
  • 下一篇:山東大學軟件數字媒體與大數據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