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農業普查的組織和宣傳。成立了區、鄉、村普查試點領導機構和普查工作機構,明確了目標、任務和責任,形成了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協同作戰的工作格局,確保了農業普查試點工作的開展。同時,積極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多渠道宣傳農業普查試點的內容、目的和意義。試點村懸掛橫幅和標語,村莊和社區張貼農業普查試點通知。同時,在試點村召開普查動員宣傳會,黨員代表、村民小組代表、村社區幹部代表80余人參加,讓農民了解農業普查試點是怎麽回事,想了解什麽,最後自覺配合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完成農業普查試點工作。
2.加強農業普查業務培訓。名山區茅河鄉所轄的6個村分為6個普查區,以鄉鎮社區居委會為單位劃分1個普查區,萬山村為第六次普查區,萬山村10個村民小組為單位劃分10個普查區。因此,區試點辦組織了試點村鄉組織的20多名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的培訓,要求普查員按照?地面原理?深入社區進行摸底調查,填寫統壹的普查調查表,形成普查登記清單,同時收集數據,便於數據核查和質量控制。
3 .全面清查,界定普查對象。嚴格按照省級試點方案,積極推進清查工作。試點鄉鎮7個普查區根據統計目錄數據庫和鄉鎮、村、社區掌握的相關信息,對農業法人單位和農業產業活動單位進行了清查核實,填寫了單位映射表。普通經營戶和規模經營戶要根據試點村村民戶口本、社區地圖等資料,逐戶逐戶核實所有住戶,填寫住戶和規模經營戶映射表,確保屋不漏戶、戶不漏人。農村普查後,嚴格按照壹般戶、規模戶、法人單位的界定標準,劃分了壹般戶、規模戶、法人單位。最終統計結果顯示,試點村共有普通農業戶386戶,規模農業戶67戶,法人單位35個。
2017村級農業普查匯總2。農業普查是國務院部署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性工作。我們鄉黨委非常重視農業普查工作。根據瑞安市農業普查辦公室的工作要求和我鄉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真開展農業普查工作,現將我鄉農業普查工作總結如下:
壹是領導重視。三實現?就位
自我市開展農業普查以來,為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領導,該鄉相應成立了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分管鄉長擔任第二次農業普查領導小組組長,書記、鄉長、分管鄉長親自在農業普查動員會上作動員報告。在駐村幹部的監督指導下,選出92名村指導員和普查員投入農業普查。辦公設備方面,專門為普查辦公室購置了兩個文件櫃、1電腦和壹間辦公室。在鄉政府財力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特別保證農業資金的支出得到報銷。同時,上級財政撥付的農業壹般性資金能夠按時足額發放,普查員前期補貼已於2 007年春節前發放完畢。
第二,因地制宜,廣而告之。
農業普查實際上是壹種導向嗎?農業、農村和農民國情國力調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性工作。
在農業普及宣傳月期間,鄉政府專門制作了40多條橫幅和標語掛在主要街道和村莊,並派出宣傳車在全鄉巡回宣講。省級農業普查“公開信”海報的發放,由指導員和普查員挨家挨戶發放,張貼在村公告牌上,由村裏播放,真正使農業普查工作家喻戶曉,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支持和配合。
第三,精心組織安排
根據瑞安市農業普查的要求,我鄉對普查工作的各個關鍵環節都提出了明確的時間和質量規定,要求各村先選好調。兩個成員?過關,應該是熟悉農村情況,組織能力強,責任心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壹般農民?兩個成員?選擇條件,確定村指導員和普查員。其次,做好培訓工作,首先要在村進行農業普查制圖培訓,然後劃分村普查區域和社區,開展農業普查制圖工作,采集公安戶籍人口數據和二輪承包數據。鄉政府於2006年6月5日、6日在鄉會議室舉辦了普查培訓班,並邀請市農辦領導到鎮上講課,講解農業普查的相關要求和操作方法。所有的村普查員都是在村幹部的帶領下到達這裏,經過農業普訓,接受田間入戶模擬。入戶調查登記期間組織?三張支票?農村農業綜合辦公室和駐村幹部及時監督,做了大量工作,確保農業普查數據真實、可靠、全面、規範,最終報送海關審核。農村農業辦公廳要求各村普查員開展互查互審活動,要求各村抽調業務專家於今年6月5438+10月進行為期5天的集中聯查,確保保質保量完成農業普查任務。
第四,多管齊下,確保質量
根據《瑞安市農業普查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規定,我鄉明確了農業普查工作的職責,促進了農業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要求普查工作按時高質量完成,鄉鎮政府制定了核算農業壹般費用、發放全市普查員補貼等具體措施,充分體現了對這次農業普查的高度重視。普查工作耗時耗力,工作環環相扣。按照瑞安市農業總辦的要求,9月份完成了農業總辦的測繪工作,6月底10月初進行了1165438的農業普查,6月5438+015進行了農業普查的入戶登記,2007年6月5438+05開始,
雖然,這次農業普查中遇到的新的困難和問題時有出現。期間普查時間與統計年報重合,工作繁忙影響了工作進度和質量。但在鄉鎮領導的重視下,統計站和普查辦的努力克服了困難,保質保量完成。同時,我們堅信,通過這次農業普查工作,廣大普查人員的辛勤勞動,按時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今後,我壹定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接受新的工作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