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淡水湖信息

淡水湖信息

鄱陽湖(在江西省)

壹.地理位置

鄱陽湖位於北緯28° 22′至29° 45′,東經115° 47′至116° 45′。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入海口,長40公裏,寬3至5公裏,最窄處約2.8公裏。主湖在南部,長133 km,最寬處74 km。

第二,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鄱陽湖南北長173 km,東西寬74 km,平均寬度16.9 km,岸線長1200 km,湖體面積3283平方公裏(湖口水位21.71 m),平均水深8.4米,最深點25.400±500。儲存後從湖口流入中國第壹大河長江,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的水之和。這是壹個季節性和吞吐量湖。鄱陽湖水系面積16.22萬km2,占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其年徑流量為1525億立方米,占長江流域年徑流量的16.3%。

三是“壹旱壹線,壹洪壹線”的自然景觀

鄱陽湖多年平均水位12.86m,最高水位1998年7月31日65438+22.59m,最低水位1963年2月6日65438+5.90m(湖口水文站,吳淞基地)。年內水位變化範圍為9.79-15.36米,絕對水位變化範圍為16.69米。隨著水量的變化,鄱陽湖水位大起大落,具有天然調蓄洪水的功能。由於水位波動大,湖區變化大。汛期水位上漲,湖面急劇增大,水面廣闊;旱季時,水位下降,沙灘裸露,水流回槽,湖面上只剩下幾條彎彎曲曲的水道。它有著“壹條枯線,壹片洪水”的自然景觀。

第四,歷史沿革

在古代,鄱陽湖被稱為彭李澤和官廳湖等。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彭在地質、氣象、水文的壹致作用下向南擴張,湖面越過松門山到達鄱陽縣附近,故名鄱陽湖。湖泊南侵前,松門山以南原是人口稠密的小陽平原。隨著湖水的不斷入侵,鄱陽湖流域的曉陽縣和海昏侯縣相繼被淹沒在水中。歷史上有“沈小陽始於都昌,沈海昏於武城”之說。鄱陽湖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經過漫長的演變,在大約1600年前形成了現代鄱陽湖的雛形,就像壹個巨大的寶葫蘆系在長江的腰帶上。

動詞 (verb的縮寫)國際重要濕地

鄱陽湖是世界上重要的濕地,也是長江幹流重要的調蓄湖泊。它在中國長江流域儲存洪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國十大生態功能保護區之壹,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之壹,在維護地區和國家生態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6.“白鶴世界”和“珍禽王國”

由於受暖濕的東南季風影響,鄱陽湖年平均降雨量為65438±0.636毫米,形成了“澤國曹芳碧漪,煙雨中梅黃”的濕潤季風氣候,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這裏的環境和氣候適合候鳥越冬。因此,在深秋和初冬(10月),成千上萬的候鳥從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東北和西北地區飛來,在第二年春天(4月)逐漸離去。如今,自然保護區內有300多種鳥類,近百萬只,其中包括50多種珍稀鳥類,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這裏發現了當代世界上最大的鶴群。2002年,越冬總種群達到4000多只,占世界鶴類總數的95%以上。因此,鄱陽湖被稱為“白鶴的世界”、“珍禽的王國”。

七。人文歷史

鄱陽湖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經濟相對發達的富庶地區。中國歷史上許多傑出人物,如徐誌摩、陶淵明、林、、、等,都曾在湖區居住過。這裏發生過很多英雄事跡,比如周瑜的水師訓練,朱元璋陳友諒的鄱陽湖水戰,李烈鈞的湖口“二次革命”。鄱陽湖是古代從北方進入江西的唯壹水路,鄱陽湖上文人墨客的軼事和民間傳說更是數不勝數。唐代詩人王波在《王騰亭序》中寫過壹句名句:“漁舟唱晚,響於栗鵬岸”,描寫了鄱陽湖上漁人漁歸的歡樂景象。宋代詩人蘇軾在《李思訓畫長江島》壹詩中寫道“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姨在江中”,描寫了鄱陽湖的勝景。

鄱陽湖上有許多名山和美麗的島嶼。湖口縣的石鐘山和大孤山,都昌縣的南山和老爺廟,幸子縣的羅星墩風景如畫,景色宜人。九江市旅遊局通過遊船將鄱陽湖上的所有景點連成壹條線,即鄱陽湖水上旅遊線。

洞庭湖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壹,是長江中遊重要的吞吐湖泊。構造湖。湖區位於荊江南岸,橫跨湖南、湖北兩省,北緯28□30′至30□20′之間,東經110□40′~ 113□10′之間。湖泊面積1.878平方公裏,天然湖泊面積2740平方公裏,內湖面積1.200平方公裏。

地質地貌洞庭湖是燕山運動斷陷形成的。第四紀以來壹直處於振蕩負向運動,形成外圍高中間低的碟形盆地。盆地邊緣有桃花山、太陽山、太傅山等500米左右的島狀山體突起。環湖丘陵海拔250米以下,湖濱丘陵120米以下為侵蝕階地,60米以下為基底和堆積階地。中部堆積平原由湖泊沈積、沖積河湖、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組成,多為25-45米,呈水網平原地貌。分為西、南、東洞庭湖。湖底的地面從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氣候水文湖區年平均氣溫16.4 ~ 17℃,10月65438+3.8 ~ 4.5℃,絕對最低氣溫-18.1℃(臨湘1969 1)7月29℃左右,絕對最高氣溫43.6℃(益陽)。無霜期為258 ~ 275天。年降水量為1100 ~ 1400 mm,從外圍丘陵向內平原遞減。4-6月降雨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50%以上,多為暴雨和大暴雨;如果所有洪峰匯集在壹起,很容易造成洪澇、澇漬。洞庭湖有松滋、太平、大內、釣仙(1958年封鎖)四個港口,排放長江。東、南、西,湘、黔、元、李水直接註入湖中,形成不對稱向心水系,水量豐富,年徑流變化大,年徑流分布不均,汛期長,洪水頻發。城陵磯多年平均徑流量3126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654.38+0945)5268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654.38+0978) 654.38+0990億立方米。汛期(5 ~ 65438+10月)徑流量占年平均徑流量的75%;其中有四口1164億立方米,占汛期總徑流量的48.5%。洞庭湖水位4月份開始上漲,7、8月份達到最高,枯水期為165438+10月至次年3月。嶽陽多年最大水位變化達到17.76米。素有“大洪水,幾行枯水”,“霜落洞幹”。1954年期間,長江中遊發生特大洪水,洞庭湖能夠降低洪峰,顯示了湖泊的調蓄功能。然而,在眾多水流匯聚的湖泊中,只有城陵磯流出,洪水長時間斷流,沈積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入湖泥沙65438+3.35億立方米,其中65438+1.8億立方米來自長江,占82.0%,241萬立方米來自泗水,占65438。年均淤積量比鄱陽湖大十倍。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三口河口淤積居高不下,入湖水量減少。然而,袁、李分洪道的天然陸相土增長巨大,、七裏湖淤積各達2-4米,南洞庭湖以北淤積達2米。東洞庭湖齋藤優子河口向東延伸,浮尾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東洞庭湖東蝕,調蓄功能趨於下降。

先秦兩漢時期,由於河流三角洲不斷向湖中延伸,湖面分割縮小,湖區邊緣出現灘地和隔湖。公元4-19世紀,洞庭湖持續緩慢消退,洞庭湖水系受到長江南移的影響。洞庭湖壹直向東擴張,在掃路光年間(1825)達到鼎盛,周長400多公裏,淹沒湖面6000多平方公裏。近百年來,長江數次決口南下,形成四流鼎立的局面。河水攜帶大量泥沙入湖,湖水迅速淤塞萎縮。現有水域面積不到全盛時期的壹半,退居中國第二大淡水湖。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向沼澤化方向演變。

經濟概況洞庭湖區經過1954、1964三期和70年代以治水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重點淡水漁區之壹。該湖以定居魚類為主,包括河湖鹹水洄遊魚類和半洄遊魚類14種,隸屬於12目23科70屬,以鯉科為主,占55.3%。主要經濟魚類有草魚、鰱魚、鱅魚、鱅魚、團頭魴、鱅魚等。蘆葦遍布湖州,面積6萬公頃,90%用於造紙。洞庭湖區通航河流147條,通航裏程3276公裏,正常年份通航河流75條,其中主要水道16條996公裏。此外,城陵磯於1980改為外貿港口,設計吞吐能力200萬噸。

太湖

太湖,古稱震澤,又稱李澤,是古代沿海湖泊的遺跡,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654.38+0萬年前,太湖還是壹個大海灣,但在海水淡化過程中逐漸與大海隔絕,變成了壹個內陸湖。太湖面積2425平方公裏,海岸線400公裏,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是平原水網地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號稱有48個島嶼,72座山峰,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它有不雕琢的自然美,被稱為“太湖天下第壹”。無錫山水,蘇州園林,洞庭東山西山,吳縣,宜興洞庭世界都是太湖地區著名的旅遊景點。

太湖地處江南水網中心,庫容大,水位相對穩定,有利於灌溉和航運。太湖流域總面積36500km2,人口3400萬,以不到全國0.4%的土地面積,約占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8。城鎮化水平全國第壹,鄉鎮工業發達,糧食產量占全國3%,淡水魚產業產值也占很高比重。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濕潤,水網密布,土壤肥沃。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蠶桑基地之壹,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太湖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其美麗的湖光山色和燦爛的人文景觀聞名中外。它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區,每年吸引大量中外遊客來此觀光。

太湖位於上海、南京、杭州富饒三角的中心。它是由長江和錢塘江下遊的古海灣淤積而成的湖泊。在它的周圍,有星星抱著月亮,如點陵湖群、陽澄湖群和濤哥湖群。縱橫交錯的江、河、溪、瀆將太湖與周邊的湖、湖連接起來,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江南水鄉。

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圍八百裏”,但實際面積受淤積、人工圍墾等因素影響,自形成以來變化很大。如今,太湖北接無錫,南接湖州,西接宜興,東臨蘇州,水域面積約2250平方公裏。

太湖流域面積雖小於鄱陽湖和洞庭湖,但氣候溫和,特產豐富,自古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太湖水產豐富,盛產魚蝦,號稱“太湖八百裏,魚蝦取之不盡”。

太湖縣

太湖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東臨天柱山,南臨廬山,位列長江中下遊旅遊熱線之上。合九鐵路、105國道、滬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到合肥、武漢、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時車程。全縣轄15個鄉鎮,人口56萬,總面積2031平方公裏。

太湖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往今來,民風淳樸,文風越來越明顯,被譽為“壹門四士,十裏二狀元”。這裏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的故鄉。著名詩人朱湘,女社會活動家劉,京劇葉派創始人葉春山,黃梅戲表演家馬蘭,作家希瑟,林業專家馬大普,都是太湖人。他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贏得了廣泛的聲譽,為他們的家鄉增添了光彩。今天,冠軍的故鄉充滿了全世界的教育和學生。

太湖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龍山夜雨、路上西風、法華竹、神秘古松”四大勝景,自古以來就有口皆碑。漢代修建的海會寺、三國時期修建的上閣城、晉代修建的佛圖寺、代唐修建的西鳳寺、清代狀元趙墓等文物保存完好。全國佛教活動場所和中國禪宗誕生地正在建設中。當時,劉伯承和鄧小平在劉帆主持了高倩會議舊址——笏石新寺,意義重大。趙賀塘灣溫泉,水溫常年47℃,日出水量1500噸,水質清澈,可飲用,可洗浴,可治療。華亭湖,位於縣城中心腹地,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50平方公裏,654.38+萬畝水面碧波蕩漾,氣勢磅礴。湖中島嶼星羅棋布,群山環繞,果樹叢生,是旅遊、療養、休閑的勝地。

太湖資源豐富,有許多特產。這裏是全國商品糧、商品牛、瘦肉型豬基地縣和安徽省茶葉、板栗、柑橘重點生產縣。天華古尖茶是優等品,已獲國家綠色食品標簽。東方竹粉絲、天華健密封酒為省名牌產品,電機、日用細瓷、水松紙、羊毛衫、板栗罐頭、杜麗幹茶、番茄紅素等特產享譽全國,遠銷海外。境內有石英石、紫砂巖、瓷土、鐵砂等20多種礦產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縣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鄉面貌煥然壹新。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原來的吳縣市,也就是現在的蘇州吳中區,無疑是天堂中的天堂。

“太湖風光秀麗,精華在吳縣”。太湖水面2400平方公裏,吳縣占3/4,湖中72峰,吳縣市58峰。國務院規劃的13太湖風景名勝區中,東山、西山、光復、交趾、木瀆、石湖6個景區位於吳縣市,景區內有石公山、林屋洞、七園、天池山。

吳縣文物古跡眾多,縣級以上文保單位89處,其中省級24處,國家級1處。三山有三處舊石器遺址,“清”、“奇”、“古”、“奇”四大古柏原址寺,寶勝寺唐雕塑精品,紫濟南寺五彩羅漢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吳縣是遊客的購物天堂,不僅有枇杷、楊梅、橙子、李子、銀魚、白蝦、梅鯽、蒓菜、大閘蟹、碧螺春等土特產,還有蘇繡、皮綢、雕塑、泥硯等吳文化手工藝品,產品豐富,工藝獨特。

吳縣市,環抱古城蘇州,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吳縣建設了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太湖大橋、東山、酒店、廣府機場等壹大批娛樂和基礎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了梅花節、賞桂花秋遊、四季鮮果遊、古水鄉遊等。

太湖風光秀麗,吳中人聰慧美麗。是您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的最佳選擇。

洪澤湖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育在淮河中遊的沖積平原上。以前是窪地,排水不暢,後來積水成了很多小湖泊。在中國的秦漢時期,它們被稱為“涪陵”湖。其中洪澤湖最大,面積達2069平方公裏,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澤湖古稱破釜塘。公元616年,皇帝楊迪下到長江以南,那裏正處於幹旱時期,航行非常困難。龍舟經過破釜塘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行得很順利。煬帝大喜,以為洪福上天,恩情浩蕩,遂將破釜池改名洪澤普。洪澤湖始於唐代命名。

洪澤湖是壹個“懸浮湖”,湖底比蘇北平原東部高出4-8米。洪澤湖的主要水源是淮河,淮河是我國自古以來洪澇災害最嚴重的河流之壹,淮河洪水必然會影響洪澤湖地區。因此,洪澤湖的歷史也是壹部人類與洪水鬥爭的歷史,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洪澤湖千年大堤是歷代治水而建,與都江堰齊名,全長67公裏。它幾乎全部由玄武巖條構成,據說有108個彎曲折折。從遠處看,它像壹座橫跨在湖面上的長城。古蒂目前正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洪澤湖的整體形狀就像壹只昂首展翅的天鵝。由於洪澤湖發育在沖積平原的窪地上,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比蘇北平原東部高出4-8米,為“懸浮湖”。在治理淮河之前,洪澤湖覆蓋著汪洋,既沒有固定的湖岸,也沒有壹定的形狀。參照治理淮河,也治理了洪澤湖。目前湖區東堤寬50米,長67公裏,幾乎全部由玄武巖條構成。從遠處看,它像壹座橫跨在湖面上的長城。這條長長的大堤不僅保護了下遊地區成千上萬的良田和上千個村鎮,還通過保留豐富的水源為航運、發電和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澤湖是淺水湖泊,水深不足4米,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來源,除了大氣降水,主要靠河水。流入洪澤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包括淮河、何穗、汴河和安河河。三河和蘇北灌溉渠是洪澤湖排入長江和入海的主要河流。

洪澤湖水產資源豐富,湖中魚類近百種,主要有鯉魚、鯽魚、鱅魚、綠草、鰱魚等。洪澤湖的螃蟹也是遠近聞名。另外,洪澤湖的水生植物非常有名。蘆葦幾乎遍布全湖,在郁郁蔥蔥的地方連船只都難以航行。蓮藕、芡實、荸薺在歷史上很有名,曾有“雞頭荸薺半年糧”的說法。

巢湖

巢湖位於安徽省中心,東西長54.5公裏,南北寬21公裏,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裏。它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壹。沿海被合肥市、巢湖市、廬江縣包圍。

千裏之外的江淮,巢湖最美。巢湖的美不僅在於它的遼闊,更在於它豐富的物產,深厚的文脈,遍布兩岸的景點。湖中嶗山寺有壹幅絕妙的長聯。第壹聯寫著:“八百裏參差不齊,欲看春光明媚,煙消雨散。岑樓洞開疏,遠美環諂。”第二聯寫著:“千層浪滔滔,不引壹片靜秋色,風歇夜靜。”

出了巢湖市區,我擡頭看見了巢湖,它吞噬了吳楚和千帆,感動了銀河五夜。從湖的支流登上遊艇,獨木舟迅速向南航行。我看到了遼闊的巢湖,水天相接,壹望無際。湖面上點綴著漁帆,漁歌陣陣。不到壹個小時,就能隱約看到“湖天第壹景”的中殿。

中殿矗立在鳳凰臺的紅砂礁巖上,三面環水。該寺建於吳棟赤武二年。後來被士兵反復修理,修了幾次。它倚著朝霞,面向老人,東望鳥巢,西望淑秀。現存的寺廟和亭臺樓閣都是清末的建築,有70多間。

《巢湖實錄》對中殿的描述非常細膩:“紅廟壁陡錯落,鳳凰臺光禿禿,直達湖中,浪洗不動。湖浪吞吐,飛流噴珠,湖潮入洞如鐘。”遊客擡頭望陽臺,重檐飛出,灰色的屋頂猶如鳳凰的皇冠,夕陽西下,給人壹種飛翔的感覺。殿內橫梁上有橫匾,殿內有神龕,墻上畫有鬼神,走廊上畫有天兵。遊客稱之為“人間島”、“湖中異”、“仙壇雲護”。

供奉在神廟裏的女神是畢夏·袁俊。據古書記載,“鼎盛時期,春光明媚,對著煙火,江南北,男女老少,各持壹瓣香,念佛名,向寺祈福,肩並肩,足跟足尖。”現在,人們參觀這座寺廟,不是為了祈求空靈之神的恩賜,而是為了在工作之余欣賞李白巢湖的壯麗景色。

離寺廟很遠的地方是浩瀚湖面上的壹個湖島,看起來像壹只巨大的烏龜漂浮在白水湖上。近看,像是壹個老婆婆托著下巴凝視著兒子。這就是神話中的嶗山島。

傳說很久以前,巢湖是壹個有理想城市的盆地,叫潮州。有壹天,壹個漁夫釣到壹條千斤大魚,運到城裏低價出售。全城的人都在爭先恐後地買魚,但壹位老太太焦老和她的女兒古玉不吃。壹個人轉向老人說:“這條魚是我的兒子。如果妳們母女不吃,會有很好的獎勵。城東見石魚,城池必陷。”果然,不久的壹天,焦老看到東門的石鍋魚紅了眼。她急得滿大街跑,呼籲全市人民避災,然後想帶著女兒壹起走。某個晴天突然壹聲巨響,大雨傾盆,洪水過境,巢州沈沒。焦老母女被濁浪淹沒。危急時刻,小白龍用魔法從湖中長出三座大山,將自己母女和焦老丟失的鞋子托出水面。後人盛贊焦老之德,將巢湖命名為焦湖,並將湖中的山命名為嶗山、孤山、謝山。

唐代文學家羅隱過巢湖時,有壹句詩“秦漢千年問城中人溺”。

船在嶗山附近,四面環湖,亭臺樓閣參差不齊。翡翠島若浮,似“白銀盤綠螺”。

嶗山是巢湖中部最大、最美麗的島嶼。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700米。島上有壹塔三亭六山,九峰,清幽寧靜,四季景色宜人。

陽春三月,山青水秀,湖泊消融,春風楊柳,鶯飛燕繞,讓山野變得有趣起來。1964年春,郭沫若親臨巢湖,留下書法:“遙望巢湖金郎,愛她,加油。”炎炎夏日,嶗山開滿了紅花和香花,涼爽宜人。中秋時節,天高氣爽,湖水湛藍,柳樹掛滿果實,景色絢爛。北宋宰相、《資同治鑒》編者司馬光在嶗山上寫了壹首詩:湖心島映微寒,荷花通水天。冬天,山下舞著銀蛇,裹著紅色,巖石下幾尺冰,樹上開滿銀花,像壹個玻璃世界。

嶗山不僅美麗,而且有許多名勝古跡。遊客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如果他們的腳步稍微重壹點,就能聽到他們腳步的回聲,這是嶗山特有的“空谷回聲”。如果妳順著聲音走,妳可以找到大約20個洞穴。大的能裝100人,小的能藏10多人。山洞裏奇形怪狀的巖石非常危險。再往上爬,可以看到明清古塔的文峰塔。

文峰塔建於明朝崇禎四年(公元1631)。瀘州知府汝嫣倡議修建,剛修成四層,就因為戰亂停了下來。清朝光緒年間(公元1878年),李鴻章主張捐建,委托江蘇補路、瀘州人吳續建三樓。功成之後,李鴻章題寫了“文光畬鬥”四個大字,並立了壹篇“嶗山塔碑”鐫刻在石碑上。

塔高七層,565,438+0m,65,438+033級,青磚砌成,層層飛檐,八邊形朝四面八方,四角有銅鐘,外觀宏偉,結構精巧。塔身由外墻、回廊、塔心三部分組成。人入塔,門梯交錯,左拐右拐,其樂無窮。每個塔壁都被碑文、詩歌或佛像包圍著。有兩廣總督李題寫的匾額25塊,磚雕佛像802尊,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題寫“中流砥柱”。

人站在塔上,只覺得風在呼嘯,銅鈴在叮當作響,如站在雲端之上。從窗口望去,煙波浩渺,漁帆點點;近看腳下,顧和謝都是如霧般的礁石。

寶塔上鑲嵌著壹尊完整的李鴻章雕像。李鴻章發跡之前,得益於恩師曾國藩的指點,集結淮軍在湖上練兵,留下了氣勢磅礴的七言絕句:“巢湖如硯中之波,手如孤山。”嶗山塔如羊毫,足以寫出藍天八股文。“離塔不遠,有壹座祭祀春秋時期焦老的聖廟。紅梓青瓦掩映在松柏之間。

巢湖的早晨很美,夜景更美,嶗山的月夜更迷人。如果在清秋的三月五日夜晚,壹輪明月倒映在微微的湖面上,就像壹顆玉珠鑲嵌在湖面上。月色、燈光、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雲影融為壹體,真是壹個“湖光壹色,秋色無邊”的美好夜晚。清康熙年間,廬州府官學朱賢在《巢湖夜月》壹文中寫道:“清風無生氣,天光皎潔,靜影深藍,人為之神往,工為之解脫,仿佛置身於壹個冰冷的世界。”

第二,城市

1.巢湖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靠近長江,被五大淡水湖之壹的巢湖所環繞。現轄廬江、武威、和縣、含山、居巢。全市總面積9423平方公裏,2005年末總人口453.06萬人。

巢湖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毗鄰南京、合肥、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淮南、合九鐵路、和寧、胡蓉、合巢蕪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長江流經巢湖市182km,蕪湖至巢湖公路大橋、銅陵至巢湖公路大橋橫跨長江地塹。依托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和南京、合肥機場,可以“坐船”出海。

巢湖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藏有34種,其中磁鐵礦、黃鐵礦、明礬石、石灰石和石膏儲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盛產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和水產品。“巢湖三寶”(銀魚、白米蝦、螃蟹)享有盛譽。巢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市有138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江、湖、山、泉並存,以水著稱。湖光、溫泉、山色是“巢湖風光三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巢湖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農業結構不斷優化。5個縣(區)被列入全國糧棉生產大縣,相繼進入糧油百強縣行列。“兩水壹菜”(即水產品、水禽、蔬菜)發展迅速,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二,特色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壹。家禽形成了20多個規模化養殖小區:蔬菜面積1萬畝,是長江中下遊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基本形成了建材、機械、紡織、醫藥、食品等支柱產業,擁有壹批具有壹定實力和規模、在省內外同行業中占有壹定地位的骨幹企業。目前,全市共有大中型企業54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萬偉高辛、朝東股份、新力藥業、華星化工。旅遊業發展迅速。建成了寶蟾、華陽洞等5個溶洞,太湖山等4個國家森林公園,半湯、湯池、香泉等溫泉度假村。城市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綜合配套功能顯著增強,榮獲“全國衛生先進城市”稱號。

撤地設市以來,巢湖連續六年開展解放思想優化環境活動,連續四年開展對外開放活動,積極落實鼓勵外商投資政策,建立市、縣(區)行政服務中心和市、縣、鄉三級行政服務網絡,實行“壹站式”服務和“壹站式”投資審批程序。為政務、創業、人居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巢湖市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以加快發展、富民強市為主題,加快建設“四個基地、壹個後花園”,即建成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和資本外溢基地、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優質勞務輸出基地、 周邊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術成果轉化基地,周邊城市旅遊“後花園”。 巢湖正朝著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城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濱湖城市的目標邁進。

巢湖是壹片開放的熱土,巢湖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投資創業。

  • 上一篇:2005年美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排名
  • 下一篇:電子口岸如何年審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