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

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

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打擊非法添加。

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等九部門《關於開展全國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魏健發〔2008〕60號)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政辦明傳〔2008〕45號) (以下簡稱《省政府專項整治方案》)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質監部門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通知》(國質監發〔2008〕872號),工作方案制定如下:

壹.補救目標

全面整頓和規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堅決打擊和嚴懲食品生產加工中無標準、無許可、無標準生產食品添加劑、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有效遏制食品生產加工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發展。

二、工作重點

在此次專項整治中,各市(地、州、農場)質量技術監督局要認真履行質量監管職責,圍繞各項專項整治目標,突出重點,強化生產加工環節整治,切實落實各項整治任務,確保完成整治工作目標。

(1)加強食品添加劑企業監管。壹是深入了解轄區內食品添加劑企業的基本情況,包括持證企業和無證企業的基本情況、生產衛生條件、管理狀況、企業執行標準、標識情況、是否按照標準和規範組織生產等。,並建立企業的紙質和電子檔案;二是嚴格規範食品添加劑企業生產加工行為,督促企業開展自查自糾。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的,必須取得生產許可證後方可組織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未納入的,參照食品添加劑許可相關要求加強監管;要求企業建立“兩個賬”:原輔材料采購賬、銷售去向賬、使用賬,可追溯;建立質量控制、出廠檢驗等規章制度,嚴格規範食品添加劑標識管理;三是嚴厲查處無證照、無標準、無標準生產加工食品添加劑行為,確保企業規範生產、質量合格、標識規範。

(2)加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監管。壹是深入了解轄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特別是企業食品添加劑備案情況,納入企業紙質和電子檔案,實施動態監管;二是對照國家有關部門提供的可能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食品添加劑清單,摸清非法食品添加劑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容易添加的食品種類,在日常監管中註意打擊;三是發現食品添加劑使用不規範的情況,如使用數字或使用著色劑等模糊名稱代替添加劑的真實名稱,在日常監管中進行整改;四是嚴格規範企業開展自查自糾,按照標準規範要求在生產加工中使用食品添加劑,建立食品添加劑驗收使用臺賬,加強質量管理,嚴把食品質量關;五是嚴厲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對本地區容易出現問題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食品、重點企業實施重點監控和整改;六是結合地方監督檢查計劃,加大對食品添加劑、食品中添加劑的指標和項目,特別是列入清單的安全項目和食品的監督檢查和抽查力度,擴大監督檢查的覆蓋面和有效性。

三。工作安排

按照衛生部等九部門、省政府和國家質檢總局的工作部署,按照標本兼治的原則,努力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把整治與規範、監督與自律等措施有效結合起來,抓好落實。用四個月時間,分四個階段完成專項整治任務和目標。

(1)自查自糾階段(2008年2月10至2009年10月10)

1,主要任務

(1)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開展自查自糾;

(2)調查了解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企業的基本情況,掌握非法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易添加的食品類別。

2.具體措施

(1)根據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公告要求,明確專項整治的目的、範圍和要求。督促轄區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企業落實產品質量第壹責任人的責任,明確企業第壹責任人的具體要求。對食品中添加使用非食用物質和不規範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進行自查自糾,在規定時間內通報自查自糾的過程和結果,並再次明確承諾不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不濫用食品添加劑。

(2)設立舉報電話。

利用各類媒體廣泛宣傳發動群眾舉報違法犯罪行為,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引導群眾健康安全消費。要向社會公布質監部門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或電子郵箱,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及時跟蹤調查,對舉報屬實者按有關規定實施獎勵措施。

(3)進行徹底的調查。采取明察暗訪的形式,調查了解轄區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企業的基本情況,建立企業檔案,實施動態監管。摸清並認真分析匯總非法食品添加劑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及易添加的食品類別,於2009年6月65438+10月65438+2月前將結果上報省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由省局匯總並反饋相關衛生行政部門。

(4)加強抽樣檢驗。根據質量監督職責,在安排2009年食品監督檢查計劃時,根據專項整治方案的要求和違法食品添加劑、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線索及相關信息,將列入整治名單的安全項目和食品作為主要抽查對象,有針對性地確定抽查的重點品種、類別和項目,增加抽查的覆蓋面和有效性。

(5)總結分析。認真總結過去發生的各類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時向省局匯報。分析研究現有監管措施的實施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進壹步完善現有措施或制定新的監管措施。

(二)清理整頓階段(2009年6月65438+10月11至3月10)

1,主要任務

(1)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督檢查,使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問題得到明顯糾正。

(2)曝光壹批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查處壹批違法犯罪單位和個人,有效震懾了犯罪分子。

2.具體措施

(1)依法查處。根據第壹階段的信息,組織對發現的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開展突擊檢查,依法嚴厲查處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

(2)追根溯源。對發現的問題要追根溯源,采取有效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劑的供應鏈和進口,防止其流入食品生產加工環節。

(3)清理規範。嚴格規範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清理未納入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仍違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依法嚴厲查處生產銷售非食用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對違法生產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使用非食用物質和不規範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要求企業停產整頓,進行徹底檢查,依法改正,形成可追溯記錄,加大監督檢查頻次,直至產品質量穩定合格。

(三)規範的鞏固階段

1,主要任務

(1)完善治本之策,建立健全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的有效監管機制。

(二)建立並實施規範食品添加劑生產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2.具體措施

(1)建立有效的監督體系。建立有效的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劑和不合格添加劑快速追溯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

(2)規範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加強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市場準入,嚴把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市場準入關,嚴查無證生產行為。加強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企業監管,規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非法食品添加劑黑窩點依法予以取締。嚴格管理食品添加劑的運輸和儲存,切斷非法食品添加劑的供應渠道。

(3)規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進壹步完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食品添加劑備案制度,強化制度執行。進壹步加強檢驗、監督、抽檢等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企業日常監管,依法嚴懲在食品生產加工中違法使用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制售非法食品添加劑的單位和個人。

(4)引導企業誠信自律。加強企業培訓教育,強化企業第壹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和守法生產經營意識,以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熟悉食品添加劑安全使用知識,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自身管理制度,提高產品質量。

四、工作要求

(壹)提高認識,加強對專項整治工作的領導。

各地要深刻認識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重大意義,增強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緊緊圍繞國務院、國家質檢總局、省委省政府和省局的工作部署,在地方政府的統壹領導下,結合當地實際,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明確整改任務,落實工作責任,開拓進取,做到專項整治各階段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措施落實、效果明顯。

(二)突出整治重點,加大排查整治工作力度。

各地要突出“五個重點”,根據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公布的第壹批可能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名單,認真落實,並隨著專項整治行動的深入,陸續公布其他可能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名單。

壹是突出重點食品。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將乳制品、肉制品、釀造食品、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飲料、酒和果酒等易出現質量問題的敏感高風險食品列為重點食品,加強監管。

二是突出重點非食用物質和食品添加劑。既要密切關註列入名單的產品,又要註意查處生產加工中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新情況、新動向、新物質,堅決杜絕我省乳制品三聚氰胺汙染等類似問題。

三是突出重點企業。各地要把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小企業、小作坊,對食品安全問題不重視的企業,保障食品安全各項制度和措施不落實的企業,質量問題頻發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企業列為專項整治的重點對象,加強監督監測。

四是突出重點領域。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嚴密監管具有地方特色、區域生產集中的食品加工集散地,以及城鄉結合部和加工食品質量安全隱患較多的地區,作為專項整治的重點區域。

五是突出關鍵環節。要把企業進貨驗收、生產加工關鍵控制環節、產品檢驗和銷售去向作為關鍵環節,加強監管,密切監控,確保可追溯。

(3)突出質量監督特色,創造性開展工作。

各地要充分發揮食品安全檢測車在應對突發事件、開展現場快速檢驗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四位壹體”模式的監管優勢,挖掘食品安全檢測執法隊伍這壹特殊隊伍的潛力,推行“兩向前”、“雙監管”新模式,探索食品添加劑管理新途徑,完善和落實食品添加劑備案制度,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通報和移送的通報與公安、司法機關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力爭通過專項整治,實現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管理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新突破,夯實工作基礎,完善工作機制,規範企業秩序,樹立誠信氛圍。

(四)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和信息溝通協調。

各地要組織企業員工培訓,教育員工增強第壹責任人的責任意識,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引導企業誠信生產經營。要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大力向社會宣傳專項整治的進展和成效,曝光典型案例,讓群眾了解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危害,如何辨別食品的優劣,如何合理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消除盲目恐慌和惡意炒作,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工作中發現的各種新情況、信息和典型案例要及時向省局通報。

(五)認真上報專項整治信息。

各地要重視工作中聲像資料的收集,完善檔案和案卷的內部管理、檢查記錄、監督檢查記錄,做好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明察暗訪、監督檢查和考核準備,及時通報各階段專項整治情況和專項整治工作動態。請各市(地)於每月3日和18向省局報送壹份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重點介紹專項整治工作的主要措施、主要情況、大案要案查處情況和取得的主要成效。並於2009年6月65438+10月65438+3月08日前向省局提交專項整治階段性總結;在2009年4月15日前,提交專項整治綜合總結。

聯系人:李香江和。

電話(傳真):0451-87979196

電子郵箱:hljspc@163.com

  • 上一篇:國網蒙東電力研究院在哪裏?
  • 下一篇:會計信息質量的八大特征是什麽請具體請列出並簡要事釋義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