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5日,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座談會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烈宏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通報了近期APP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情況。針對APP過度索取麥克風、相冊、通訊錄等權限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專題開展技術檢測,對發現存在問題的179款APP提出了責令限期整改,對其中未按期整改的26款APP予以公開通報。會議介紹了正在起草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有關情況,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進行了研討交流。
1、新規整治了行業亂象,預防違法犯罪。
當前許多APP盲目的索取權限,許多權限都不是它運行所需要的,但許多APP開發者壹勞永逸,出於各種目的盲目的索取所有權限。這些APP能夠在獲取權限後,不讓人察覺的收集我們的隱私和信息 ,壹類收集用戶信息是為了解用戶,改進自身的產品 ,開發功能,促進大數據的發展,另壹類側是把用戶的信息販賣,盜竊用戶資產,甚至用於違法犯罪。 App互聯網時代,人們會把越來越多的錢和個人隱私交給的智能手機來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有APP開發者心生邪念,專門竊取個人信息和隱私用來犯罪。新規限制了APP對於權限的索取,有利於預防犯罪。?
2、新規有利於保護個人隱私。
在這個網絡時代我們幾乎是沒有隱私空間的,當用戶個人信息如手機設備被識別,瀏覽商品的記錄被識別和搜索內容記錄被識別被收集,這樣導致的後果輕微點就是互聯網的運營商針對妳喜歡什麽就給妳推送什麽,嚴重點的把竊取來的隱私數據,出售給任何公司,甚至犯罪人員,方便他們使用您的信息進行詐騙等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壹種人格權,隱私權是壹種基本人格權利。個人信息安全,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的安寧和安全,新規致力於保護個人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