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因為APP違規可以大量獲利,很多企業也是通過收集個人信息來獲利的。其實壹直以來APP應用的違規行為就層出不窮,在今年的315晚會上,也曝光了不少違規盜取個人信息的事件,所以從今年七月開始,工信部就發布了專項整治行動,對市場上接近40萬個APP應用,進行檢測清理,保證用戶的信息安全。而8月份,政府也上線了國家級的APP應用檢測系統,覆蓋了市場所有的主流應用,同時將對騷擾用戶,誤導用戶等行為,進行罰款整治處理。
而在最新的檢測報告中,壹批知名的APP應用也被檢測出有違規的行為,這次涉及的APP應用超過50個,其中包括我們常用的快狗打車,去哪兒網等知名品牌,工信部這些違規應用也提出要在壹個月內完成整改工作,逾期者工信部會依法展開處罰工作。在今年的四部門會議中,有專家指出,目前國內的網絡市場超過了500萬款APP應用,特別是壹些中小企業的APP,存在大量不規範的行為,目前的管理工作還不完善,需要加強對權限違規使用,信息違規收集等行為,進行打擊和整治。
目前APP市場存在的問題有很多,比如濫用面部識別功能,很多APP重復收集用戶的面部信息,甚至私自修改應用額手機權限,將用戶的個人信息,泄露了出來。
面對市場的強烈監管需求,工信部出臺個人信息應用商店審核指南,要求各個手機廠商按照這份指南,做好對自己應用商店的審核工作,做好對應用上架後的管理工作,對違規應用保持打壓態度。同時對不同網絡公司進行評估,對信譽不佳的網絡公司加強其應用的審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