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互聯網同城即時配送市場交易規模達到307億元,同比增長164.7%,市場規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隨著配送服務的系統化、標準化,在智能調度、大數據算法等技術的支撐下,同城即時配送正在向縱深發展。預計2020年同城即時配送交易規模將達到669億元,市場交易規模將進壹步保持上升態勢。
易觀認為,推動同城即時快遞行業持續穩定增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消費需求升級: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即時性和便捷性的需求越來越多,隨著市場的培育,用戶的消費習慣逐漸養成。
2.新零售對消費場景的滲透:新零售消費場景的不斷延伸和本地O2O服務的多樣性,擴大了同城即時配送的服務負荷。
3.大數據、精準定位、智能調度等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提高配送效率:技術的應用將使同城即時配送實現更加智能、精準的運力調度,提高配送效率。
2020年,由於疫情在新冠肺炎突然爆發,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呆在家裏”,以便更好地防疫。此外,為了盡可能避免感染的風險,人們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和個人接觸,用戶對很多生活用品和物品選擇同城即時配送服務。隨後,隨著疫情的緩解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常態化,用戶習慣和市場培育得到進壹步培養和完善。易觀千帆的數據顯示,年初以來,同城即時配送服務行業流量不斷攀升,表現遠超去年同期。
在2020年8月即時通訊服務APP TOP 5榜單中,閃送以1.32萬活躍用戶排名第壹,UU跑腿和達達快車分別以58.2萬和24.5萬活躍用戶緊隨其後。同城的順豐和點沃達分別以16.8萬和3.5萬占據榜單第四和第五位。
數據描述:行業滲透率是指在所選時間段內,APP的活躍用戶占APP所屬行業的比例。該行業被選為整個快遞行業。
從2020年整體數據來看,同城即時快遞行業玩家表現不壹。與年初活躍用戶規模相比,閃送月活躍用戶增長34.95%,順豐同城月活躍用戶增長15.18%,UU跑腿、點沃達、365跑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行業迎來流量湧入後,競爭也愈演愈烈,呈現出同城即時配送服務行業流量集中的趨勢。
此外,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同城即時快遞騎手的行業滲透率也在波動中上升。截至2020年8月,閃送員行業滲透率達到3.8%,在同城即時快遞騎手端APP中排名第壹。達達騎士版和典沃騎手分別以2.7%和1.2%的行業滲透率位列第二和第三。
閃送:以壹對壹的優質服務保障用戶體驗,長期保持活躍用戶的領先規模。
2014年3月,閃送在北京上線,為用戶提供同城壹對壹快遞服務。閃送專註於C端服務,通過壹對壹的快遞差異化運營,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配送服務,從而在用戶心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據閃送公開數據顯示,經過6年多的發展,閃送已覆蓋全國222個城市,累計服務人次超過6543.8億,在同城即時配送服務領域牢牢占據領先地位。
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Flash的活躍用戶數不斷攀升,2020年8月達到654.38+0.32萬,月活躍用戶數長期領先行業。
閃送主要通過兩方面的努力鞏固其領先地位:卓越的客戶服務和持續的市場擴張。
在用戶服務層面,Flash專註於C端用戶市場,把用戶體驗放在第壹位。閃送服務口號是“壹對壹快遞,拒絕拼單”。從用戶的需求來看,除了考慮配送的時效性,我們也更註重配送的安全性。壹對壹閃送服務恰好滿足了用戶需求,解決了用戶痛點,成為用戶獲取同城即時配送服務的主要渠道。此外,閃送還不斷加大技術的投入,優化用戶的下單體驗,保證訂單的履行率。
在市場拓展層面,在強大資本實力的支持下,Flash正在快速跑馬圈地。截至目前,閃送依托超過65,438+0萬閃送工作者的派送團隊,服務覆蓋200多個城市。
達達快遞:專註於B端連鎖店的實時配送需求,不斷完善自己的物流網絡。
達達集團2014成立於上海。2016,達達和JD.COM在家合並。此後,達達集團的業務主要分為眾包配送平臺“達達快遞”和超市生鮮平臺“JD。COM首頁”。兩條業務線保持獨立開放的運營模式。2020年6月,達達集團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
其中,達達快遞通過眾包運力模式,為各類商家和個人用戶提供同城即時配送服務。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達達快遞更側重於B端服務。除了承接兄弟業務“JD”的配送需求。COM到家”,達達快遞通過定制化的混合運力模式,滿足連鎖品牌商家的即時送達需求,走差異化經營發展道路。
從2019開始,達達快遞開始了針對連鎖品牌商家的服務升級工程。經過不斷的運營和發展,2020年7月,達達快遞面向全國連鎖商戶正式上線。截至目前,達達快遞已與沃爾瑪、永輝超市、JD.COM店、華為店等多家連鎖店合作。
轉載聲明:未經易觀授權,禁止以任何方式轉載、引用或使用易觀發布的任何內容。任何授權媒體、網站或個人在使用時應引用原文並註明出處,分析觀點以易觀官方發布的內容為準,不得刪節、添加、拼接、演繹、歪曲等。不得以任何形式作出。對於因使用不當引起的糾紛,易觀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並保留追究相關責任主體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