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少華
內蒙古大學計算機學院碩士;
前某IT公司數據挖掘工程師;
目前,他是某乳業資源規劃的高級專員;
深二少年,動漫無敵;
“數據創造者聯盟”成員。
01?背景
物流是壹個國家的支柱產業,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支撐,但我國物流業發展與國際領先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物流業損失慘重。針對如此大規模的突發事件,物流行業應該怎麽做?
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物流和現代物流在長期規劃中的支撐作用和定位,在國家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提到19次。特別是第五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化》第三節指出,要深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智慧物流等新增長點。基於此,2021 65438年2月,以綜合物流為主業的新型央企——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物流數字化轉型的三個指標;
時間:主要包括中轉運輸時間、裝卸時間、產品加工時間等。物流的靜態時間主要包括庫存時間、等待時間和壓車時間。每壹次都會產生不同的信息,物流流程可視化的作用就是對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和處理,通過過濾無效信息來提高整體運作效率。
績效:物流績效反映的是各個環節運作的順暢和合作的成功。物流績效指標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壹類是運營指標,如庫存周轉率;第二類是服務水平指標,比如客戶投訴率;第三類是財務指標,比如利潤率。通過動態可視化,物流績效可以衡量和優化整個業務流程。
成本:物流成本包括運輸成本、庫存成本、持有成本和管理成本。通過可視化展示,可以直觀地了解整個物流過程中的成本構成,深入分析物流成本的構成。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的成本,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02?主要問題
目前,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有的物流資源,如物流人才、倉庫、工廠、運輸車輛等。,缺乏高層次、精細化、專業化、復合型人才,倉庫、工廠利用率低,車輛搭載率達不到峰值。
2.從原材料接收到工廠加工再到客戶收貨,物流行業鏈條長,業務復雜,導致數字化轉型往往聚焦於某個節點,忽略了對物流整體流程控制和可視化的支持。
3.物流行業信息化,自動化程度低,人工參與程度高,使得數字化轉型基礎薄弱,無法形成集群效應,人際牽扯復雜,數字化推進困難。
03?解決辦法
可視化、可追溯性、標準化和智能化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可視化主要涉及三個方面:需求可視化、交通可視化、業務流程可視化和指標可視化。追溯主要包括需求節點追溯、業務流程節點追溯和運輸節點追溯。規範化主要涉及兩個討論點:運輸方式和業務流程標準化。智能化主要包括潛在需求預測與分析、運輸路線與零點的優化匹配。
可視化:
A.需求可視化:需求可視化包括客戶需求可視化和為客戶可視化。客戶需求可視化是指企業要主動傾聽客戶的聲音,把握客戶的需求,無論是現有客戶還是潛在客戶。對顧客來說可視化就是企業要時刻給顧客發送他們想知道的商品信息。
b運輸可視化:運輸可視化包括司機看到訂單的可視化、制造商看到司機能力池的可視化、在途的可視化和業務流程的可視化。司機訂單的可視化是指司機或承運人可以從自己的PC或手機上看到工廠發布的裝載信息。看到司機運力池的可視化,意味著廠商可以查詢司機或承運人的運力、地點、運輸經歷、運費等信息,然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聯系相應的司機或承運人,減少了成本和考核過程。在途可視化是指司機在查詢裝貨信息時,選擇排隊進廠,然後裝貨出廠,再上傳在途單據,再卸貨,實現全程在途可視化。
c業務處理流程可視化:公司內部業務處理節點的可視化,如創建出庫單、發貨單的流程節點的可視化,工廠端派車的可視化,裝車的可視化等。
D.指標可視化:及時展示各運營商的整體運營情況,全面了解全國各城市運營商的整體運營情況。對於區域層面,註重各地區、各城市工廠運輸辦運營、服務、效率、安全、投訴、滿意度等關鍵指標的橫向對比,以及成本指標的統計對比分析等。,並將物流數字化改造成總部、區域管理,提供多種關鍵指標查詢統計分析功能。
規範化:規範化主要包括運輸標準化和業務流程標準化。
運輸標準化主要包括運輸方式的選擇和駕駛員、車輛、承運人的標準化。交通方式的選擇是軌道交通?汽車運輸?還是走海路?空運?如何根據區位需求、業務需求、國家政策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達到增效的目的。對駕駛員、車輛、承運人,要要求車輛合格率、達標率,駕駛員、承運人合格率、達標率,綜合得分。
業務流程的標準化,是指目前國內各行業,以物流行業為例,在信息化程度較低的情況下人為推動業務進步,導致業務流程處理過程中難以避免不規範操作和不合規操作,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通過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壹方面可以讓業務運營更加透明、合理、合法、合規,另壹方面也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
關於追溯,我們將在第二階段詳細討論需求提案業務、業務流程節點和運輸節點的追溯,潛在需求的預測和分析,運輸路線的最佳匹配,備件和完整集裝箱的最佳搭配,以及卸貨制造商在智能方面的最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