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規範的現代綠色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現代綠色物流產業是壹種新型復合產業,涉及運輸、倉儲、裝卸、貨運代理、聯運、加工、分揀、配送、信息、環保等行業。涉及到交通部、鐵道部、民航局、商務部、信息產業部、海關、環保、工商、稅務等多個部門。為了避免多重政策,保證政府部門之間政策的協調,應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門協調機制,並設立主管物流的主管部門。其主要職能是提出現代物流發展政策,協調國家和區域物流發展規劃,研究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組織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綠色物流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須建立壹套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對物流企業的行為進行有效的規範、監督和激勵。通過環境立法、排汙收費制度、許可制度和建立綠色物流標準來限制和幹預物流活動的外部不經濟性;通過制定綠色補貼政策、稅收扶持政策、優惠貸款政策等激勵政策,鼓勵和引導物流主體行為,促進綠色物流健康發展。加快綠色物流設施的規劃建設,首先要重視對現有物流基礎設施的利用和改造,科學整合其規模、布局和功能,提高現有設施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其綜合效益。其次,要加強新型物流基礎設施的宏觀協調和功能整合。要從全局戰略的高度統籌物流相關規劃,理順各規劃之間的關系,使物流規劃、不同運輸方式的場站建設規劃、工業、商貿流通行業的倉儲設施規劃有機銜接和協調,防止重復建設,避免浪費。三是繼續擴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加大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城市配送等設施建設。對於基礎性、公益性設施,政府要加大投入,對於經營性設施,要根據市場擴大投入,鼓勵企業經營。第四,註重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加快完善綜合運輸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進物流信息系統發展和標準化體系建設。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是發展綠色物流的重要基礎,有助於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率和經濟性。首先,政府要引導企業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包括(TQM)、電子數據交換(EDI)、射頻技術(RF)、全球定位系統(GPS)、企業資源計劃(ERP)等技術,全面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政府要大力支持公共網絡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全國和區域物流網絡建設,實現不同物流部門和物流企業之間的資源、數據和信息共享,為物流信息的順暢高效交換創造條件。物流標準化是資源整合的壹項重要基礎工作。針對我國目前物流標準化存在的問題和國際物流標準化的發展方向,政府應更加重視物流標準化。壹方面要做好物流術語、計量標準、標準、數據傳輸標準、物流運作模式、管理標準等方面的工作。另壹方面,要加強標準化的組織協調。在深入研究與物流活動相關的各類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對現有標準進行全面梳理,對已經落後於物流發展需要的標準要予以淘汰,代之以新的標準;修訂完善壹些不符合實際需要的標準;應當迅速制定缺失的標準,以便所有相關標準能夠協調壹致並符合國際標準。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和科學研究。綠色物流是壹個新生事物。政府應大力支持和引導綠色物流的科學研究。壹方面,積極支持綠色物流基礎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另壹方面,要加強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形成產學研結合的良性循環,加強應用物流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在物流人才培養中,多層次、多元化的物流教育體系是保證物流業形成合理人才結構、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決定性因素。首先,政府應鼓勵高校開設現代物流課程,包括與綠色物流相關的環境科學,開展本科、碩士、博士等多層次教育,為現代綠色物流培養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二是加快職業資格培訓和認證工作。因為中國的學歷教育剛剛起步,人才培養需要壹個過程,總規模有限。單靠高校培養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這就要求必須加快物流職業培訓和資格認證。通過對在職人員的培訓和認證,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物流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滿足國內市場對各類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三,優化物流教育師資隊伍,提高物流教育質量。壹方面要不斷充實物流教師隊伍,大力引進海外物流人才,另壹方面要加大物流教師的培養力度,通過選派優秀教師出國深造,學習國外先進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通過邀請國內外專家開展學術講座和短期培訓,擴大教師知識面,提高物流教師水平。
上一篇:公司團隊介紹下一篇:黑龍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