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拜登上臺以來,似乎就不太熱衷計較“賺錢”的問題了。特朗普的構想只有壹個:在和其他國家貿易過程中,美國必須要占據最高的地位,並獲得最大的利益。拜登將貿易相關的事情大部分都交到了專門負責貿易的代表戴琦手中,自己甚至還承擔了幾十億美元的損失拆除和加拿大政府簽訂的“基石”輸油管道項目(為了推行自己的氣候政策),政府專管和行政有關的問題,不太幹涉就業崗位、投資撤資、貿易關稅這方面的調整,但這並不代表美國政府就放過了中企。
當地時間昨日下午,美國總統拜登突然宣布壹個重磅消息:自己已經臨時簽署了壹項行政命令,將包括華為公司、中芯國際、中國航天 科技 集團有限公司等59家中企列入投資“黑名單”,全面禁止任何美國企業、個人、商貿團體與其進行交易,該命令於兩個月後開始生效。早在幾天前,美媒就盛傳拜登政府正在和貿易部商榷,在本周準備出臺壹份重要政令,消息很靈通的《紐約時報》已經斷言是擴大對中企的制裁相關。
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在任期間也拉過這樣壹份中企名單,從開始的20多個企業壹直到最後增加到40多個企業。但特朗普的清單非常混亂,華爾街的巨鱷們都不清楚名單旗下的附屬公司、子公司到底算不算被制裁的範疇內,而壹些企業還在松垮地和他們做生意,特朗普政府也是睜壹只眼閉壹只眼;這壹局面可能會從今天開始改變,拜登將會嚴格執行此項禁令。
從上述政策來看,這份“黑名單”仍然在擴大。前段時間小米事件中,小米公司就是拜登政府準備拉黑的企業之壹,在最後經過多方斡旋後,美國貿易部才放棄了這壹想法。所以美國已經將這設置成了“活用名單”,在今後任何時候,美國都能通過自己的規則加入新的企業,這也是美方慣用手段。
值得壹提的還有,這件事是拜登上任以來對外國公司采取的最大行動,影響範圍甚至比對俄羅斯的33家企業制裁都要高。有民眾認為這件事的本質還是技術方面的競爭,拜登通過封鎖中國企業的方式限制其發展,所有的目的都是已經寫在了臺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