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括(1033-1097)沈括,北宋錢塘人,中國歷史上多才多藝的學者,11世紀第壹流的科學家。少年時隨父親沈周去過潤州、泉州、開封、江寧等地,增長了很多書本之外的知識,為他以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沈括從小就好學。他對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水利、軍事、文學、音樂都很感興趣,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東京(開封),他擔任趙文博物館的編輯和主管,這使他有機會閱讀大量豐富的皇家書籍。晚年,他提出了使用陽歷的思想,即“十二氣歷”,這使他成為世界上第壹個提出陽歷和陰歷結合的人。他對傳統歷法的缺點做了科學的分析,說它費力,沒有解決傳統歷法用閏月法調整日月運行周期的問題。為此,他主張采用陽歷,根據十二節氣將壹年分為十二個月。1930年,英國氣象局局長蕭伯納提出了與沈括相同的理論,但比沈括晚了900多年。1070年(熙寧三年),沈括積極參與王安石變法,成為王安石的主要助手之壹。曾任“三司之權”(主管財政、經濟),“兼判監軍器”。1090(元佑五年)沈括五十八歲,住潤州孟茜公園(今江蘇鎮江東門外)。他寫的《孟茜筆談》是他壹生學習和實踐的結晶。全書分30卷,包括故事、辯證法、音樂、意象、人事、政務、智慧、文藝、書畫、技藝、器械、魔術、怪事、歪理邪說、笑話、雜誌、醫學討論等17項609篇。與科技相關的有200多項,如銅鍋滴水的討論、凹面鏡的講解、透明鏡的討論、三維地形模型的制作、指南針的使用經驗、地磁偏角的發現等等。該書廣泛的內容和獨特的獨創性,被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沈括壹生曾兩次在杭州長期居住,曾遊歷浙江,在秀洲(今嘉興)工作。有壹次他19歲隨父親回鄉,父親因病去世。他把父親葬在錢塘乾隆居裏,直到22歲父親去世才離開。第二次,36歲,護送母親靈柩回杭州,葬在龍駒裏。直到39歲才回到北京。四十壹歲時,沈括奉命來浙治水,遍訪浙江,向朝廷提議在溫州、臺灣、明以東修築堤壩、堰堤,以增加耕地。他在考察雁蕩山時,首次對雁蕩山奇峰形成的原因進行了科學的解釋。沈括對家鄉杭州有著深深的眷戀。在孟茜的筆談中,他認真記錄了人民的事跡、科技成果、政策得失等等。沈括在孟茜公園去世,享年65歲。臨終時,他告訴後代,要把他的遺體葬在家鄉杭州城外。杭州市中心侯景街附近的沈工靜香是他的故居。墓在離杭州不遠的安溪鄉。2龔自珍(1792 ~ 1841)晚清思想家、史學家。阿公佐,土生土長的子色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二十七歲是舉人。道光元年(1821),官至內閣書,任國史館校對員。成為壹名學者花了九年時間。這位官員掌管禮部。十九年,他棄官歸南。21年,猝死於江蘇雲陽書院。龔自珍首先繼承了家學的淵源,從文字、訓詁入手,然後逐漸涉足金石學、目錄學,涵蓋詩詞、地理、典籍。深受當時興起的“春秋支學”的影響。面對賈島統治時期日益加深的社會危機,他放棄了考據學和訓詁學,專註於天下大事,壹生致力於改革。他在青年時代就寫了《論梁明》和《在B、C之際》,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積弊。他的思想是康有為等人倡導公羊學、改革公羊學制度的先聲。中年以後,雖然轉而學佛,但他“濟世”的誌向並未消沈。他支持林則徐禁絕鴉片,建議林則徐加強軍事設施,做好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準備。龔自珍壹生追求的“多法”,直到去世也沒有實現,但在許多方面產生了有益的影響。在社會觀上,他指出社會不安定的根源在於貧富懸殊,呼籲改革科舉制度,以吸引“有知識、有實用”的人才。哲學上闡述了佛教天臺宗的觀點,提出了人性“無善無惡”、“善惡皆升”的觀點。在史學上,他呼籲“尊史”,致力於西北史地的討論。在文學上,提出“尊情”論,主張詩與人合壹。他壹生詩文豐富,後人編有《龔自珍全集》。在為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名師和能工巧匠中,北宋初期的木結構專家俞灝是傑出代表。《余浩傳》余浩生活在五代末期、北宋初期。他來自浙江杭州,是壹個出身卑微的建築工匠。由於史料記載不足,只知道他在北宋初期做過木匠(負責設計和施工的木匠),長期從事建築實踐。在這長期的實踐中,他勤於思考,善於博采眾長,積累了豐富的木結構建築技術經驗,特別是在建造多層寶塔、亭臺樓閣方面。4唐代書法家——褚遂良,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96年)——唐高宗慶四年(公元659年),終年64歲。杭州錢塘人,初唐名醫。當高宗是河南公爵時,他被稱為“楚河南”。他的書法初學於市南,晚年又收鐘繇、王羲之,與韓立合並,自成壹家。他們與歐陽詢、虞世南、薛吉並稱為初唐四大書法家。相傳,虞世南死後,唐太宗嘆無人能議書。魏徵稱贊道。
上一篇:國企工資決定機制改革的意義何在?下一篇:黑河多金屬礦產開發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