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河北省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河北省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第壹條為了加強和規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保障財政專項資金安全,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使用財政專項資金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對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財政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是指上級人民政府撥付、同級人民政府安排用於社會管理、公共事業發展、社會保障、經濟建設和政策補助的資金。第四條專項資金納入預算管理。專項資金管理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公開透明運行、績效評價和責任追究制。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專項資金管理的領導,研究解決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中的重要問題。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其他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舉報違反專項資金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第八條財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公開專項資金的支持方向和重點以及申請使用專項資金的條件。第九條申請使用專項資金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業務主管部門提交申請文件及相關材料,但個人家庭補貼、貼息專項資金不需要提交申請文件的除外。

申請使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專項資金,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第十條業務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文件之日起7日內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第十壹條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對受理的申請及時進行審查。投資額較大、專業性較強的項目,應當組織專家成立評估論證小組或者委托具有專業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進行評估論證。對經濟、社會和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當向社會公示,廣泛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依法應當舉行聽證的,應當組織聽證。

歸口管理的專項資金項目需要報發展改革、科技、信息產業、信息化等部門審查的,由業務主管部門報其審查。第十二條申請使用上級人民政府專項資金的,財政部門或者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對申請文件和相關材料進行審核後,報上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或者業務主管部門。需要與財政部門聯合報送的,經財政部門會同業務主管部門審核後,報送上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第十三條對於不需要提交申請文件的個人家庭補貼和專項資金補貼,財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做好相關數據的調查統計和專項資金需求的測算工作。第十四條專項資金預算的編制應當按照預算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五條專項資金的分配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擇優的原則,科學合理地確定專項資金的分配方案、分配方式和分配金額。第十六條財政部門根據專項資金的性質和有關規定,確定專項資金的支付方式。第十七條發展改革、科技等部門應當根據批準的專項資金預算,及時下達專項資金安排計劃,進行集中管理。第十八條業務主管部門或專項資金使用單位應根據專項資金預算、歸口管理的專項資金安排計劃、項目實施進度和支付方式編制專項資金使用計劃,並報同級財政部門。

財政部門應當及時審核專項資金使用計劃,符合要求的,按照資金使用的時間要求撥付專項資金。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第十九條由業務主管部門分配專項資金使用計劃,專項資金使用單位應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向業務主管部門提交實施計劃。業務主管部門應及時審核,符合要求的,自收到支付計劃之日起10日內撥付專項資金。第二十條上級財政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滿足下級財政部門的專項資金需求,財政部門應當及時下達。第二十壹條受季節影響較大的農業、林業、水利等專項資金,應根據其特點及時分配和下達。突發公共事件急需的專項資金等。,應按規定隨時分配和發放。第二十二條專項資金應當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

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專項資金使用單位、變更項目內容或者調整預算的,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報批。第二十三條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費應按規定提取和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提取管理費。

  • 上一篇:國有企業員工年度工作總結範文2019
  • 下一篇:湖南長沙有哪些國企?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