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是什麽意思?相關性和可靠性在某些方面是統壹的,但在另壹些方面又存在矛盾和對立。
【摘要】相關性和可靠性是會計信息的兩大質量特征,二者的平衡是會計信息使用者最有用的信息。相關性和可靠性在某些方面是統壹的,但在另壹些方面又有矛盾和對抗。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信息利益相關者的增加,標準制定機構不得不在相關性和可靠性之間做出選擇,以決定企業應該選擇哪些信息以及如何披露。
[關鍵詞]會計信息可靠性相關性
財務會計的目標是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和所有者權益變動。傳統財務會計的特點是反映企業過去的交易和事項所形成的經濟活動及其結果的歷史形象。
壹,會計信息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含義
企業的經濟活動種類繁多,企業應選擇與信息使用者相關的事項進行記錄。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中指出,“財務報告的目標應著眼於為當前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做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和類似決策。”不同的用戶對企業的關註度不同,同樣的信息對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價值。在成本效益原則下,企業提供的信息只是滿足壹般的信息需求,需要信息使用者對企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篩選甚至重組,以達到自己使用信息的目的。
二、相關性和可靠性的作用和關系
相關性和可靠性是會計信息的兩個主要質量特征,對決策都是有用的。相關性有兩個基本標誌:預測值和反饋值[2]。預測價值可以通過對它們之間關系的分析,幫助信息使用者評價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事件,預測經濟事務未來的發展趨勢;反饋價值體現在確認或修正以前的評價和預測結果,使信息使用者維持或改變以前的決策。
會計憑證是企業經濟活動最原始的記錄。會計憑證向賬簿的轉換,使企業記錄的會計信息更接近企業經濟活動的真實。因為它從整體上全面系統地描述了個人和地方誌[3]。這種效果的實現依賴於可靠性原則的應用。如果不真實,不公允,就會扭曲企業經濟活動的本來面貌。
壹般來說,相關性和可靠性是統壹的。只有對利益相關者有用的可靠信息才能幫助他們做出決策,而真實可靠的信息只有在與決策需求相關時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們之所以試圖通過準則、法律和相關部門的審查和監督來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就在於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然而,相關性和可靠性並不總是同方向影響有用性。有些信息具有很強的相關性,但根據現有條件無法準確確認其相關要素,有些信息具有很強的可靠性,但與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關系較弱。相關性和可靠性的矛盾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
在會計信息處理過程中,可靠性受到相關性的影響。從原始憑證到賬簿,會計人員會根據自己對相關性的主觀判斷,對原始信息給予不同程度的關註,同時影響其對折舊、減值準備等項目的預測和估計。判斷相關性的標準不同,對同壹會計信息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從而導致經濟活動的表象與真實情況之間存在距離。
過度追求相關性會損害可靠性。時間性是相關性的靈魂[4]。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及時獲取信息和快速反應已成為在經濟活動中取勝的重要條件。如果相關信息失去了時效性,其對決策者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但是,企業為了及時捕捉信息,在獲得客觀、可驗證的數據之前就進行會計處理是非常容易的,預測和估計的成分必然會損害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對會計信息可靠性的追求也需要壹個限度。信息過於準確不僅會導致交易成本急劇上升,還會導致錯誤。可靠性的壹般標準是符合會計制度...> & gt
問題3:會計信息質量的含義會計信息質量是會計信息滿足顯性和隱性需求的能力的特征的總和。
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業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基礎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所有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完整。
相關性。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求相關,有助於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評價或預測企業過去、現在或未來的狀況。
清晰性(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互可比。這主要包括兩層意思:
(壹)同壹企業不同時期的可比性
(2)同壹會計期間不同企業的可比性。
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項。
小心。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事項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謹慎,不得高估資產或收入或低估負債或費用。
及時性及時性要求企業對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延遲。
問題4: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有什麽區別?國際會計準則中關於可靠性的標準是:“當信息沒有重要的錯誤或偏差,並且能夠如實反映其意圖反映的或應當反映的內容供使用者依賴時,信息具有可靠性。”“無重大錯誤”是指技術正確;“不偏不倚”就是立場中立;“如實反映”是指結果的真實性。
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要求企業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基礎,確認和計量與會計信息可靠性相關的賬簿和報表。如實反映所有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完整。會計信息要有用,必須以可靠性為基礎。如果財務報告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可靠,就會誤導甚至失去投資者和其他使用者的決策。
問題五: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含義所謂會計信息真實性,是指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準確地揭示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的經濟內容。可以說,真實性是會計信息的生命。沒有真實性,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就會被削弱,這將嚴重危害社會和廣大公眾,損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問題6: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是什麽?它們的含義是什麽?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報告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財務報告提供的會計信息對投資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有用所應具備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
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業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基礎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所有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完整。
相關性: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求相關,有助於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評價或預測企業過去、現在或未來的狀況。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互可比。
實質重於形式:實質重於形式,要求企業根據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而不能僅以交易或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項。
謹慎性: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事項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保持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收入或低估負債或費用。
及時性:及時性要求企業對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延遲。
問題7: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如何?10點l .相關性。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lASC)和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的定義,相關性包括以下含義:①信息與用戶的決策有關,有能力影響用戶的經濟決策。②信息在決策中的作用是指將相關信息輸入到預測過程中,從而增強決策者的預測能力,證實或修正過去的評價。(3)信息對決策有用,必須在信息失去決策功能之前及時提供給決策者,否則相關信息就會變得無關緊要。而我國僅在《企業會計準則》第14條中規定,會計核算應當及時進行。相比較而言,可以說會計信息相關性的浮動質量特征在中國是不存在的,至少是不完全的。
2.可靠性。根據IASC·FASB的定義,可靠性應包括以下含義:①信息必須忠實地反映其擬反映或應合理反映的交易。②信息必須是無偏的。沒有偏見,即信息必須是中性的。③信息必須沒有重大錯誤。相比較而言,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0條規定,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基礎,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裏可靠性的概念過於單薄,僅僅“如實反映”並不能表達可靠性作為質量特征的全部含義。
問題8:可靠性是什麽意思?產品和系統在規定的條件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稱為可靠性。
這裏的產品可以指任何系統、設備和部件。產品可靠性定義的要素是三個規定:規定的條件、規定的時間和規定的功能。
-
-
-
請采納
問題9:什麽是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又稱客觀性,是指會計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和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法律文件為依據,真實地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問題10:會計信息化的意義雖然會計信息化在我國提出的時間並不長,其本質和內涵還有待進壹步研究,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會計信息化將是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將對當前會計產生巨大的影響。首先,實現會計信息化後,會計信息系統將真正成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壹個子系統。企業的業務可以自動采集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相關會計數據,並與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實時處理。會計將擺脫傳統記賬方式的限制,從而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和控制功能,使企業經營者和信息使用者能夠隨時對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做出合理的預測,為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做出正確的決策。其次,對於會計假設而言,尤其是傳統會計主體不再是擁有真實資本和廠房的企業,還會包括壹些網上虛擬公司和網絡公司,它們會為了同壹個目標而在短時間內組合起來,在完成壹個特定目標後很快解散,其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的基本前提都會受到影響。實現會計信息化後,企業網絡與外部網絡互聯,會計信息使用者可以隨時獲取相關會計信息。二是由於信息技術的全面應用,信息的時效性大大提高,信息的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也大大提高,信息的流動速度也大大加快,有利於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通過會計信息系統,直接獲取和分析相關數據,減少了人為造假現象,從而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質量。第三,現在的會計軟件的處理流程基本上是模擬手工記賬的處理流程而設計的。實現會計信息化後,會計不再是壹個孤立的系統,而是壹個實時處理、高度自動化的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和外界相連,可以直接從其他系統讀取數據,進行壹系列的加工、處理、存儲和傳輸。會計報表也可以通過電子聯報實時上報,用戶可以隨時獲取有用的會計信息進行決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經濟發展。21世紀將是壹個信息社會,當今社會正在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在當今的競爭環境下,會計人員不僅要了解會計的基本原理,掌握會計電算化技術,還要學習壹些組織觀念、行為因素、決策過程、溝通技術等基本理論。會計信息化代表了壹種全新的會計思想和理念,是傳統會計理論、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現代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們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推動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