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源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核心資源。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包括資料、數據、技術、消息、信譽、形象等在內的信息資源作為壹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無形資產,在財富創造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不僅如此,信息還為實現供需雙方的有效對接搭建了平臺。企業通過互聯網獲得全球的市場信息,包括技術、產品、需求等,使新產品的開發從掌握市場信息、確定產品概念到開發、設計、制造同步進行,大大縮短了開發周期,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
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可有效降低社會的運營成本。信息資源是整合其他資源的資源。在信息時代,人們的經濟活動基本上是圍繞信息展開的,信息流引導物流和資金流朝著合理的方向運動,使物流和資金流變得更加精準,使社會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節約和合理運用。企業可直接在互聯網的虛擬市場上獲得用戶需求的信息,再進行規模化定制,減少庫存甚至保持零庫存,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要。通過信息資源的利用,還可降低市場調研成本,避免或降低由於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預測失誤風險,使企業和消費者都從中受益。
充分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數字鴻溝。今天,信息已日益成為國家和個人生存與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和資產,是信息社會重要的生產條件。但新的電信技術帶來的信息文明正在加速社會的貧富分化,進而形成數字鴻溝。數字鴻溝是在全球信息化進程中,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企業、人群之間由於對信息、網絡技術發展與應用的程度不同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所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識分隔”和“貧富分化”。信息貧困作為21世紀的新型貧困,既是生活貧困的重要原因,也是生活貧困導致的結果。因此,通過國民經濟信息化,特別是通過普及電信服務,為低收入者構築平等獲取信息的平臺,將數字鴻溝變為數字機遇,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進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同富裕的目標。
積極開發利用信息資源
薛銘潔
信息技術、信息網絡和信息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為發展中國家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近年來,我國信息產業之所以能以2—3倍於GDP的增長速度持續快速發展,壹個重要原因就是得益於信息技術、信息網絡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迅速發展。
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目前我國的信息產業依然比較落後,特別是信息服務業發展不足,在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方面還存在壹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對信息開發利用的認識不壹,重視不夠。對信息化認識不夠、學習不夠、研究不夠、建設不夠。其次,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薄弱,市場機制有待完善。如計算機、寬帶網絡普及程度還較低,信息技術人才短缺,信息資源收集、加工和整理工作不夠規範,各個平臺之間不能互聯互通,“有路無車”現象、“信息孤島”效應導致資源嚴重浪費,政府部門信息化建設滯後,等等。第三,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如網上信息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尚未健全、信息資料的有償使用機制還不完善、信息資源的公益性開發利用有待加強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個人、企業和政府等對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進而阻礙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和整體競爭力的提高。
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激烈競爭,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須使我國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此,首先,樹立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重視信息資源的開發,把深入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作為每個人、每個單位的日常工作;大力培養信息人才,並培養大眾對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需求,提高其利用信息資源的素質和能力。其次,借鑒世界各國在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經驗,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發展契機,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產品、信息資源,並通過各種政策措施刺激信息產品和服務的消費,使信息產品和服務成為居民新的消費熱點。第三,完善基礎設施,加快建立完整的國家、機構、企業和個人信息數據庫,克服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大大落後於網絡建設速度的狀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進壹步發展金關、金稅、金卡、金盾等重大信息化工程。
制勝國際競爭的法寶
林躍勤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孫子兵法》關於信息對於克敵制勝重要性的精辟概括。在信息時代,信息的作用已大大超過以往,信息資源已經成為與資金、能源、原材料同等重要的戰略資源,成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競爭的重點。誰能在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占有優勢,誰就能更快地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進而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我國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水平還比較低。由於信息缺失和不對稱,對國際市場耳不聰、目不明的狀況使我國企業經常錯失貿易和合作機會。目前,跨國公司通過廣泛運用電子商務實現其在全球範圍的資源配置和規範化管理。2005年,預計跨國公司通過因特網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貿易額占國際貿易的比重將達到30%左右。為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新趨勢,我國企業要成功地“走出去”,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就須花大力氣提高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
推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同努力。首先,應結合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推進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消除制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不利因素,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和國際化經營創造良好的環境。政府應通過政策、人才、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鼓勵和引導企業、組織和整個社會的信息化建設,支持企業單位實施ERP(企業資源計劃)等信息技術系統,對生產經營全過程實施事前、事中、事後管理與控制,提高其現代化生產管理水平。積極支持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幫助企業獲得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等認證,使之更順利地進入國際市場,打造與國際接軌的電子商務平臺。第二,在繼續擴大對外商品貿易規模的同時,大力改善貿易結構,擴大國際貿易業務範圍。特別是應大力發展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服務貿易,國際第三方物流,轉口、轉運業務,信息、技術服務業務,使我國逐漸成為周邊經濟體的國際采購中心、國際貨物調配中心、轉口貿易中心和信息服務中心。第三,建設學習型、創新型、信息型和國際型企業組織,培養大批精通國際貿易、網絡知識和外語的國際化、信息化復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