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體制機制活力有效激發。2019年,山東選取54家開發區開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試點,2020年全面推開。通過創新?管委會+?管理體制、精準賦權、選優配強工作人員、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等系列舉措,破除影響開發區發展的制度性障礙,開發區體制理順、人員精簡、效率提高、活力增強,制度優勢、開放優勢、創新優勢得到重塑。今年前三季度,開發區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增速分別好於全省3.9個、5個百分點,占全省的比重分別為52.7%、61.4%,較改革前提高了10.5個、7.8個百分點。
其次,綜合經濟實力持續提升。全省經濟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增幅高於全省、占比不斷提高的良好勢頭,開發區對所在地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突出。預計?十三五?期間,全省經濟開發區公***財政預算收入10940.8億元,進出口48011.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54.5億美元。青島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000億元。2018、2019年,青島、煙臺經開區綜合評價排名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前10強。
再次,開放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全省經濟開發區擁有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占山東全省的76%。全省外貿百強企業中有72家位於開發區。青島、煙臺、濰坊濱海、德州、日照、榮成、博興等開發區建成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級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等。
同時,產業集聚效應凸顯。開發區著力招大引強,高端產業集聚發展效應不斷顯現,培育壯大了壹批汽車及零部件、工程機械、電子信息及家電、石油化工、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等產業集群。青島、煙臺、明水、德州、臨沂等15家開發區創建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山東全省經濟開發區已形成百億級以上產業集群171個,其中千億級產業集群5個,500億級產業集群30個。
最後,創新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創新發展。開發區聚力打造專業資本集聚型、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科技資源支撐型、高端人才引領型的創新創業特色載體,提高創新創業資源融通效率和質量。青島、煙臺、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評為國家級創新創業特色載體;23家開發區的載體被認定為全省創新創業公***服務示範平臺。
十三五?期間,山東新增4家綜合保稅區,總數達到13家。各地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引領帶動作用,積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創新制度在綜保區落地實施。今年1-10月,山東納統的10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進出口1960.9億元,同比增長17.6%,高於山東全省進出口11.8個百分點;占山東全省進出口總額的11.1%,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進出口規模在全國各省市中位列第七,同比上升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