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科創板迎來第500家公司硬科技企業群星薈萃

科創板迎來第500家公司硬科技企業群星薈萃

自開市以來,壹批批硬科技企業通過科創板走向資本市場,無論是從區域輻射範圍、行業覆蓋範圍,還是產業鏈完整度,科創板正走進新的階段。

科技企業聚集地

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對改變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建設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培育壹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企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12月28日,隨著螢石網絡、清越科技登陸科創板,科創板公司數量正式邁過500家門檻。科創板開市之初,第壹批上市公司僅25家,2019年底增至70家,到了2020年底突破200家,2021年底跨過370家,最新數量已經達到500家,歷時三年五個月。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自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日)以來,A股新上市公司總數超過1500家,其中科創板公司數量占比近三成,超過滬深主板、創業板和北交所,成為科技企業上市融資的主要市場。

開市以來,科創板首發募資金額累計7594億元,占同期A股IPO總募資額的四成以上,同樣超過滬深主板、創業板和北交所的募資額。在此期間,***有16家公司首發募資金額超百億元,其中科創板公司占6家。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首發募資額532億元,排名第壹位,同時也是A股歷史上首發募資額最高的科技公司。

不少高端制造、新能源、新基建領域的龍頭公司通過科創板相繼亮相A股。醫學影像設備龍頭聯影醫療今年8月份登陸科創板,首發募資額近110億元,成為今年首發募資額最高的科技公司。光伏組件龍頭晶科能源今年1月份登陸科創板,首發募資金額100億元,壹舉打破江西省IPO募資金額紀錄。同樣還有大全能源,該公司是我國高純多晶矽龍頭,首發募資64.47億元,打破新疆地區IPO募資金額紀錄。

行業龍頭湧現

開市以來,科創板市值規模也在不斷壯大。2019年底,科創板公司A股市值不足萬億元。截至最新,科創板公司A股市值合計5.85萬億元。從市值分布來看,近七成公司A股市值不足百億元,其中市值處於50億元以下的占比最高,達到43%。

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聚集地,科創板湧現出壹批細分行業龍頭和“隱形冠軍”,為產業鏈填空白、補短板、鍛長板提供有力支撐,推動我國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經過三年多的成長,科創板無論是從區域輻射範圍、行業覆蓋範圍,還是產業鏈完整度,都開始走向成熟,更湧現出多家具備世界級原創新技術的優秀企業。

數據寶統計,截至目前,按申萬壹級劃分,***有10家科創板公司A股市值躋身各自行業前十。排名最靠前的是金山辦公、華熙生物,兩者市值分別排名計算機、美容護理第二位;其次是聯影醫療、海光信息、時代電氣,分別排在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行業第六位。

分地區看,來自經濟發達省份的科創板公司數量明顯占優。數據寶統計,江蘇、上海、廣東、北京、浙江等五地科創板公司數量均有40家以上,其中江蘇、上海、廣東三地公司數量合計占比達到半數。上海、江蘇兩地科創板公司A股市值均超過萬億元,加上廣東,三地科創板公司A股市值接近3萬億元,占科創板總市值的五成以上。

硬科技本色彰顯

數據寶統計,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屬於新壹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的公司數量占比接近90%,這四大產業科創板A股市值合計4.9萬億元,占比超過八成。其中涉及新壹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的公司數量均超百家,且A股市值合計均超萬億元。

“專精特新”公司具有中小企業領頭羊的光環,國家層面出臺措施鼓勵培育。“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科創板正是“專精特新”企業最為集中的市場。

數據寶統計,***有超240家科創板公司屬於“專精特新”企業,占科創板公司總數的49%。同期“專精特新”企業占A股總數的比例為21.26%,這意味著科創板“專精特新”企業的比例是A股整體的2.3倍。

研發投入決定未來核心競爭力,作為中國“硬科技”企業的主陣地,科創板公司高研發投入的特質顯著,在研發支出增速、研發人員占比、研發投入等指標上均高於A股市場整體水平。科創板企業上市後研發力度持續提升,平均研發強度居A股各市場之首。

數據寶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研發支出合計796億元,研發投入總額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其中9家科創板公司研發支出超10億元,包括百濟神州、中芯國際、君實生物、傳音控股、奇安信等。科創板整體研發強度(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為9.67%,是同期A股整體水平的5.3倍。62家科創板公司研發強度大於30%,包括亞虹醫藥、首藥控股、邁威生物、寒武紀、盟科藥業等。

科創板公司聚集了大批研發人員,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數據寶統計,2021年科創板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比例為23.15%,同期A股研發人員占比僅9.32%。今年上半年,科創板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比例上升至24%。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研發支出逐年增多有利於企業研發實力不斷提升,從而推動A股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不斷提高,促進我國經濟的良性健康發展。同時,研發投入力度加大也有利於加速科技創新速度,推動我國產業鏈高端化發展。

成長潛力十足

處於高景氣賽道,疊加公司良好的內部治理,即使在外部環境巨變下,這些“硬科技”企業仍能展現出強大的成長韌性,凈利潤平均增速明顯高於其他企業。

數據寶統計,2019年至2021年連續三個年度,科創板整體營收接連邁過3000億元、7000億元大關,期間營收、凈利潤增速持續上升,且均遠超同期A股水平。今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總體營收突破8000億元,同比增長33.24%;實現凈利潤867億元,同比增長18.47%。營收增速、凈利潤增速分別比A股同期整體高出25.24個和16.94個百分點。

不少科創板公司高成長性凸顯。數據寶統計,超六成公司2019年至2021年營收實現連續增長,超四成在上述三個年度凈利潤實現連續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超120家公司凈利潤延續過去三年來的增長狀態,高端醫療裝備龍頭聯影醫療、新壹代信息技術龍頭海光信息、新能源產業龍頭派能科技,以及中芯國際、中微公司、禾邁股份等行業龍頭公司均名列其中。

在上述連續增長的科創板公司中,仍有不少公司未來具備高增長潛力。數據寶統計,根據5家以上機構壹致預測,55家公司今後三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過30%。芯原股份-U、昱能科技、派能科技、拓荊科技、禾邁股份、海光信息等6家公司凈利潤增速均值有望達到100%以上。

  •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的工作方針
  • 下一篇:遼寧龍城實業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