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通過用戶協議等方式獲取的用戶面部識別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風險。據記者了解,今年2月,國內某面部識別公司數據庫發生信息安全事件,數百萬條個人信息泄露;8月,歐洲壹家公司發生大規模信息泄露,數百萬人的面部識別信息被泄露...濫用公開面部信息的風險增加了。
記者在壹些知名網購平臺輸入“口罩”、“矽膠頭套”等關鍵詞,發現不少商家都有出售“頭套口罩”,有些甚至可以根據顧客提供的照片進行定制。記者了解到,通過3D打印等技術,“人臉面具”可以獲得高度的仿真度,面部識別數據越詳細,仿真度越高,利用面部識別信息作為密碼賬號的突破性就越強。此前,有人在某知名在線支付平臺使用3D打印面膜通過面部驗證。
“貿然上傳妳的清晰正面照片並授權他人存儲或挪作他用,關系到‘錢袋子’的安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鎮認為,目前的法律並沒有對“AI換臉技術”進行規範,所以此刻保護好妳的面部信息是必要的。他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快推進相關技術規範的應用。
記者從多家已啟用人臉識別功能的金融機構了解到,金融機構設置的人臉識別安全等級高於智能手機。但由於很多交易場景的認定標準不統壹,風險還是有的。多位專家建議,用戶在設置面部識別為財產賬戶密碼時,應同時設置其他驗證方式,以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