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臨港的演變與發展

臨港的演變與發展

公司成立於1958,歷經了塔爾山鋼鐵廠、臨汾鋼鐵公司等不同時期。曾是全國56家地方鋼鐵骨幹企業之壹,現為全國72家重點鋼鐵企業之壹。1965年,公司試制成功高頻螺旋焊管,填補了我國鋼管生產的空白。產品應用於毛主席紀念堂建設、中國導彈研發等重大項目。改革開放後,臨港不斷加快技術進步,完成了1987煉鋼生產線和1989中板生產線改造,結束了有鐵無鋼、有鋼無材的歷史。1998,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重組為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和山西新臨鋼鋼鐵有限公司,公司抓住重組機遇,加快技術裝備升級,全面優化工藝結構。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展,公司已成為集采礦、鋼鐵冶煉、鋼材加工、國際貿易為壹體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年產鋼材200萬噸,中厚板654.38+0.8萬噸。其中3300mm中厚板生產線和不銹鋼熱處理酸洗生產線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改革重組以來的10年,營業收入從改革前的8.67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102億元,利稅從6800萬元增加到2007年的7.4億元,為臨汾市乃至山西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年來,臨港堅持科學發展觀,以TISCO集團打造全球最具競爭力不銹鋼企業的戰略目標為指引,高舉“精品強企”大旗,進壹步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主要產品有:寬厚不銹鋼板、碳素結構鋼板、低合金結構鋼板、優質碳素結構鋼板、模具板、船板、鍋爐板、集裝箱板等。其中,熱軋厚板為山西省“名牌產品”,低合金結構鋼板為“全國用戶滿意產品”,奧氏體不銹鋼板和雙相不銹鋼板已通過中、美、英、法、德等國船級社認證,船板已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即將通過英國船級社認證。公司的理化實驗室是國家級實驗室。

臨港以管理創新為突破口,全面推進企業管理的規範化、精細化和信息化。引入卓越績效模式,以質量管理為中心,以經營業績為主要評價標準,建立完善的競爭力指標管理體系,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是陜西省唯壹的“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實行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三標壹體化”管理。推行全面預算管理,開展對標挖潛,實現由利潤導向向競爭力導向的轉變;推行SBU模式,加強新產品研發和市場開發管理,建立科技創新機制;實施信息化管理,ERP、MES、OA系統上線運行,初步建立了面向流程、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支持企業多元化發展。

臨港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加強員工隊伍建設,促進員工與企業和諧發展。大力實施人才戰略,推進“257”工程,建立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成長“綠色通道”;提高人才待遇,對優秀科技人才和運營專家給予技術補貼,對在產品開發、工藝改進、質量提升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給予獎勵,對運營專家給予獎勵;實施“全員素質提升工程”,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和技術比武,引導員工爭做學習型、技能型、專家型、創新型人才;加大人才培養投入,與科研機構聯合培養人才。目前公司擁有高級職稱人員148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44人。在企業發展的基礎上,員工收入不斷提高。2007年在崗職工平均年收入35000元,比1998增長了390%。

臨港以文化創新為動力,在太鋼集團核心價值觀的總體框架下,建立了以“打造最具競爭力的中厚板精品企業”為戰略目標,“為消費提供最精致的中厚板產品”為企業使命,“李精神”為企業精神,“以人為本、客戶至上、企業精品發展、全方位開放、持續創新”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體系。圍繞企業戰略目標,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研討和實踐活動,從根本上改變了員工市場、質量、精品、服務、發展的觀念,顯著提升了企業文化軟實力。

臨港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努力打造節能環保、生態高效、資源節約型企業。自2000年以來,共投資3.8億元建設了90套汙染防治設施,使廢水、廢氣、噪聲和粉塵的排放完全達標。公司投資6543.8+0.7億元用於工廠外觀綠化。公司綠化覆蓋率達27.7%,先後榮獲“山西省綠化管理企業”、“臨汾市環保模範企業”等稱號。

如今,臨港的軋制設備世界領先,產品結構優勢日益凸顯。實現了從生產普通碳板到生產高端板的歷史性轉變,企業發展能力顯著增強,人企更加和諧,員工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公司正在向國內壹流鋼鐵企業大步邁進。

  • 上一篇:李朝東的創業經歷
  • 下一篇:洛陽格潤小鎮開發商是哪家公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