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五化建設指集團化、 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標準化。
1、智能化應排在首位。智能化是煤炭行業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化生產方式進行轉變的重要落點,可以實現“減人、提效、保安全”,這也是深化改革的具體步驟。
2、專業化。東三省、華北、西南和華東地區老礦區中的壹些產能在過去5年已逐步退出,因此留有大批的整建制的煤礦職工隊伍,他們擅長熟知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
3、定制化。未來煤炭市場將更加穩定,原因在於,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預期存在。這意味著中國的煤炭消費要率先達峰,煤炭消費量在未來10年是在峰值的平臺上運行的。
設定了3個階段性目標:
到2021年,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範煤礦,初步形成煤礦開拓設計、地質保障、生產、安全等主要環節的信息化傳輸、自動化運行技術體系;到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
到2035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建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