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職能是否齊全;
議事規則是否合理;
人員是否勝任。
公司治理就是要盡量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在壹定程度上控制管理層,好讓他們更好地為股東服務。
首先,是董事會成員組成,也就是負責管理公司的那壹群人都是誰。其中重要的是有幾個獨立非執行董事,因為他們並沒有行政或管理上的責任,因此可以起到監督執行董事(管理層)的作用。然後,為了確保董事會有能力發揮實際作用,他們的選舉、上任、退休、免職的程序和政策以及平時接受職業培訓的情況也要披露。再接著就是董事會成員以及高管的薪酬。太高太低都不好,所以要讓股東看壹看。當然附帶還有相關的薪酬政策。最後還有董事會成員出席會議的出勤記錄,遠程視頻會議也算出席。
除了董事會成員,公司秘書的任免程序以及履歷之類的也要披露。因為這個職位協助企業有效率地管治,協調和幫助各部門遵守公司法規,及向董事會提供法定要求的訊息,所以在整個公司治理體系中很重要,需要有合格的人來做。
再有就是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的情況,比如內部審計的次數和結果,監督機制,風險評估等等。
總的來說,公司治理報告並沒有壹個法定的模板,只要股東同意,包含的內容可以各異,但凡覺得可以有效控制公司管理層不亂來的機制/政策/程序/資質等都可以算。以上是壹些基本上都會包括的基本信息。
按照證監會《關於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報告及相關工作的公告》,上市公司應強化信息披露責任意識,在年報“公司治理結構”部分披露公司建立年報信息披露重大差錯責任追究制度的情況。
同時,上市公司應根據公司治理專項活動的有關要求,切實整改治理問題,鞏固公司治理專項活動成果,完善治理結構,提高規範運作水平。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加強對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披露,防止出現敏感期內及6個月內短線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