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程序:
1、進行價值管理。內部審計人員從經濟性(最低的成本)、效率(資源的最好利用)、效果(最佳的結果)三方面關註公司的資源使用情況。
2、企業信息系統的審計。通過內部審計判定公司信息系統是否為報表編制提供可靠的信息,是否有有效的內控制度降低錯報、漏報的風險。
3、開展項目審計。內部審計對具體特定項目進行審計,例如建立新的信息系統、開設新的生產加工區等。內部審計負責鑒定項目的目標是否能實現,項目是否按計劃有效的運行,並從運行項目失敗教訓中總結經驗等。
4、進行內部財務審計。這是內部審計部門傳統上的主要工作領域,例行性的檢查編制財務報表的財務記錄與支持文件,以減少錯誤與舞弊事件的發生;對財務數據進行趨勢分析等。
5、開展經營審計。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對采購、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經營部門開展經營審計,檢查與復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可以進壹步提高業績與改善管理的建議與對策等。
擴展資料:
企業內部審計的壹般準則:
1、壹般準則是指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及其職權、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具備的基本資格條件和職業的要求。
2、內部審計機構設置應考慮組織性質、規模、內部治理結構以及相關法令的規定,並配備壹定數量的內部審計人員。
3、內部審計機構應在其內部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並積極了解、參與組織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
4、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專門學識及業務能力,熟悉本組織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並不斷通過後續教育來保持這種專業勝任能力。
5、內部審計人員應當遵循職業道德規範,並以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執行審計業務。
6、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應保持其獨立性和客觀性,不得參與被審計單位的任何實際經營管理活動。
7、內部審計人員應具有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能以恰當的方式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百度百科-內部審計職能
百度百科-內部審計
百度百科-企業內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