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IT風險管理和控制的基本階段是什麽?

IT風險管理和控制的基本階段是什麽?

基本流程可分為規劃、實施、運行和後評價四個階段。

規劃階段可分為信息戰略規劃、信息標準規劃、需求管理、項目立項和可行性分析;

“信息化戰略規劃”是在診斷和評估企業信息化現狀的基礎上,制定和調整企業信息化的指導性方案,爭取企業以最合適的規模和成本做最合適的信息化工作。其目的是研究企業信息化戰略如何與企業業務發展戰略相匹配。

“標準化管理”主要從技術、業務、管理等方面對信息化建設給予具體的實施指導,規範建設行為;

“需求管理”是對企業各級管理者、業務部門和最終用戶的業務需求進行梳理和總結,實現企業業務戰略向信息流程的轉化,形成的信息流程和相應的軟件精確支撐企業的發展;

“項目立項和可行性研究”是從技術、經濟、管理和發展環境四個方面研究項目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實施階段分為IT投資預算管理、設計方案管理、項目實施管理和驗收管理。

“IT投資預算管理”和“設計方案管理”共同設計管理資金和各種信息資源,滿足可行的信息系統建設需求;

“設計方案管理”不僅設計了信息系統實施的各類軟硬件系統,還設計了各崗位相應的人力資源角色,為“培訓管理”奠定了基礎,同時還設計了應用系統生產過程控制的測試用例及時間資源計劃表;

“設備采購管理”是在“設計方案管理”和“信息化投資預算管理”完成後,與“項目實施管理”壹起完成信息系統的建設,但它側重於現成設備、軟件和服務的采購。“供應商夥伴關系管理”為其提供評價和選擇;

“項目實施管理”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實驗公司的項目實施,然後是“驗收管理”實驗公司的測試、上線、試運行、終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在“需求分析管理”的維護階段,應對需求變更進行版本控制和風險評估,並與業務需求提供者進行協商,確保信息系統按期保質順利實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按照“標準化信息管理”來保證項目的質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根據《供應商/合作夥伴關系管理》對制造商的信譽進行評估;

“驗收管理”與“項目實施管理”之間的交互,應以設計方案管理提供的文件為基礎,按照信息標準管理進行驗收控制,為“服務支持”提供完整的信息系統。在驗收過程中,需要根據“需求分析管理”的需求維護對信息系統的需求進行變更,但需要與企業各個層面進行有效溝通,進行風險評估,以達到各方面利益的平衡;

運營階段分為服務臺管理、服務支持和服務交付管理;

“服務臺管理”建立服務臺,統壹服務標準,統壹服務入口,監控評估服務工單,建立服務支持系統,電子化管理服務請求;

“服務支持管理”在配置管理的基礎上,確定問題管理和故障處理的流程,建立各種維護制度;

“服務提供管理”采用服務級別管理SLA的管理理念,實現可用性、能力和連續性的管理,建立維護知識數據庫,從而保證企業的順利發展;

後評價階段包括後評價管理。

“後評估管理”是在總結信息系統運行情況後,為下壹輪“信息化戰略規劃管理”提供數據,以“服務支持”和“服務提供”提供的各類材料為基礎,根據“需求分析管理”中的需求維護,在運行階段提出下壹版本信息系統建設中的改進建議。

  • 上一篇:企業是我家演講稿
  • 下一篇:青島市消防局報建指南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