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企業知識價值鏈的構建

企業知識價值鏈的構建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已成為組織重要的戰略競爭武器,企業面臨的將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更高形態的競爭。在這種競爭中,企業的興衰成敗,不再完全取決於它擁有的資本,而取決於它擁有的知識和創新能力,取決於它是否善於進行知識管理和推進管理創新。在這種背景下,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從企業內部業務流程研究入手的傳統價值鏈理論已無法適應企業競爭的需要。從知識管理角度出發,將物流變成知識流,在經營活動中以知識為中心,圍繞知識的產生、轉化、***享和創新創造價值,提高競爭能力的知識價值鏈,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應用發展的新趨勢。 與企業中的價值鏈相類似,企業中同樣也存在壹條知識鏈,伴隨著信息流在企業的價值網中流動,企業知識鏈產生,知識流也形成,由此就產生了價值鏈與知識鏈相互交織的復雜系統——知識價值鏈。最初,關於知識價值鏈的觀點是從ERP中歸納出來的,認為企業是由用來滿足用戶需求的知識流程構成的,以知識為核心,進行知識的識別、獲取、存儲、傳遞、***享和創新;同時,基於此流程,將企業與外部環境、企業各部門之間、企業員工之間聯系起來,這個以知識為核心、以人為主體,以知識***享和創新為目的的知識流程即知識價值鏈。它具有動態性、收益遞增性、用戶導向性等特征。這種對知識鏈的界定,實質上從企業知識管理的流程出發,關註企業內部縱向知識活動,將知識活動的主體——人作為主導因素,追求知識的創新,並以知識創新的價值實現為最終目的。

美國學者C.W.Holsapple和M.Singh仿照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模型提出了他們的知識價值鏈概念模型,包括主要活動功能(領導、合作、控制和測量)和輔助活動功能(知識獲取、選擇、生成、內化和外化)兩部分,四個主要活動生成知識產出,四項輔助機制促進知識學習,***同創造價值,提升組織競爭力。ChingChyiLee等也模仿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建立了知識價值鏈模型。他們的知識價值鏈由兩部分組成:知識管理基礎和知識過程管理。知識管理基礎包括CKO的管理活動、知識工作者的招聘、知識存儲能力和用戶與供應商的關系。知識管理過程由知識獲取、知識創新、知識保護、知識整合和知識擴散組成。

此外,Yong-LongChen構建的知識價值鏈整合模型由知識投入、知識活動和產出價值三部分構成,該模型表明了知識的增值過程。DanielaCarlucci等運用知識過程輪和知識資產地圖來描述知識管理。他們認為,知識管理其實就是促進知識資產在知識過程輪上的不斷運轉與更新。國內學者夏火松認為,企業知識價值鏈是知識鏈中具有企業***有知識和價值增值的整個環節,企業由於建立了適合自身的獨特知識鏈,使得知識在循環和流轉中不斷地適應環境、創造財富,升值為企業的價值,成為企業有效的知識傳遞與轉移系統。從以上學者的研究中可以發現,伴隨著信息流在企業價值網的移動,企業知識鏈和知識流也同時產生,由此就產生了價值鏈與知識鏈相互交織的復雜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價值鏈順暢可以使企業的資本增值,而知識鏈的順暢則可以使企業持續發展。前述學者的研究都能得出知識價值鏈管理的目的就是給企業帶來增值,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知識產生是指,企業在自己現在知識的基礎上開發新知識。產生是壹個非常具體化的過程,人是產生知識的主體,因此進行知識產生需要激發人的創造力。企業的知識產生就是發揮企業創造力的過程,它包括知識的獲取、知識的創造等;這個環節也是培育企業競爭力的起點。知識獲取是指,確認組織外部環境中的知識,並將其轉換成能夠被選擇、創造和內化過程所使用的表現形式的活動。企業獲取知識的過程就是與環境進行交互作用的路徑。企業知識和技術可以通過投資於人力、設備、設施或通過技術開發項目等方式從企業內部獲得,也可以通過資助大學研究、合資或完全外購等方式從外部獲得。企業主要依賴於員工培訓、外購技術專利等途徑獲取知識,但就其知識量來說是不夠的。企業應該加大投資,使員工可以多渠道、全方位地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從源頭上擴充知識儲備。

知識創造是指,通過發現知識或從獲取、選擇及先前創造的現存知識中衍生知識的活動。這種衍生出的知識能夠以語言表達,能夠在員工之間流動,屬於顯性知識範疇。而創新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主要是隱性知識。因此,可以認為,知識創造的實質就是壹個尋找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新途徑的過程。例如,通過衍生預測、制定決策、認識或解決問題、發明壹個過程、頭腦風暴、設計壹個增進的戰略、開發壹套軟件程序、發現壹種模式和獲得創造性的洞察力等。企業在獲取、選擇、***享知識的過程中伴隨著知識的創造過程,同時創造知識的過程也是企業形成競爭能力的過程。 知識轉換與知識***享是同壹活動的不同方面,知識轉換的過程中同時實現了知識***享。知識轉換指實現知識從壹個知識源到另壹個知識源的流動;知識***享指員工個人的知識財富(包括顯性和隱性知識)通過各種交流方式(如電話、口頭交流、網絡等)為組織中其他成員所***同分享,從而轉變為組織的知識財富。知識轉換過程是壹個復雜的過程,知識系統中存在著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由於知識是創新的源泉,就必須建立起壹種機制能使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個體知識和組織知識相互轉換,從而達到知識的***享。這種轉換通常需要通過企業內外的協作和知識的流動以及相互作用才能實現。對於顯性知識,知識地圖指明其在所存貯的知識倉庫中的位置,並將企業各種知識資源的入口集成起來,以統壹的方式將企業的知識資源介紹給員工,這對企業員工的培訓具有重要價值。傳統的隱性知識交流是通過面對面的方法實現的,這無疑使隱性知識的交流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時,由於企業的隱性知識存在著不同的層次,擁有不同的知識主體,因此企業中的隱性知識也存在著復雜的流動與轉化關系。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隱性知識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和快速。員工通過知識交流平臺可以進行知識交流和***享。隨著知識管理水平的提高,將出現主動的知識傳播***享方法,如采用廣播的方式將企業重要的知識主動地推送到使用者面前。從個體知識和組織知識角度來說,知識***享是知識在企業內部不同主體之間流動和傳播的過程。在知識***享過程中,企業知識可以通過制度、規章等方式對個體和團隊的行為進行規範化。因而,相對於個體知識和團隊知識來說,其傳播和流動的速度和效率要高壹些。但個體知識能否為企業所***享,還取決於企業管理是否能夠調動個體的積極性,以及企業與個體之間是否具有較為協調的心理契約等。經過不斷的轉化與***享,隱性知識不斷轉化為顯性知識,個人知識不斷轉化為組織知識,零散的知識不斷轉化為系統的知識,企業知識不斷實現創新,知識螺旋不斷上升和放大。這種持續不斷的動態過程,使企業的知識保持壹種活力,繼而使企業實現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獲取持續不斷的競爭能力。 知識對企業是壹種策略性資源、生產因素,其貴在活用,而不在於搜集、擁有。由於存在不完善的知識市場,所以知識的創新活動主要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的。它通過追求新發現、探索新規律、積累新知識,達到創造知識附加值、謀取企業競爭優勢的目的。知識創新是新經濟產生的源泉和發展動力,也是壹個復雜的商業過程和組織過程。因此,知識創新並不僅僅是導致產品性能改進的問題,也不僅是流程改造、變革管理的問題,而是實現創新者競爭地位根本性改變和謀求長遠競爭優勢的問題。由於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始終面臨著知識稀缺性問題,因此必須不斷地進行知識創新,並將其應用於企業的生產實踐,充分發揮個體知識和團隊知識與企業知識相比所具有的更新快特點,為企業發展服務。企業和個人不僅要儲存已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已有知識資源的基礎上開發、創造出新的知識,並將其運用於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踐。知識創新也是知識價值鏈中主要活動的終點。因為知識價值鏈是不斷演化更新的,知識創新又是新壹輪知識價值鏈流轉運作的開始。企業的競爭能力就是在知識的產生及創造、知識的編碼、知識的轉換與***享、知識創新等壹系列環節中被“孕育”。但要維護這種競爭能力,實現知識價值鏈的順暢運轉,還需要壹系列配套輔助活動的支持,才能達到價值和競爭能力的“產出”。

(五)知識價值鏈的輔助活動。

在知識價值鏈運作過程中,除了主要的知識活動外,還要受壹些外在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知識價值鏈的有效運作離不開輔助活動的展開。其輔助活動主要由人力資源、組織結構、企業文化和信息技術這四個方面。企業知識價值鏈的每壹個基本活動都離不開人的參與,人既是知識的載體,又是獲取、選擇、***享、創造、傳播知識的主體。人力資源依據培養競爭能力的目標將外部知識通過轉化、編碼等環節,促進知識在價值鏈的每個環節上實現增值。以知識***享、價值增值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組織架構,實際上是學習型組織所倡導的內涵。所謂學習型組織是壹個能熟練地創造、獲取和傳遞知識,同時也要善於修正自己的行為,以適應新的知識和見解的組織。組織中知識的學習過程是不可能壹成不變的,只有通過知識主客體之間相互的轉化和更新,知識才能得到積累、提高和創新,才能服務於組織績效的提高和競爭力的增強。

而不斷的學習過程既需要信息管理系統為硬件平臺,組織文化為軟件平臺,也需要完善、嚴格的規範制度為約束。優秀的組織文化能夠為知識價值鏈的有效運轉提供積極的文化軟環境,促進員工的知識交流和***享,為知識創新、價值創造、競爭能力培育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硬件平臺就是技術架構,它為組織提供了壹個知識管理平臺,如知識庫、知識地圖等,幫助個人或組織獲取所需知識,擴展了知識傳播的區域,提高了知識交流的速度,還能幫助存儲知識和創造知識。嚴格完備的規章制度,不僅能為知識價值鏈的運轉保駕護航,而且還能將持續的學習作為制度固定下來,並逐漸成為壹項傳統,為加強知識儲備、提升競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企業競爭優勢之源,如何把知識轉化為利潤、轉化為價值、轉化為競爭能力就成了企業關註的焦點。知識價值鏈就是把信息轉化為知識,用知識指導決策行動,再將該行動轉化為利潤、價值和競爭優勢的壹個強有力的工具。對企業而言,只有構建以人為本的學習型組織氛圍,以業務流程為載體形成有序知識價值鏈,以使用為目的選擇知識管理工具和技術並進行系統的集成,才能實現組織以知識創造價值增值,獲得持續競爭能力的目標。

  • 上一篇:企業新媒體賬號運營該如何做才更有效?
  • 下一篇:IT行業發展前景到底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