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企業資信調查的主要方式

企業資信調查的主要方式

企業資信調查的主要方式如下:

1、通過經營狀況、財務及銀行資料、以及支付記錄等信息的調查,可以了解企業的支付款功能力和信用習慣。

2、通過對被調查對象的訴訟、抵押及破產等公***信息的調查,可以了解企業的安全性。

3、通過註冊資料、相關公司、歷史背景、經營狀況等信息的調查,可以了解企業的合法性、公司規模和貿易方式。

在對目標單位進行資信調查時,往往時間極為有限,而且要對調查工作及出具的調查報告承擔法律責任,這使企業資信調查工作成為壹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

壹、企業資信調查主要有哪些內容

企業資信調查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

(1)企業基本信息,包括:成立時間,經營範圍和業務變遷,經營方針,註冊資本及變遷,企業性質、名稱及商標;

(2)人力資源信息,包括:股東和經營者情況,員工狀況,技術條件;

(3)物力資信信息,包括:自然條件,能源供應條件,廠房、設備狀況;

(4)關聯企業;

(5)經營管理狀況,包括:組織與制度建設,營業狀況;

(6)銀行信用記錄。

二、企業資信調查的評估價值

1、通過註冊資料、相關公司、歷史背景、經營狀況等信息的調查,可以了解企業的合法性、公司規模和貿易方式;

2、通過經營狀況、財務及銀行資料、以及支付記錄等信息的調查,可以了解企業的支付款功能力和信用習慣;

3、通過對被調查對象的訴訟、抵押及破產等公***信息的調查,可以了解企業的安全性。

企業資信調查是壹項繁復、細致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需要有探索精神。調查涉及的方面較多,內容冗雜,具體情況多種多樣,時常會出現意料之外的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既要做到細致詳實、資產線索確鑿可信,又要註意不迷信表面數據,而善於通過表面線索敏銳察覺並進而摸索、發掘出調查對象的真實資產狀況,透徹分析企業資信水平。

在對目標單位進行資信調查時,往往時間極為有限,而且要對調查工作及出具的調查報告承擔法律責任,這使企業資信調查工作成為壹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

三、企業基本工商情況調查及核驗

企業基本工商情況是指在工商局查詢到的目標企業基本情況,主要包括發起股東情況、股東結構及其歷史變化、驗資機構名稱、住所及主要依據、銀行基本賬戶、主管部門、相關政府或上級部門批文、房屋土地索、分支機構、對外投資、住所及經營場所、重大登記事項的歷次變更、曾任高管人員、企業資產構成及經營概況、章程、營業執照及其他資質文件、企業性質、是否有獨立法人資格、歷年主要財務報表及特殊情況告、吊銷營業執照及企業註銷情況等。多數情況下,企業在工商部門的登記內容由企業工作人員自己填寫提交,工商登記部門也不加詳實核查,因此對於這些信息要本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度,不能輕信,也不能輕易放過任何可能存在的資信線索。目前,企業工商登記電腦查詢系統中的企業資料有限,存在查詢權限的等級限制,掃描成圖像文件時也存在字跡不清、漏頁等問題,無法進壹步獲取更加翔實的信息,因此必要時可考慮查詢工商局保存的紙質檔案,便於獲取更多資信線索。比如,查獲企業歷年變動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登記情況後,可詢問出租場地方的基層負責人,如負責收取租金的財務部門相關人員。由於基層負責人常年與目標企業打交道,負責收取租金、處理與目標企業的糾紛等,目標企業是否延付、拒付租金,是否經營良好,這些基層負責人員均有詳細的第壹手資料,極富參考價值。而且,從壹些負責追討租金和提供售後服務的人員處還可查獲企業現在的辦公場所和法定代表人住址。

有的目標單位連續搬遷辦公場所,這屬於典型的空殼公司逃債行為,目的在於竭力避免被債權人追及。對這種企業,要考慮同時采取多種渠道探尋,例如通過互聯網、查號臺、行業協會、企業法定代表人身份證載明住址,以及其他線索延伸搜尋。搜尋時要註意方式方法,保持細心和適當的想象力。如屬於建築行業的企業,就考慮行業特點通過環保、建設規劃等部門搜尋施工現場,並進而找到企業當前住址。對企業上級主管部門相關人員、股東或曾任高管人員的延伸調查、談話詢問,只要有適當的方法與手段,也常可獲取有用信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公司法》

第七條 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營業執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註冊資本、經營範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

公司營業執照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發營業執照。

第二十三條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壹)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三)股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五)有公司住所。

  • 上一篇:江西好幫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產品介紹
  • 下一篇:Pos百科知識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