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企業組織創新的模式包括哪些?相信經過我的介紹之後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文章僅供大家的借鑒參考!
企業組織創新的模式壹般而言,企業聯盟的組織運行模式有星形模式、平行模式和聯邦模式三種類型。
企業內部的技術創新組織模式有:內企業家、技術創新小組、新事業發展部、企業技術中心等。
(壹)內企業家
內企業家最早由美國學者吉福德?平肖第三提出。
內企業家是指企業為了鼓勵創新,允許自己的員工在壹定限度的時間內離開本崗位工作,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創新活動,並且可以利用企業的現有條件。由於這些員工的'創新行為頗具企業家的特征,但是創新的風險和收益均在所在企業內,因此稱這些從事創新活動的員工為內企業家,由內企業家創建的企業稱為內企業。
內企業家與企業家是有差別的,其根本的不同在於,內企業家的活動局限在企業內部。如果企業的資金比較充足,實力雄厚,企業內部又有較多的技術人員,可以采用這種組織形式。
(二)技術創新小組
所謂技術創新小組,是指為完成某壹創新項目臨時從各部門抽調若幹專業人員而成立的壹種創新組織。其主要特點:①創新小組是針對復雜的技術創新項目中的技術難題或較簡單小型的技術項目而成立的,組成人員少,但工作效率卻很高;②壹般情況下,創新小組可由企業研究開發、生產、營銷和財務等部門人員組成,這些人員在壹定時期內脫離原部門工作,完成創新任務之後就隨之解散。③技術創新小組是壹個開放性組織,小組成員隨著技術項目的需要增加或減少;④創新小組具有明確的創新目標和任務,企業高層主管對創新小組充分授權,完全由創新小組成員自主決定工作方式;⑤創新小組成員既要接受原部門的領導,又要接受技術創新小組領導的管理,其組織形式是壹種典型的簡單矩陣式結構;⑥技術創新小組成員之間不存在嚴格意義的上下級關系,而是工作中的協作與合作關系,多為扁平型。
技術創新小組是壹個自由聯合體,是最適合中小企業的壹種技術創新組織形式之壹。
(三)新事業發展部
(四)企業技術中心
從1993年開始,我國許多大型企業均相繼組建了技術中心。經企業申請,政府有關部門評審,許多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省級技術中心和企業級技術中心。
三、企業外部的技術創新組織模式
企業外部的技術創新組織模式主要包括:產學研聯盟、企業-政府模式、企業聯盟。
(壹)?產?、?學?、?研?聯盟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指出,要把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突破口,建立國家創新體系。但是長期以來,我國企業並未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R&D投入嚴重不足。而大學、科研機構卻集聚了大量的人才、信息、科研設備。因此,實行企業、大學、科研機構聯盟,必然加快創新步伐,提高創新效率。
(二)企業?政府模式
政府在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中,可以直接或間接參與,協助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或自己成為附屬主體。
(三)企業聯盟
企業聯盟是企業?企業模式的主要形式。企業聯盟也稱動態聯盟或虛擬企業,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對等經濟實體,為了***同的戰略目標,通過各種協議而結成的利益***享、風險***擔、要素水平式雙向或多向流動的松散型網絡組織體。企業聯盟的主要形式是技術聯盟,大多數聯盟協議都集中在高技術產業。
企業聯盟的主要特點有:
①目標產品性。企業聯盟以產品創新為目標,這是動態聯盟最基本的特征;
②優勢性;
③動態性,又稱臨時性;
④連接的虛擬性;
⑤組織的柔性;
⑥結構的扁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