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基於循證決策的企業知識管理研究

基於循證決策的企業知識管理研究

現代企業面臨的挑戰和競爭環境越來越復雜多變。隨著全球經濟的全球化和向知識經濟的過渡,中國企業不僅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企業的競爭,還面臨著新技術和新生產方式的不斷挑戰。復雜的外部競爭環境使得企業的決策難度越來越大,傳統的決策理論和決策模式越來越不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的要求[1]。作為壹種解決復雜問題的新型決策模式,循證決策適應了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因此受到了學術界和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相關研究文獻也逐漸增多。循證決策以證據為基礎,證據就是知識,知識管理是循證決策的基礎[2]。因此,企業循證決策的過程本質上是壹個知識管理的過程。對於企業來說,提高循證決策水平,核心內容是提高企業的知識管理能力。

1循證決策的本質是知識決策

循證決策源於循證醫學的發展,是循證醫學的壹種決策模式[3]。循證醫學是壹種新的疾病診斷和治療模式,彌補了傳統經驗醫學的不足。傳統的經驗醫學是以個人經驗為基礎,醫生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資深醫生的指導、教科書和醫學期刊上零散的研究報告進行臨床決策。結果就是壹些真正有效的療法因為不為大眾所知而長期未用於臨床,壹些實踐中無效甚至有害的療法因為理論上推斷有效而長期被廣泛使用。經驗醫學在處理單因素疾病時效率更高,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多因素疾病逐漸成為人類疾病譜的主體,傳統經驗醫學的弊端日益明顯,已不能滿足復雜疾病的診治需要,於是在90年代誕生了循證醫學。

與經驗醫學不同,循證醫學不僅重視個人臨床經驗,而且強調利用現有的和最好的研究證據,認為兩者缺壹不可。循證醫學的主要創始人、國際著名的臨床流行病學專家大衛·薩克特(David Sackett)曾將循證醫學定義為謹慎、準確、明智地應用現有的最佳研究證據,為患者確定治療措施。根據這壹定義,循證醫學要求臨床醫生認真、清晰、合理地應用現有的最佳證據來決定具體患者的醫療方案,做出準確的診斷,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爭取最佳的療效和預後。最近,Sackett教授自己修改了循證醫學的定義,使其更加全面和令人信服。循證醫學的最新定義是謹慎、準確、明智地應用目前可獲得的最佳研究證據,同時結合臨床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長期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觀和意願,將三者完美地結合在壹起,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顯然,現代循證醫學要求臨床醫生不僅要努力尋找和獲取最佳的研究證據,還要結合個人的專業知識包括疾病發生和演變的病理生理學理論和個人的臨床工作經驗,結合他人(包括專家)的意見和研究成果;既要遵循醫療實踐的規律和需要,又要按照患者第壹的原則,尊重患者的個體意願和現實可能性,再做出診療決策。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是在醫療決策中將臨床證據、個人經驗與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意願相結合。

原衛生部副部長尹大奎曾明確指出,循證醫學是壹場將知識轉化為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革命。[5]根據知識管理理論,循證醫學中的知識可分為兩類:壹類是顯性知識,如研究證據、病理生理學原理、患者檢查結果等。這些知識以硬數據的形式存在,易於交流和享受。另壹種是隱性知識,包括醫生的經驗、技能、價值觀等,具有高度個性化、難以格式化的特點。根據這些知識,結合患者的意願和實際情況,可以做出臨床決策。臨床決策如此,企業決策也是如此。在企業決策中,決策的質量受到決策者的價值觀、決策經驗和技能、現有研究證據和各種數據信息的影響。決策者的價值觀、決策經驗和技能是隱性知識,而研究證據和從各種渠道獲得的數據和信息是顯性知識。決策者將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結合起來進行科學決策,所以循證決策就是基於知識的決策。

根據知識管理理論,決策過程是壹個復雜的信息過濾和傳遞過程[6]。在這個過程中,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要經過多次轉換。對於基層決策來說,對顯性知識的依賴可能更大,但決策層越高,隱性知識的比重越大。因為壹般來說,隱性知識越多,越有價值。隱性知識是基於大量的信息,再加上大腦,決定了獲取和應用顯性知識的能力。現代企業的競爭難度大,風險大,最關鍵的是戰略層面的競爭。在戰略決策過程中,隱性知識能否得到充分表達和傳播將對決策質量產生重要影響。

2證據是知識管理的結果

循證醫學的實施壹般分為五個步驟:提出問題、獲取相關證據、評價證據、應用證據解決問題、評價效果。因此,取證是實施循證決策的核心。循證醫學中的證據是基於壹個具體的臨床問題,系統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相關的臨床研究成果,采用臨床流行病學中嚴格評價文獻的原則和方法,篩選出符合質量標準的文獻,進行定性或定量綜合,得出全面可靠的結論,並隨著新的臨床研究的出現及時更新。證據生成過程的本質特征是利用統計方法對知識和信息進行二次定量綜合,是將數據和信息轉化為知識的過程,即知識管理的過程。

雖然企業決策和臨床決策中的證據在形式和獲取途徑上並不完全相同,但其本質是相同的,即證據是知識,是由數據和信息轉化而來的,是知識管理的結果。無論是在醫療機構還是企業,證據生成的過程都可以用信息的垂直價值鏈理論來解釋[7]。信息垂直價值鏈主要由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四個層次組成。信息管理的目的是實現信息的增值,即將數據轉化為知識,服務於企業員工的決策和行動,最終轉化為員工的能力,即智慧。

壹般來說,數據和信息不會自動轉化為知識。從數據到知識增值的關鍵要素是人,增值程度主要受人的隱性知識影響。隱性知識的投入比例越大,信息的增值幅度越大。從數據到信息,主要是建立數據之間的關聯,使之有序化、結構化。從信息到知識,主要是建立信息與用戶需求之間的聯系,根據用戶需求對信息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和總結,找出問題的本質和核心,預測其發展趨勢。與信息相比,知識與用戶的需求高度相關,直接服務於決策和行動計劃。信息價值鏈越高,隱性知識含量越高。

在企業實施循證決策的過程中,證據的生成需要經歷四個環節,即從數據升級到知識升級。第壹步,發現決策者的實際需求和潛在需求。由於知識與人的決策和行動密切相關,在數據升級為知識的過程中,數據的選擇、分析和評估應始終圍繞決策者的需求,這就要求知識管理者通過良好的溝通技巧引導決策者表達需求,在溝通中加深對自身需求的認識和理解,激發其潛在需求的意識,從而使知識管理過程有針對性和清晰性。

第二個環節是選擇和評估現有的信息來源。因為知識主要是用來為人們的決策和行動服務的,主要是解決實際問題,信息的獲取更多的是依靠對實際環境和情況的調查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獲取書刊中的數據和信息,還要努力掌握第壹手資料。大量的非正規發布信息、灰色信息、人際交往信息、日常積累的原始數據都是重要的分析對象。

第三個環節是流程分析和問題診斷階段。知識管理者在收集和處理大量第壹手信息和第二手信息的基礎上,按照特定的程序和分析方法,識別和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分析產生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在這壹階段,知識管理者主要調動自己的隱性知識,包括專業技能、經驗以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解釋和說明現實。

第四個環節是將信息升級為知識的最關鍵環節,也就是信息升值潛力最大的環節。在這個階段,知識管理者要準確把握決策者的需求,為其決策和行動提供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和參考意見,即證據。這不僅是壹個簡單的信息總結和歸納的過程,也是壹個根據信息中提供的信號和依據提出自己想法的過程,即壹個知識創新的過程。知識管理者應該依靠自己的洞察力和遠見,對決策者面臨的問題及其未來發展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是基於收集和分析大量客觀信息得出的主觀看法。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管理者的競爭力主要取決於他的隱性知識,而不是顯性知識。

通過知識管理活動的這四個環節,數據轉化為知識,知識就是循證決策所需的證據。決策者將證據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並根據應用的效果評估和提高證據的科學性,以便在後續的相關決策中繼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數據得到了增值,轉化為知識,而且知識管理者和決策者的決策經驗和能力等隱性知識(即智慧)也得到了豐富和提高,為以後獲取數據、研究證據和科學決策奠定了基礎。因此,循證決策的過程不僅是知識創新的過程,也是提高知識管理者和決策者能力和素質的過程。

3基於循證決策的企業知識管理對策

循證決策有利於提高企業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是企業應對復雜多變環境的重要決策模式。由於證據的本質是知識,知識管理是循證決策的基礎,要提高企業的循證決策水平,首先要提高企業的知識管理能力。

3.1樹立循證決策的理念,增強知識管理的自覺性。

目前,在管理、經濟、教育等領域,循證決策的觀念還很薄弱,成為阻礙循證決策實施的首要因素。理念的本質是隱性知識,隱性知識是企業知識管理的重要內容之壹。因為人的行動都是在觀念的支配下進行的,要實施循證決策,企業首先要在全體員工中樹立循證決策的理念。企業應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對員工的教育,使全體員工認識到循證決策是壹種科學的決策模式。在知識經濟時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循證決策是企業必須采用的模式,任何其他決策模式都會變得過時。企業的管理層,尤其是高層管理者,應該率先垂範,主要以證據為依據進行決策,而不是主觀臆斷或憑經驗決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和帶動其他員工。企業應積極營造循證決策的氛圍,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或制定相關激勵機制,鼓勵員工進行循證決策,使循證決策成為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理念和自覺行為。

此外,企業還應增強員工的知識管理意識和行動意識,使員工充分認識到循證決策與知識管理的內在聯系。正如國內對知識管理的定義所認可的那樣,知識管理是壹個捕捉組織的知識和技能,然後將其分發到任何能夠幫助組織實現最大產出的地方的過程。知識管理的目標是在最合適的時間把最合適的知識傳遞給最合適的人,讓他們做出最好的決策。因此,企業的知識管理活動滿足了實施循證決策的需要,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

3.2提高員工個人循證決策的知識水平

決策是人做出的行為。理想情況下,知識管理者可以幫助決策者收集證據,輔助決策。然而,有時決策者不得不在沒有事先準備的情況下做出決定,有時他們不得不在極其不方便的條件下做出決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決策者往往不得不獨自實施循證決策。企業要實施循證決策,首先要提高員工的循證決策能力。根據知識管理理論,人的能力是由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構成的,因此提高員工循證決策能力的關鍵是提高他們的循證決策知識水平。這裏所說的知識既包括顯性知識,更重要的是隱性知識。

循證決策的顯性知識主要是指關於循證決策的系統理論知識,如概念、產生過程、對企業和個人發展的價值或意義、實施步驟、主要影響因素等。學習顯性知識的目的是使員工了解實施循證決策的基本情況、價值和必要性,提高員工實施循證決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循證決策的隱性知識主要是指員工實施循證決策的能力,包括提問和確定問題的能力、檢索信息和證據的能力、制作和評價證據的能力、運用證據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能力主要體現在他們處理具體問題的經驗、技能、技巧和認知風格上。

循證決策外顯知識的學習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或課堂教學,即通過正式學習來進行。對循證決策隱性知識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實踐進行的。實踐學習就是在工作中借助決策中的實際問題來應用和強化所學的理論,然後根據實踐經驗進行反思和總結。由於隱性知識不容易表達和交流,有經驗的員工可以通過師徒的方式指導年輕員工學習相關經驗和技能,在長期工作的過程中把師傅豐富的隱性知識傳授給徒弟。

3.3建立知識管理系統,支持循證決策

企業能否在決策者需要的時間和地點為其提供數據、信息或知識,從而研究和應用證據是實施循證決策的關鍵,因此企業需要建立壹個便捷高效的知識管理系統。企業的知識管理系統壹般包括圖書或期刊等文獻,中外文電子數據庫,如CNKI、萬方數據庫及相關的證據庫,互聯網,保存和管理文獻的計算機和軟件,知識管理者。沒有這些人力物力的支持,任何個人或團體都很難在循證決策上真正有所作為。

對於企業來說,自行建立壹個完善的文檔或電子數據庫支持系統是非常困難的,也是沒有必要的。企業可以通過與擁有相關資源的高校合作,或者通過企業間的資源共建共享來解決相關文獻或信息資源不足的問題。因為管理、經濟、教育等領域的高質量證據很少,而且非常分散,企業應該努力建立自己的證據庫。壹方面要全面采集、保存、綜合、享用現有證據,另壹方面要對新創造的證據及時進行核對、糾正和評價。與其他企業合作仍然是壹種有效的方式[8]。通過對跨學科、跨專業、跨區域的企業合作獲得的證據進行整合分析和相互確認,可以為企業的證據庫增加更多高質量的證據。

3.4建立知識管理機構,支持循證決策。

循證決策的基礎是知識管理。要提高企業的循證決策能力,就要把企業變成善於管理知識的機構。知識管理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是壹個技術應用問題,還涉及到人員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知識管理體系的制定和實施、組織結構調整等諸多問題。為了促進企業知識管理的順利進行,應該建立專門的知識管理組織來負責知識管理的實施。由於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大多數世界500強企業都建立了知識管理機構。企業的知識管理組織壹般包括三部分:知識管理的最高領導者,即首席知識官(CKO)、知識管理的職能部門和知識管理專業人員。

CKO是企業高層領導的耳目和得力助手。他不僅要參與企業的決策工作,使知識管理與企業的目標保持壹致,還要負責企業的知識資本,知道哪種知識資本能為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此外,CKO的職責還包括制定審計企業知識資本的程序,確定評估不同知識產品價值的標準,以及制定運營企業專有知識的計劃。

知識管理職能部門負責企業的日常知識管理,主要負責企業內部顯性知識的調查、統計、收集、整理和編目,知識庫的設計和構建,隱性知識的識別、確認、記錄、結構化和錄入知識庫,企業外部網絡知識的挖掘、獲取、過濾、組織和存儲,並在此基礎上繪制專家網絡和知識圖譜;然後是負責企業知識資產管理、知識服務管理、規劃研究和管理支持。

企業知識管理業務人員是指企業各部門中具體負責知識收集、整理和報告的人員。他們可以從各部門的業務骨幹中挑選對信息技術應用較好的人,對他們進行知識管理理論和技術的培訓,他們將負責本部門的知識管理。

3.5建立基於循證決策的企業知識管理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成員創造和認同的群體意識,是形成企業管理風格的文化基礎,其主體是隱性知識。成功的知識管理需要建立以知識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尤其是隱性知識的享受。人的自主能動性、享受知識的心態和管理者的引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些都要求所有企業員工認識到知識的價值和學習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個人經驗、專業技術和創新,從而為知識交流、學習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

支持循證決策的企業文化具有創新文化、學習文化、合作文化和虛擬文化的特征。企業應盡力創造各種學習交流的機會和享受知識的環境,鼓勵員工努力學習和積極思考,促進企業成為學習型組織。企業領導要以身作則,帶頭學習,以身作則,影響員工。同時,他們要有計劃地組織正規教育,如進修、在職學位學習,並在企業組織各種業務知識學習,或開展各種經驗交流會。此外,要重視非正式溝通,通過午餐會、企業發展沙龍等方式,鼓勵員工交流,享受隱性知識。

  • 上一篇:企業戰士這部電影講什麽
  • 下一篇:青縣和滄州的通行大數據是壹樣的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