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明珠、香清溢遠。清遠是壹座年輕而充滿魅力的城市。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清遠地級市,同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現轄清新縣、佛岡縣、陽山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和清城區5縣1區,並代管英德、連州兩個縣級市。總面積1.9萬平方公裏,總人口387萬人,是廣東省地域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建市以來,清遠市委、市政府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兄弟地區、海內外社會各界的熱誠關心支持下,順利實現了新市各階段戰略發展目標,壹座現代化濱江新城在北江兩岸巍然聳立。面對世紀之交的新形勢新挑戰,清遠市又旗幟鮮明地提出實施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後花園四大發展戰略,掀起了“二次創業”高潮。
今日,“珠三角後花園”——清遠的良好地區形象已日益深入人心,招商引資勢頭迅猛,經濟社會發展加快。2002年2月28日,清遠市成功舉辦了48個重點項目奠基剪彩儀式,總投資額達128.7億元。可以說清遠招商引資的“羊群效應”正在形成和擴大。在新世紀新壹輪發展浪潮中清遠市正以其嶄新的形象、獨特的魄力、美好的前景充分展現其巨大的發展新優勢。
規劃方案原則確定了清遠市中心城區“珠江三角洲後花園,以輕加工工業和旅遊服務業為支柱產業的濱江山水園林城市”的城市性質定位和“兩軸三組團結構”的空間結構。
簡介:
中國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中北部、北江中遊、南嶺山脈南側與珠江三角洲的結合部;南連廣州、佛山,北接湖南、廣西,東及東北與韶關市相鄰,西及西南與肇慶市為界。廣東省地域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
行政人口: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清遠市轄1個市轄區、3個縣、2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5個街道、77個鎮、3個民族鄉。總面積1.9萬平方公裏,總人口約400萬人。家庭戶數98.25萬戶,城區人口54萬人,家庭戶數16.03戶。農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5%,達到310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175.3萬人。居住著15個少數民族,***15萬人,其中瑤族、壯族約12萬人。
民族:
清遠市是廣東省少數民族人口主要聚居區,是省內世居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級市。民族地區包括連山、連南兩個自治縣和連州市三水、瑤安以及陽山縣的秤架瑤族鄉,總面積3130平方公裏、人口32.1萬人,分別占全市和民族地區總人口的5.22%和62.98%。全市有少數民族成份41個,少數民族人口約21萬人,其中壯族74840人,瑤族122540人。 (鄧清航)
語言:
清遠市的語言有粵語方言(白話)、客家方言、瑤語、壯語四大語言。粵語方言主要分布在清城區、清新縣、連州市及陽山縣部分;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英德市、佛岡縣、陽山縣以及連州市、連山縣、連南縣部分;瑤語主要分布在連南縣的三排、南崗、大坪、金坑、盤石等鄉鎮以及連山縣西部的三水鄉和大旭山林場,人口約有9.7萬人;壯語主要分布在連山縣南部的永豐、福堂、上帥、加田、小三江等鄉鎮以及太保鎮上坪管理區,人口約6.48萬人。 (編輯部)
區劃簡介:
清城區:面積927平方千米,人口約30萬。
英德市:面積5679平方千米,人口105萬。
連州市:面積2661平方千米,人口50萬。
佛岡縣:面積1302平方千米,人口31萬。
陽山縣:面積3372平方千米,人口53萬。
清新縣:面積2579平方千米,人口70萬。
連南瑤族自治縣:面積1231平方千米,人口16萬。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面積1264平方千米,人口11萬。
地理氣候:
地處東經111°55′至113°55′,北緯23°31′至25°12′之間,位於北回歸線北側附近,距南海約2OO公裏,壹半以上地域是山區,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布於北江兩岸的南部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出個性鮮明的高山峽谷、河流湖泊、原始森林、溶洞溫泉等奇特景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7℃,最低氣溫為1月份,最高氣溫為7月份,年平均日照1662.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每年無霜期平均為314.4天。
名稱及其由來:
清遠又稱鳳城,是由於清遠的地圖像壹只鳳凰。鳳城之名還源自壹傳說:在清遠市工人文化宮附近的壹棵高大梧桐樹上棲息了壹窩鳳凰,樹下住壹青年,名張易,靠泛舟為生。有壹年,北江洪水泛濫,俗語雲:“南雄落水灑濕石,去到韶關漲三尺,落到英德淹半壁,浸到清遠佬無地走。”可見洪水之洶猛,壹下子清城水淹,張易撐著小艇到處救人,救到梧桐樹下,聽到鳳凰吱吱喳喳,才發現水位快浸到樹頂,大鳳凰都出去找吃的,小鳳凰翅膀還沒長齊,眼看水已淹沒梧桐樹,張易趕緊遊去樹中心抱起窩裏的小鳳凰,但張易的腳被樹的寄生藤纏住,無法脫身,只好將小鳳凰放置艇中,自己卻不幸被水淹沒,母鳳凰飛回來,見此感人壹幕,覺得人為救鳳凰也肯舍命相救,自己也應當完成年青人救人心願,就伏在水面,讓落水的人踩著它的背逃生,最後因體力不支,也犧牲了,化成清遠兩條街,所以清遠看上去像壹只鳳凰,而鳳凰犧牲的地方,稱為起鳳裏,清城因此得名叫鳳城,而廣東有兩個鳳凰,是因另壹父鳳凰飛回來發現愛妻已逝,傷心不已,帶著愛子飛走了,飛了去順德大良,故而順德大良也叫鳳城。
自然資源:
全市有耕地面積28.9萬公頃,林地面積118.8萬公頃,園地面積3.0萬公頃,水域面積6.4萬公頃,未利用土地26.6萬公頃;是廣東省的主要礦產市之壹,已發現有60種礦產,已探明儲量的有44種,工業儲量10億噸以上。其中金、銅、鐵、銘、鋅、猛、煤和硫鐵礦儲量較大,稀土、瓷土、石墨、滑石、瑩石、大理石、花崗巖、漢白玉、水泥灰巖、石英石、重晶石等十分豐富,優質瓷土儲量6500萬噸,優質石灰巖儲量6.37億噸;水力資源豐富,可供開發利用87.62萬千瓦,至2003年底,已開發建設小水電裝機容量62萬千瓦。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清遠地區屬百粵。秦統壹中國後,設置行政機構,開發嶺南,清遠地區屬南海郡、長沙郡。漢初,屬趙佗稱號的南越國。高祖年間(前206—195年)先後置桂陽縣(今連州壹帶)、陽山縣、湞陽縣和含匡縣(湞、含今為英德市境),均屬桂陽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中宿縣(原清遠縣壹帶),屬南海郡。
三國時,各縣隸屬始興郡。
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置清遠郡,清遠之名由此而始,轄中宿、威正、平、恩洽、浮護五縣。還置陽山郡,轄陽山、桂陽、廣德(後改稱廣澤、連山)等縣。在含匡設衡州,領陽山郡。
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清遠郡及其所屬的中宿等縣,置清遠縣、政賓縣(今清新縣濱江壹帶),仍屬於南海郡。同時,廢陽山郡改置連州,把衡州改名為匡州。二十年(600年),廢匡州,其屬縣改隸廣州府。
唐武德六年(623年),政賓縣並入清遠縣,屬廣州府。天寶元年(742年),連州改置連山郡。
五代南漢乾享五年(921年),於湞陽縣設英州。
宋宣和二年(1120年),英州改置真陽郡,含匡、湞陽先後改名為含光縣、真陽縣。慶元元年(1195年),真陽郡升為英德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英德府改為英德路總管府,不久又降為州,並含光、真陽縣。慶元元年(1195年),真陽郡升為英德府。
明洪武二年(1396年),英德州改置英德縣,屬韶州府。十四年,連州和陽山、連山二縣改屬廣州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連州為廣東省直隸州,領陽山、連山二縣。嘉慶十八年(1813年),由清遠、英德兩縣劃地設廣東布政司佛岡軍民廳(相當於縣級建制)。
民國元年(1912年)連州改稱連縣。民國3年,佛岡改廳為縣。抗日戰爭期間,廣東省政府北遷連縣,清遠各縣均屬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區(駐連縣)管轄。民國35年,由連山、連縣、陽山三縣劃地,新置連南縣。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除佛岡縣曾先後歸屬韶關、廣州、佛山管轄外,各縣先後由北江行署、韶關專署、韶關行署管轄。1953年,連南與連山合並為連南瑤族自治(後改為縣)。1958年,連縣、連南、連山、陽山四縣合並,稱連陽各族自治縣。同年,佛岡、從化兩縣合並,稱從化縣。1960年恢復陽山縣。1961年恢復佛岡縣,屬廣州市轄。1961年,恢復連縣、連南瑤族自治縣。1962年,成立連山壯族瑤族縣。1963年,佛岡縣由廣州市劃為韶關地區管轄。1983年7月,韶關地市合並,將清遠、佛岡兩縣劃歸為廣州市,其余各縣屬韶關市管轄。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清遠縣,設立清遠市,原清遠縣分為清城、清郊兩個市轄區(1992年清郊區改為清新縣),並劃廣州市市屬的佛岡縣和韶關市屬的縣、陽山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英德縣為清遠市所屬(英德、連縣1994年改為縣級市)。
經濟:
清遠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及後花園發展戰略,確立了三大產業的主導產業誌向。第壹產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第二產業以大力發展生物醫學、能源、陶瓷、建材、電子、電器和輕工業等高科技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第三產業以大力發展旅遊業、房地產業為主。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電力、電子、電器、陶瓷、建材、紡織服裝、生物醫學、食品加工為支柱產業,大中小企業分工協作,上下遊產品較為配套的工業頭系,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配套能力逐步增強。
①工業:全市已初步形成生物醫學、陶瓷、建材、電子、食品加工、化工、紡織、印染、化纖、輕工、玩具、紙制品、機械電工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頭系,組建了多家大型集團企業及在僵或廣東省正式上市的股份公司。全市私營企業得到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以展蓬勃,目前有近1500家。
②農業:從粗放型、封閉型向規模化、集約化、開放型多種經營轉型。以山地農業開發為突破口,重點發展"三高"農業,初步形成優質蔬菜、優質水果、優質"三鳥"、反季節蔬菜、清遠麻黃雞、鳥鬃鵝、清遠筍、北江水產養殖等壹批較具規模的農業商品生產基地。出口產品形成以陶瓷、輕紡、機電、玩具為主的工業制成品和食品等農副特產兩大出口產品體系。
交通:
從清遠市區出發, 30分鐘車程到廣州、60 分鐘車程到佛山、90分鐘車程到深圳。全市形成了以京珠高速、廣清高速公路為主骨架,國道106、107、323 線為主幹線, 京廣鐵路為主動脈,大、小北江為主航線,清遠火車站、清遠客貨汽車總站、清遠港為主樞紐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與珠江三角洲發達地區聯成壹體, 已經完全融入珠三角“壹小時生活圈”,成為接納港澳臺和珠三角輻射的最前沿。相距僅28公裏的新白雲國際機場正式投入使用後,清遠市形成了發達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旅遊:
清遠以山地丘陵為主,大龍山、瑤山、雲開大山與北江、連江、滃江、潖江在這裏交匯,從而孕育出雄奇險陵的高山峽谷,松濤如海的原始森林、純如深閨的湖泊溫泉,以及豪放古樸的瑤、壯民族風情。飛霞風景名勝區、廣東第壹峰、清新溫礦泉、寶晶宮、英西峰林、連州地下河、湟川三峽、三排瑤寨、大旭山瀑布群等等,正是清遠風光的代表之作。近年來,清遠漂流、四驅越野車節更是塑造“山水清遠,活力之鄉”旅遊整體形象。
清遠旅遊發展著力打造清新生態、飛霞風景名勝、英西奇特峰林、英佛湖光山色、連陽民族風情等“五條熱線”和溫泉休閑、漂流感受、山水風光、溶洞奇觀、民族風情等“五大品牌”。
旅遊項目:
活力參與: 漂流、溯溪探險、野戰、高山滑草、卡丁賽車、戶外拓展……
名勝古跡: 飛來寺、福山古寺、飛霞山、慧光塔、北山古寺、千年古寨……
湖江山色: 北江小三峽、桃花湖、湟川三峽、譚嶺水庫……
休閑度假: 清新溫泉度假區、新銀盞溫泉度假區、後花園……
民族風情: 三排瑤寨、油嶺風情、瑤族篝火晚會、連山鷹揚關……
大自然風光: 天子山瀑布風景區、牛魚嘴原始風景區、太和古洞、大旭山、碧沙州、陽山漁水風情……
奇峰異洞: 連州地下河、寶晶宮、金龍洞、燕子巖、仙橋地下河、通天巖……
攝影聖地: 沙龍聖景萬山朝王、英西峰林走廊、英德油菜花、連州古村……
土產特產:
清城區特產:清遠雞、烏鬃鵝。
特色小吃:豬肚雞、白切清遠雞、吊燒清遠雞、母鵝煲、母雞煲、刀切糍、艾糍、洲心燒肉、洲心大粥。
清新特產:駱坑筍、 蒲坑茶、山塘臘肉、山塘燒肉。
特色小吃:全菇宴、全羊宴、全鹿宴、石潭豉油雞、石潭豆腐、浸潭山坑魚仔、山坑螺。
陽山特產:板栗、陽山雞、陽山酥李、玉米、無花果、桐冠梨、粵北生態茶、紅薯幹。
特色小吃:白切陽山雞、麥羹(即玉米羹)等。
連州特產:連州白茶、蜜棗、黃精、東陂臘乳狗、瑤安冬菇、星子黃煙、 孔塘煙、黃精、龍須草、東陂馬蹄、星子紅蔥、水晶梨以及根雕、漢白玉工藝品。
特色小吃:白切狗、狗腦煲、連州花腸、釀田螺、東陂水角、酸辣豆角幹、黃茅粽等。
連南特產:猴頭菇、無核山楂果、無花果、山菊花、紅薯幹、蘿蔔幹、百合、蜜棗。
連山特產:沙田柚、梅洞肉姜、太保白果、連山大糯、香粳米。
英德特產:英德紅茶、苦丁茶、西牛筍幹、英石。
特色小吃:擂茶粥、卷筒糍、大灣菜包、東鄉蒸肉等。
佛岡縣特產:琶江雞、蘆筍、竹山粉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