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業在經濟數字化轉型和幫扶政策支持的環境下,依靠紮實的技術實力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對社會經濟和生活方式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由於企業整體規模和業務總量的大幅度增長,也逐漸暴露出企業內部在流程管理、數據流通、應用開發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問題,甚至成為制約大型企業更優更快發展的“跛足”。
大型企業的業務與IT需求超出市面上成熟產品提供的功能,更依賴企業自身實踐的歸納與總結。並且除了常規的人、財、物管理,更多的業務、運營部門期望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自身運轉的效率,且能跟隨業務成長不斷深化,傳統定制開發模式從需求產生、調研到交付,不僅場景紛繁復雜、涉及系統眾多,而且人員和成本高、交付周期長,傳統依托於IT部門為主的建設方式從效率上無法滿足,很容易讓企業自身打退堂鼓。而依托傳統自研或項目外包的方式,在建設成本,後期維護,數據打通方面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低代碼平臺如此受到資本的重視,其背景邏輯跟過去兩年間音視頻技術的飛速發展是壹致的。在疫情加速下的數字化轉型時代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遠超從前,但數字化方向的人才儲備、開發工具乃至管理水平,都大大落後於市場需求。由此帶來了對降低開發門檻的低代碼平臺的追捧。
低代碼開發平臺作為壹種新的應用程序開發模式和工具,具有開放集成、可視化引導、自動化開發的特點。有利於企業高效靈活地支持未知的場景,保證企業IT資產復用的便利性和高效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商業價值。
壹方面,低代碼開發在軟件全生命周期流程上的投入都要更低。相對於傳統軟件開發模式,低代碼平臺可以通過可視化編程,只需少量代碼,即可快速搭建各種應用,顯著降低了開發人員的使用門檻,非專業開發者經過簡單的IT基礎培訓就能快速上崗,既能充分調動和利用企業現有的各方面人力資源,也能大幅降低對昂貴專業開發者資源的依賴,打造出來的產品將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及靈活應變能力,符合大型企業開放、創新、快節奏的發展思維。而真正成熟的企業級低代碼開發平臺,完全有能力以高效的開發方式滿足大部分復雜場景的功能需求,以及企業級應用所需要的安全、性能、兼容性等非功能需求。
另壹方面,商業軟件世界越來越分散,有數百個垂直特定的應用程序,幫助企業的每個功能區更有效地運作。隨著這種情況的發生,這些應用程序需要整合到越來越多的業務工作流程中,這些工作流程是為每個企業定制的。開發人員擁護低代碼平臺,因為它們提供了快速、功能性的構建塊,解決了這種零散的集成問題。
同時,低代碼的出現便利了自動化流程管理,為工業互聯網提供了想象空間。工業互聯網的重點和難點在於現場數字化管理,主要依托壹體化的信息系統,通過生產數據分析等賦能生產制造。工業互聯網的落地離不開智能硬件與企業軟件的無縫對接,低代碼的出現讓大型企業有望構建起數據驅動的系統,通過開放鏈接使得工業數據得到有效利用,並增強自動化程度。
毫無疑問,推動數字化轉型的組織有越來越多的應用開發、集成和自動化的需求。低代碼作為其他業務需求的加速器,可以幫助徹底改變IT從前端應用開發壹直到最復雜的傳統集成的所有方面,從而擴展企業的開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