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求以下人物的傳奇事跡,急!

求以下人物的傳奇事跡,急!

柳傳誌1984,攀上科學巔峰十幾年後,柳傳誌意識到自己很可能不是當科學家的料。於是,他告別了中科院計算機所工程師的崗位,去中科院人事處做了壹名行政幹部。很快,他發現當官似乎不是他的追求。1984是很多人和事的重要分水嶺。

今年3月,中央宣布“14沿海城市和海南島向外商開放”。5438年6月+10月,中央批準《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宣布改革從農村推向城市。

1984年7月,柳傳誌和十幾個同事在壹間小平房裏開起了“公司”。那個時候,柳傳誌和大多數人壹樣,不知道什麽是“公司”。這個時候經營公司,對柳傳誌來說,是壹個改善生活,或許改變命運的機會。他沒想到,未來20年,公司會逐漸成為很多中國人養家糊口、衣食無憂、盡情玩樂的基本場所和組織。1988 4月18“聯想漢卡邀請的嘉賓和記者比自己的員工還多。當時,在中國生產計算機需要有電子工業部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浪潮、長城等公司都有牌照,中科院沒有。1988 65438+10月,柳傳誌來到香港。他的目的是在這個沒有規劃的城市成立壹家公司,為生產“個人電腦”做資金、技術和市場準備。

1987,物價局決定對聯想處以100萬元罰款,理由是聯想當時的拳頭產品“漢卡”違反國家價格政策,定價過高,涉嫌暴利。654.38+000萬元對於當年的聯想來說不是壹筆小數目。當時公司繳稅後,所有利潤加起來只有70萬。聯想大怒:員工要求柳傳誌召開新聞發布會,起訴物價局。

接下來的周日,柳傳誌帶著助手敲開了物價局局長的門。“我去局長家的時候,人家在家吃午飯。敲門根本不接待,也很尷尬。後來找到了副主任,很好。我終於和他聯系上了。再加上我們科學院發展局局長很努力,罰款最後降到了40萬。”

高調宣布“走向海外”壹年後,柳傳誌把在香港研發的“286微型計算機”帶上了飛機。此行的目的地是德國,當時漢諾威正在舉辦電子技術博覽會。

柳傳誌終於成功向前邁了壹步。然而,還沒等他開始他的“電腦夢”,警察已經找上門來了。理由是:聯想涉嫌走私。

1989年4月,廣東警方調查壹起走私案,循著蹤跡,找到了聯想的大門。那年春天,柳傳誌不僅聽到了公司走向未來的腳步聲,也聽到了監獄的“召喚”。

所謂的“走私”事件以罰款300萬元告終。

從1994開始,直到65438+2月8日,聯想才匆忙舉行10周年慶典。其實這個時候,柳傳誌根本沒有舉辦慶祝會的意思。他陷入了事業的低谷:業務增長乏力,並肩工作多年的親密戰友反目成仇,健康狀況也堪憂。反復發作的“梅尼埃病”迫使他住進了靖西的海軍醫院。

柳傳誌在病床上煎熬的時候,聯想也在內憂外患。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國家在1994年初開始宏觀調控,所以聯想失去了大部分部委和大型國企的訂單。市場正在萎縮,但外國競爭者正在步步緊逼。

1994年秋,聯想最終確定了“突破”的戰略,這對聯想至關重要。誰將負責?柳傳誌當然是眾望所歸。他今年50歲了,這是他壹生中最聰明的年紀。但柳傳誌有更長遠的考慮,他想到用年輕同誌。

楊是柳傳誌心目中的年輕同誌之壹。1994,柳傳誌把原本分散在“老同誌”手中的采購、生產、營銷的權力全部交給了楊。其實這是要把聯想,甚至是自己的未來,交給這個年輕人。

2004年的聯想尤為引人註目。它不僅將成為北京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還將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

2004年,正值聯想成立20周年,柳傳誌辭去聯想集團董事長職務,將聯想的未來交給繼任者。他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孵化”新企業。他把這當成了使命而不是工作,是人生的又壹次啟程。

  • 上一篇:java到底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讓風電運維更智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