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變化正在發生。
自10以來,中國股市規模增長了238.9%,債市規模增長了444.3%。
上市公司利潤占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從10年前的23%上升到目前的近50%。上市公司作為實體經濟基本盤和轉型發展龍頭的作用更加突出;
證券期貨機構總資產10年增長5.5倍;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目前為26萬億元,10年增長8倍;
投資者結構逐步改善,境內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境外持倉占流通市值的比重上升至23.5%。
十年成長,十年蛻變。我國資本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市場體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資功能顯著增強,良性市場生態逐步形成,市場主體競爭力穩步提升,雙向開放的深度和廣度日益拓展。
多層次市場體系結構正在發生明顯變化。新三板、科技創新板的推出,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服務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打造,邁出了關鍵壹步。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適應性大大增強,股票債券累計融資55萬億元。科技創新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相繼成功實施,極大增強了資本市場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加速了科技創新領域要素資源的集中,平滑了科技、資本、實體經濟的高層次循環。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中國多層次市場體系日趨完善,各板塊特色更加突出。比如滬深主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科創板堅持硬科技特色,創業板保持三創四創新特色,北交所和新三板側重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與此同時,風險資本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顯著拓展。
上市公司結構發生明顯變化,質量明顯提高。從行業分布來看,上市公司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約2200家,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從10年前的空白發展到目前的46家。上市公司日益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源。從經營效率來看,上市公司的資產比10年前翻了三倍,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普遍保持了較高的增速。過去三年累計現金分紅達到4.4萬億元,比前三年增長近50%。從治理效率來看,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水平明顯提高,資本市場的壹些頑疾通過集中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市場優勝劣汰效應加速顯現。a股市場分化特征較為明顯,各方資金偏好龍頭股和藍籌股。常態化退市機制逐步建立,退出渠道日益暢通。從2019年到2021年,強制退市次數是之前10年的3倍多,加速形成良性的進與出生態。
投資者結構逐步優化。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實力繼續增強。截至今年5月底,境內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境外投資者持有的流通股市值占比22.8%,較2016上升6.9個百分點。2021,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首次跌破70%,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理念逐步確立。
產品供應體系結構更加豐富。不斷優化股票、債券、期貨產品結構,豐富風險管理工具,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適時推出資產證券化、科技創新債券等產品,推進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公募基金產品準入制度大幅簡化,股票型基金規模屢創新高。
尊法懲惡揚善的導向不斷強化。隨著全方位保險制度的完善和對違法犯罪零容忍制度的打擊,誠信經營、敬畏法治的市場氛圍加速形成。比如欺詐發行、信息披露欺詐等犯罪的刑事處罰力度會大大提高。再如,中小投資者維權渠道暢通,首例證券集體訴訟康美醫藥案落地,5.2萬投資者獲賠24.59億元,多元維權機制逐步落地。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線,以註冊制改革為牛鼻子,進壹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市場各方各司其職,實現監管轉型,有效促進資本形成。李超表示,圍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基本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實現從核準制到註冊制的跨越,穩步推進註冊制試點,大幅提高發行市場化、審核註冊效率和可預期性,系統完善交易、退市等關鍵制度,改革符合市場各方預期。
註冊制改革實現了上市程序的市場化,通過優勝劣汰的市場化機制實現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註冊制的落地,既是市場機制的改革,也是市場主體關系的重塑,對市場環境和投資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小燕說。
資本市場的制度性開放開啟了新篇章,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推動市場、產品、機構的全方位開放。證券基金期貨行業外資股比全面放開。互聯互通不斷深化,滬深港通制度安排不斷優化,交易型開放式基金(ETF)納入滬深港通,滬倫通機制對內延伸至深交所,對外延伸至德國、瑞士。中美達成審計監督合作協議。a股被納入國際知名指數且比重不斷提高,a股指數期貨在香港推出。外資連續多年保持凈流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
資本市場的每壹次重大進展都與頂層設計密切相關,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基本建成。新《證券法》和《刑法修正案(十壹)》相繼實施。期貨及衍生品法律為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零容忍執法的威懾力明顯增強。市場違規成本過低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變。
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通過制度建設提高監管和治理效率,完善市場的內生穩定性和外部約束機制。資本市場基本制度的適應性和包容性顯著提高,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完善,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進壹步發揮。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資本市場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根本保證。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更好地把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與資本市場發展的壹般規律結合起來,堅持資本市場監管的人民立場,切實體現堅持和加強黨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的領導,有效促進科技、資本、產業的高級循環。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資本市場的第壹次經驗。
西方國家的資本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壹些相對成熟的經驗,我們應該以開放務實的態度積極借鑒。同時應該看到,中國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市場。市場的發展方向、功能和責任必須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適應。我們必須充分考慮我國當前的市場基礎、投資者結構、法律誠信環境等現實條件,堅持實事求是,堅定不移地走發展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道路。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近年來,證監會堅持尊重註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三大原則,先後推進科技創新板、創業板、北京證券交易所註冊制試點。在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強化中介機構責任、推進市場化定價等國際慣例的同時,在壹二級市場平衡、板塊錯位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壹系列有特色的機制安排,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做出了努力。
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資本市場要求高,必須堅持制度建設、不幹預、零容忍的原則,尊重市場規律,恪守契約精神,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善服務的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特別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點和行為規律,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壹方面,把握資本市場監管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把好入口關,會同有關方面建立健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體制機制,維護公平的市場環境。另壹方面,要加強證券監管與行業監管的協調,做到紅燈亮綠燈亮,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同步發展,更好地引導資本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當前,世界、時代、歷史的變化特征更加明顯。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仍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時期。資本市場是壹個機制復雜的生態系統。只有協調好當前與長遠、整體與局部、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改革完善體制,優化結構,改善生態,不斷強化自身功能,才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