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館分類號:V21文獻識別碼:A文號:1672-3791(2012)05(A)-0222-01。
1航空安全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民航的發展越來越快,飛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維修人員使用的設備和程序也越來越復雜。但是航空維修有壹個主要方面沒有改變,那就是大部分維修工作還是靠人來做。但由於自身心理、體力、智力、反應能力的限制,人總會犯錯。所以設備越是依賴人,人的因素就越重要。隨著新材料和電子系統的使用,對飛機維修的要求提高了,機組人員必須具備更豐富的知識和技能。此外,由於航空業競爭日益激烈,效率必然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航空運營商人為降低成本,提高飛機利用率,要求減少飛機維修停機時間。因此,維修人員經常要在夜間進行高度復雜的工作,承受巨大的時間壓力。這些因素使得維修失誤成為影響航空安全的突出問題。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80%的飛行事故都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因此,人為因素是當今航空飛行安全的最大隱患,也是提高飛行安全最有效的手段。人始終是航空運營這個復雜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飛機再先進,也要由高素質的人來操縱和管理,但從人的行為來看,人的行為會是錯誤的。人的行為是由思想、情感、能力、行為動機等因素決定的。也可以說,人的行為是思想、情感、能力、行為動機等因素的綜合反映,所以錯誤是正常人行為的組成部分。隨著飛機數量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措施減少人為失誤,事故數量也會增加,因此加強人的因素的研究和應用勢在必行。本文將從飛機維修的角度談人為失誤對航空安全的影響,並探討避免失誤的方法和對策。
2人的因素理論
人為因素起源於美國,在西歐被稱為人機工程。80年代,我國學者將其發展為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它將人、機器和環境視為壹個系統的三個要素。在深入研究它們各自性能的基礎上,從系統的整體性能出發,通過它們之間的信息傳遞、處理和控制,成為壹個具有安全、效率和經濟綜合性能的相互關聯的復雜系統。這裏簡單介紹壹下SHEL模式。
SHEL模型(見圖1)是航空維修中人因領域最常用的模型。認為航空系統由軟件、硬件、環境和人四個要素組成,其名稱由模型中各部分的首字母組成。
(1)s-軟件、維護程序、維護手冊、清單等。
(2)H-硬件、工具和設備。飛機結構特點、座艙設計、控制系統和儀表配置等。
(3)電子環境、維護條件、工作環境、管理方法等。
(4)L-人,包括維修人員、主管、計劃人員和管理人員。
SHEL模型用壹種簡化的方法來表示壹個復雜的系統,具體的形象表達了人的因素的研究範圍、基本要素及其關系:在模型中,各個盒子的界面要相互匹配,壹個不匹配就意味著壹個人的失誤,人處於模型的中心,被認為是系統中最重要的,其適應性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人是航空活動的主體。隨著飛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高,人的因素已成為當今航空工業最重要的課題之壹。
防止人為錯誤的3種方法
飛機總是由人來操作的,但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飛機使用要求的不斷提高,飛機的操作技術也越來越復雜。但由於種種限制,“人”總會犯錯。所以設備越是依賴人,人的因素就越重要。但是,人的行為也是可以控制的。人們可以從別人的經驗教訓中學習,積累和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找出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錯誤的發生。為了有效提高航空安全水平,本文提出以下思路,盡可能避免人為失誤。
3.1加強培訓,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面對科技進步對勞動力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對避免人為失誤、保證飛行安全、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企業領導要立足現狀,著眼未來,重視員工教育培訓,切實加強培訓部門的人、財、物投入。其次,培訓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和模塊大綱,特別要加強員工入職、崗位調整、在職業務的培訓和再培訓,註意增加“人的因素”培訓的比重。再次,要明確規範員工行為,註重職業道德的培養,要求員工自覺遵守各種規章制度,必要時強制執行,從壹開始就加強安全教育、責任和義務教育,強化責任意識,培養員工熱愛工作、艱苦奮鬥、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
3.2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
在實際工作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人是最重要的生產力,是最寶貴的財富,是最活躍最活躍的因素。管理者要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潛力,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他們還要以身作則,言行誠實,正確處理和對待個人利益,註意研究和掌握員工的心理特點和活動規律,對癥下藥,即實現個性化服務和管理。在用人上,要堅持“用人才,記人之功,容人之錯,解人之難”的原則,善於捕捉每個人的閃光點,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充分的機會,營造和諧的工作關系,提高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3樹立“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理念。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思想是保證飛機持續適航的有力手段。其基本目標是在飛機、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之前,識別、分析、評估、處理和監控各種有意義的變化特征,從而確定各種維修管理要求。
首先,加強維護管理,細化管理程序。《工程管理手冊》和《質量保證手冊》是航空維修單位和個人的行為準則。在編制《手冊》或《規程》時,應充分利用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成果,考慮工作人員的心理和性格特點,從安全的角度出發,盡量減少操作人員出錯的機會,使各項維護活動有序進行。其次,加強組織管理,註重細節控制。加強信息管理,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進行同步監督檢查,保證信息的及時性、可靠性、準確性和經濟性,真正使公司或個人吸取教訓,加強溝通,暢通信息渠道,說實話,講真話,不隱瞞錯誤,及時報告並采取補救措施,減少錯誤的發生。
4結論
影響人因失誤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應用科學的方法,就可以提高人因可靠性,減少人因失誤。當出現錯誤時,不僅要從操作人員自身尋找原因,還要從管理、制度等方面尋找原因,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信息,及時制定糾正措施,才能真正避免錯誤的發生。因此,提高工作質量,從壹點壹滴做起,杜絕人為失誤,是確保飛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有效、最基本的基石。
參考
劉珂朱麗君。人為因素與航空法規[M]。兵器工業出版社。
李偉,林國良。航空安全和事故預防[J]。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3]高培建,人的因素與航空安全[J].科技創新導報,2009。
[4]淩小溪,人的因素對航空安全影響的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7。
[5]武媚。關於航空安全中人的因素管理的討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