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體制畸形。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的科技體系逐漸演變為戰時軍事科技體系,用於規範科學政策的研究制定和科技教育的普及。其目的是為了滿足戰爭的需要,導致了科技體系的畸形發展。比如三四十年代日本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大多受制於戰爭的需要,尤其是軍事技術方面,從陸軍武器制造的增長可以看出:1931-1945是100,1931。陸軍武器制造業僅占4。800,但急劇增加到39。5%從1937到1941,躍升到55。70o從1942到1945。相反,8月份纖維、紙張、食品等民用產品產量較上年同期減少1940,減少13。9環,7。2腸和39%。科技研究和應用的單壹發展,產品趨向於純軍用物資,造成科研與應用、重工業與輕工業、工業與農業之間的嚴重失衡,大大降低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甚至出現倒退。
2.科學技術的巨大殖民性。日本是壹個正在崛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壹個野心勃勃的對外擴張國家。為了滿足軍事侵略擴張的需要,面對落後的科學技術,日本不是千方百計自主研發,而是千方百計竊取、復制、模仿西方科學技術。比如側向測距儀、鏡頭質量、雙筒望遠鏡、照相機等技術都是在繼承戰前軍事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這些軍事技術都是建立在完全模仿歐美先進國家技術的基礎上的。到二戰結束,它自己的科技原創性已經很小了。日本科學史家唐朝彥曾直接指出:“日本近代科學史上有壹個關鍵點必須特別註意,那就是日本科學技術的殖民地性質。接吻的殖民性質是建立獨立科技體系的巨大障礙,給日本戰後科技發展留下了嚴重後遺癥。
3.科學領域的嚴重官僚作風和迂腐作風。由於帝國國家性質的影響,日本的科技機構和研究人員完全被封建軍事官僚、學者和財閥所控制,導致壹些技術陷入狹隘、低級甚至偽科學的境地。在學術界有真才實學的人得不到信任和重用,在科學、技術和領域有強大的官僚和學者。學術領導權完全掌握在少數學者手中,他們無視科學的真實性和嚴肅性,盲目投封建軍事官僚的贊成票,導致日本的科學技術完全成為封建軍事官僚、資本家和學者的專屬產品,給日本的國家和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是促使日本戰敗的重要因素之壹。在8月1945的有利時機,日本政府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個時候日本的科技和政治經濟壹樣蕭條。但日本人經過痛苦的自省,面對現實,勇敢地走出了怪圈。這種“現實”首先表現為上述“誤區”,其次是戰爭對國民經濟的毀滅性打擊和破壞導致的資金、人才和設備的嚴重缺乏,最後是科技發展受制於來自占領國(美國)的強大影響,在具體發展道路上,面臨著民族自尊心的問題。面對這壹現實,戰爭壹結束,日本立即采取措施,在美國的“幫助”下恢復了科技的正常發展。首先,幾乎所有的重工業部門都將被關閉、改革,關於戰時工業管制的法令將被廢除,這樣鋼鐵、造船、汽車、人造石油等大部分重工業部門。將被關閉或壓縮,原屬於陸軍和海軍的404家軍工廠和505家重化工廠將被置於占領軍的監控之下進行強制改造。其次,許多用於為戰爭服務的研究機構將被重組,其研究項目和內容將被取代。比如原中央航空研究所並入鐵道技術研究所,東京大學航空研究所解散重組為自然科學研究所,等等。第三,解散有關的科研領導機構,消滅法西斯軍國主義分子。1945年9月,占領當局解散了技術研究所,這是領導國家科學技術工作的中央組織。在1945+00期間,壹些軍國主義者,包括藤原小平、80年代的秀次和松前重喜,都遭到清洗。總之,在戰後初期的過渡時期,由於日本民眾的推動、占領當局的強制命令和日本政府的努力,舊的日本科學技術體系在組織、人員和各種法律機構方面徹底崩潰,新的科學技術體系逐漸建立起來。從此,日本科技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在戰後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日本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國內外形勢,采取了許多鼓勵科技發展的方法和措施,並表現出自己的特點。
第壹,充分利用原有的“能量”。二戰結束前,日本已經有壹定的軍事科研和技術水平。戰後,通過占領當局和日本政府的努力,迅速轉向軍用科技和民用科技裝備,取得了理想的成就。同時,在戰爭結束前,由於矛戰的需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視軍事技術人員的培養和全民科技意識、技術水平、文化素質的提高,註重加強青少年的技術培訓,在社會上普及科技教育,使國民生活科學化。因此,戰後日本能夠充分利用其原有的人才優勢、人民不屈不撓的傳統精神、先進的科技意識、強烈的競爭欲望和較高的文化素質,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加速科技發展。
第二,建立健全有力的國家學術領導機構。戰時軍事科技體系崩潰後,在占領當局的倡導和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日本開始組建新的、民主的國家學術領導機構。6月,1947,1,召開學術研究系統發起人會議。同年8月,組建“學術體制改革委員會”,研究討論設立國家學術領導機構。同年,壹個美國學術代表團抵達日本,指導日本學術機構的改革。經過壹年多的籌備,在5438年6月+0949年65438年+10月,日本正式成立了第壹個由政府主導的國家學術領導機構——日本學術會議,負責領導國內科研的發展。該組織非常龐大,由以主席為首的210名成員組成,下設7個部和眾多委員會。1956年6月,國家成立“科學技術部”,負責協助政府制定科學研究的方針政策,配合各省和主管部門領導全國的科學工作。1959年,政府成立了科學技術委員會,作為政府發展科學技術的最高領導和咨詢機關,由政府首腦直接領導,其任務是制定國家的大政方針和長期科研規劃目標,日常工作由科技部和學術委員會負責。這三個強大的學術領導機構對戰後日本科學技術的組織、目標制定和順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廣泛建立科研機構,招聘科技人才。日本戰後科技發展的壹個顯著特點是研究機構種類齊全、分布廣泛、結構合理、人才密集。中央壹級的科研機構數量眾多,實力雄厚,在科技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到1973年初,科學技術部下屬的研究機構有6個,研究人員有1656人,1972-1973的年度研究預算達到890億日元。此外,在各省、大學和私營企業單位建立了許多科研機構。例如,國際貿易和工業部有壹個工業技術研究所,包括13個科學研究和實驗研究所,其研究領域涉及金屬、力學、航天火箭、原子能轉換、化學、自動化控制等。財政部有金融研究所,郵電部有無線電波研究所,教育部有統計數學物理研究所,勞動衛生研究所等等。大學是日本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有880多所高等院校,許多大學設立了科研機構。在民營企業中,科研機構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根據1972的統計,100億日元以上的大公司有75%有自己的專門研究機構,1980以下的公司有自己的專門研究所(事務所)。統計表明,日本* *此外,較大的公共組織和私營企業都有自己的專門研究部門,其數量無法準確統計。⑤自然科學方面,日本每萬人擁有科技人員26人,僅次於前蘇聯(56人)和美國(28人),排名第三,高於德國((16)和法國(13)。
第四,大力投資科技發展。大力投資是發展科技的重要途徑。日本政府和人民充分認識到這壹點,並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從1961/1962到1972/1973,國家對科學研究和技術實驗設計的撥款總額從593億日元增加到3740億日元,增加了約6倍;政府撥給高等院校和國家研究機構的訂購(科研項目)補貼也從118和10億日元增加到838億日元。⑧上世紀80年代,日本進壹步提出“科技立國”的口號和政策,官方也大幅增加科研投入。在1982年,日本的科研支出達到FJ每日180億,占日本的2。國民生產總值的65438。今天,這些還不包括國家直接參與的大型科研項目,如衛星、運載火箭、大型電子計算機等。此外,私營企業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的投資總額大於國家,占國家科研經費總額的7000。例如,日立公司1984年的研發支出為2100億日元,占其銷售收入的730o,金額最大的是化學工業的凱發公司,其研發支出達到其總銷售收入的14.70o。在電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產業,日本企業的研發支出超過了設備投入,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由此不難發現,日本的科技投入至少有兩個特點:壹是壹般國家的科研經費主要由國家撥款,而日本則主要依靠利用國家職能動員和組織民營企業和各種社會力量籌集資金,既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又巧妙地調動和照顧了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和利益,從而使日本科技進入了世界壹流水平的行列。其次,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日本科研經費的絕對數量並不多,但其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世界水平,可見合理籌集和使用經費的重要性。
第五,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戰後日本科技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壹是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科技,這也是日本科技發展最突出的特點。20世紀40年代,日本的技術裝備水平比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落後20年左右。戰後,“國力恢復時,日本政府把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即‘吸收戰略’作為不可動搖的國策。具體來說,主要是購買國外最先進的技術,尤其是基礎技術的專利權。1950-1972 * *引進11786項,年均增長30%以上,技術引進支出占研發活動經費總額的45%左右。由於積極引進外國先進技術,不僅解決了日本工業現代化問題,而且縮短了日本工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周期,使日本工業和亞洲產品在短時間內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然而,引進技術的成本是沈重的。資金方面,不僅要交專利費,還要花很多錢購買專利資料的使用權(也就是專利使用費)。日本是世界上在專利上花費最多的國家。即便如此,日本政府和企業仍然忍受著巨大的犧牲,盡力引進技術,這主要是由戰後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現實決定的。日本有遠見的政治家和企業家清楚地意識到,時間已經成為戰勝競爭對手的決定性因素,所以他們毅然決然地決定走引進技術的道路,時間不多了。據統計,日本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新產品的技術,從開始研究到生產平均需要三年時間,而使用外國技術只需要壹年半。以金錢為代價,日本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裏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之壹。
第六,註重本土化。“本土化”政策是戰後日本歷屆政府追求的壹個非常明確的目標。在引進技術和設備的同時,不能盲目行動,要註意引進後議價方的分解,不能個別改進或改革,創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新技術和新產品。“1號機引進,2號機國產,3號機出口。”日本人就是這麽說這麽做的。比如日本重點鐵企為了節能,在1975左右引進了兩種不同類型的高爐頂進發電設備,分別是法國grip內流式和蘇聯幹式軸流式。日本分析了這兩種設備的優缺點:認為法國設備效率較低(75%),但結構耐塵;蘇聯的設備效率雖然高(830o),但需要預熱,渦輪經常因積灰而停止運轉。日本相關技術部門經過4年的研究和改革,揚長避短,生產出了壹種日本式的“濕式軸流頂壓發電設備”,不需要預熱就能連續運行半個月到20天。通過采用變量噴吹技術,可以調節高爐的作業率。這種改進的設備很快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可以看出,日本的技術發展從完全的移植和模仿到個別的改進和全面的改革,直到技術產品的本土化,這是日本技術發展的壹大特點,使日本的技術水平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除了上述的技術發展方式,日本的技術發展還有很多值得驕傲的方法,比如充分利用“技術進步意識”去申請、準備、研究壹代人;每個時期都註重用“拳頭”科研成果推動幾個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各個領域的科技進步。在二戰的20多年裏,日本從壹個技術落後的國家重新崛起,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之壹,這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首先,戰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推動、占領國(美國)的支持、軍事科技支出低、自然資源缺乏等客觀因素對日本的科技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壹場大戰。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戰爭本身,給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通過這場戰爭,很多國家都認識到,經濟實力對壹個國家的政治實力乃至綜合國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壹方面,戰爭帶來的空前浩劫也給各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尖銳問題,那就是大力發展經濟,恢復國力。要發展經濟,必須大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科技立國”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因此,戰後全球掀起了新技術革命的高潮。日本的科技就是在這種政治經濟形勢下不斷發展的。二戰後,美國出於自己的政治經濟目的,單獨占領日本作為盟友,開始對日本進行各方面的改革和幫助,包括科技。早在1947年8月,美國就向日本派出了科學情報調查團,對日本的科技狀況進行全面調查,並幫助其制定發展計劃和措施。後來又在科技資金和技術人員上給予大規模援助,並以“淪陷區救濟基金”和“淪陷區復興基金”的名義給予日本23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在“美援”的刺激下,日本的經濟復蘇促進了科技的發展。今後,在科技引進和科技市場開發方面,美國壹直是日本最大的合作夥伴。與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戰後日本在研發經費的使用上有自己突出的特點,即軍事科研經費的支出最少。日本戰後通過的新憲法明確規定,不會把使用武力作為推行國策的工具,永遠放棄戰爭權,戰爭不是國策。這對日本經濟技術的非軍事化具有特殊意義。在R&D經費的使用方面,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英、法、西德)在軍事科學研究方面的支出占相當大的壹部分,而日本在這方面的支出僅占2。占其研究經費總額的4%。這讓日本有更多的資金、人力和財力從事民用科技的發展。
日本是島國,地少人密,資源匱乏,自身條件存在嚴重缺陷。石油、鐵礦石、原煤、天然氣、木材等資源50-100%依賴進口。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的資源進口占世界資源貿易的12 0o。歷史上日本屢次對外侵略擴張的目的之壹,正是為了掠奪海外資源的原產地。二戰結束宣布這條路不通。因此,資源貧乏的“致命缺陷”迫使日本從筍的角度走上發展科技的道路。可以說,科技強國是日本的必由之路。
其次,從根本上說,日本科技的發展是由日本政府和商界人士的寬廣胸懷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強烈的科技意識和大膽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動的。至少以下幾點值得我們關註。
第壹,把整個國民經濟放在世界的驚濤駭浪中,駛向世界強大競爭市場的海洋,逐步改革國內的體制。國家鼓勵企業走向世界市場。經濟起飛依賴於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因此,日本政府在采取重大措施發展科技時,如投入巨資、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廣泛建立科研機構等,都能得到國民特別是企業的積極支持,使各項措施得以順利實施。從日本出口貿易的增長,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科技發展。60-70年代,出口貿易平均增長16.9%,其中科技含量高的工業產品出口比重較大,1970年達到94.8萬。
第二,註意加強國民教育。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的科技人才,他們是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論和新發現的源泉。培養和造就科技人才是科技發展的關鍵,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正是由於戰後日本歷屆政府認識到了教育的發展與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關系,日本才在戰後不久開始進行教育改革。廢除軍國主義教育,革新教育制度,實行學校教育自由化、教育行政民主化等措施,不斷擴大教育投入。日本的教育經費從1950年的15988億日元增加到1972年的722439億日元,增長了近50倍。政府行政支出中,教育支出長期保持在20%左右,高於美國((15 Yo)和前蘇聯((160o))。英國(1300),前西德((1200)。由於高度重視教育,日本培養了大量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技術工人和技術人員。20世紀60年代,大約有800萬初高中畢業的初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服務於各個部門,主要是工業部門。高校培養了壹大批優秀的科技、管理中高級人才。從1951-1973,短期大學畢業生增長近150倍,正式大學畢業生增長15倍,碩士畢業生從3000增長到12000,每1000。其中26人從事各種自然科學研究。對教育結果的高度重視,極大地提高了日本民眾的文化素質和科學意識。這些都對日本科學技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發展科技的角度看,日本教育至少有兩個特點:壹是重視學校教育和技術教育。表現在重視教育的普及率,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形成由低到高的完整的學校教育結構和體系,從而促進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二是註重全民科技意識教育,不斷完善“技術突破人才”教育培養體系,通過學校、企業、社會培養各行業需要的專門人才。
第三,技術和生產緊密結合。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日本企業界和社會普遍認可的。“企業的生存取決於科技的進步”早已成為企業界的共識。因此,日本從壹開始就非常重視科學技術與生產的緊密結合,使科學技術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為經濟建設服務。各工業企業廣泛設立科研機構,投入巨資進行科研,為企業的發展獲得了不可或缺的科學技術。科研機構是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的源頭,企業是科研成果的試驗場。只要有前景的科技成果出來,就能迅速轉化為強大的物質生產力,科技與生產相結合,健康發展科技,是日本的壹條成功之路。既保證了科學技術的正確發展方向,又促進了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快速轉化。
通過對戰後日本科技發展的轉變、起步、途徑和原因的分析,不難看出戰後日本科技發展走過了壹條艱難曲折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日本人充滿了遠見卓識、紮實細致的工作態度和求實精神。同時,日本戰後科技發展的歷程也給我們提供了壹些值得思考的啟示和借鑒。壹是讓國內科技在世界科技大潮中搏擊成長,發展科技的目標始終走在世界前列,這樣才容易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二是高度重視發展教育,著力培養各類科技人才,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和科技水平,增強科技意識;三是在科技落後的條件下,要敢於犧牲眼前的局部利益,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同時註重“本土化”,樹立科技競爭中“投入就是產出”的強烈戰略意識;第四,將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第五,根據我國的國情,走適合我國的科技發展道路。以上幾點,對於我們加快改革步伐,實施“科技富國”和“科技強國”,進壹步深化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的觀念,是值得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