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運河大劇院位於揚州和嶽明湖之間。為了保持和加強城市與公園之間的聯系,整體設計以虛為實,以壹個開放的庭院作為整個場館的核心,再現了中國傳統的園林、藝術、生活三位壹體,天人合壹的文化場景。庭院燈光勾勒出醒目優美的空間輪廓,再現“壹畝三分地,天地壹鍋端”的園林意境。建築簡潔的體量結合斑駁的石材,喚起古城深厚的文化歷史記憶。隱藏在石頭間的泛光燈,將大劇院變成了夜晚的文化巨幕,講述著揚州的故事。透明而富有女人味的玻璃幕墻顯露出內部采光,與室外空間息息相關。大劇院室內空間取運河神韻,開放的九曲長廊縱貫南北,串聯演出大廳,兼具展示、參觀、社交等功能。四大演藝廳設計專業、靈活、互動,以“春花夏竹秋葉冬雪”為主題,打造“四季不同、揚州特色”的藝術空間,突出新演藝空間的地域特色、時代特色和科技含量。在大劇院的北廳和南廳,點光源、線光源和材料相結合,營造出豐富多彩的藝術空間。東樓和西樓在五樓通過空中走廊相連,形成壹個對公眾開放的城市客廳,可以將嶽明湖和美麗的城市盡收眼底。為了與屋頂鋼架對齊,吊頂造型采用菱形框架,通過連續的弧形燈帶與金屬拉環相結合,形成立體波浪形,展現“水波輕吹”的文化主題。觀眾廳的設計以“春江花月夜”為主題,平面呈馬蹄形。三層露臺布局的看臺,猶如鮮花盛開,壹輪明月從天頂垂下,呈現出雲開見月的審美意象。燈光設計實現了多樣靈活的場景設計,烘托出豐富多彩的藝術主題效果。劇場大廳也采用馬蹄形平面和框架舞臺。觀眾廳為雙層露臺座椅,室內設計以夏竹為主題,墻面與頂面連成壹體。將竹節抽象成墻面的質感,配合LED柔性燈帶,勾勒出竹林纖細搖曳的姿態。舞臺入口外兩側設置耳架,配合活躍的樂池,擴大舞臺面積,拉近演員與觀眾的距離。揚州秋天的銀杏很美。多功能廳墻壁上深淺不壹的吸音模塊,猶如壹片壹片飄落的銀杏葉。用燈光勾勒出古城的剪影。多功能廳的空間是黑箱模式,配有活動看臺、舞臺和燈光設備。
上一篇:代工工廠是什麽意思?下一篇:如何寫網絡產品的安裝、調試、驗收與培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