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塊,首先我覺得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沒有道德的地方,現在的問題並非是無法可依,而是執法不嚴。現實世界禁止的行為,網絡世界同樣不能例外,網絡直播平傳播的內容如涉及暴力犯罪、淫穢表演等的,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和國治安處罰法》以及《中華人民***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另外,我國也有很多針對互聯網本身的規定,比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簡稱“微信十條”)、《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簡稱“賬號十條”)、《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約談工作規定》(簡稱“約談十條”),這些都可以作為網絡直播平臺監管的依據。
(壹)直播內容過度娛樂化、低俗化
壹方面由於直播門檻低,直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為博粉絲眼球,拉近關系,部分主播突破了行業底線,直播壹些大尺度、低俗化的內容。另壹方面,觀眾窺私欲驅動直播內容向低俗化方向發展,尤其是近幾年,網絡直播出現亂象,內容的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是目前網絡直播平臺最大的隱患之壹。2016 年可謂是網絡直播發展的黃金年,直播平臺的數量、主播人數、直播房間數量以及受眾人數等都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而各種涉黃、涉暴、涉賭直播也頻頻出現,直接挑戰法律的底線。為此,雖然有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大力整治,通過約談、責令停業整頓、關停平臺網站等方式進行整治。大型網站和直播平臺也開始關註直播內容的規範性與合規性。但是這些整治都是屬於事後的整治,可以規範之後的直播內容,然而這些視頻已經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直播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在網絡直播中對知識產權的侵犯主要體現在對原有作品的營利性利用。網絡直播平臺中,壹般都存在打賞的行為即給自己喜歡的主播花錢送禮物,這些粉絲買禮物的錢會轉化成平臺和主播的收入。而主播在直播時大多都會播放背景音樂來增加可觀性,其中會涉及擁有著作權的影視劇、音樂作品,如果沒有獲得授權就播放,這行為就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播放行為,就侵犯了原著作權人的相關權利。並且涉及侵犯鄰接權人的轉播權或者其他權利,目前主要集中在賽事領域即賽事轉播權,主要是電子競技直播、體育賽事直播。但由於我國現行立法中並未對電子競技與賽事競技的直播畫面的是否屬於作品作出直接規定,導致著作權法在適用過中有爭議,法院通常會通過認定這種不正當競爭的行為而對侵權行為加以認定,而不是直接通過著作權法中的規定認定侵權 。
(三)直播侵犯他人的人格權
近兩年,網絡直播侵犯公民隱私權、名譽權等事件越來越頻繁,出現了主播直播女生宿舍、女浴室洗浴等情況,以及在直播平臺上發布侮辱他人的言論等侵犯他人名譽權的現象,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註。
我國法律對於各項具體人格權的規定並不明確。《民法總則》更多的也只是對各項人格權進行了定義,在其他法規規章中則更難找到對各項人格權的完整的立法保護。在互聯網領域的侵權案件中較多引用的《侵權責任法》,對於他人民事侵權的相關規定缺乏具體的操作標準與規範,責任主體的界定也往往復雜繁瑣,給當事人維權造成阻礙 。
(四)直播中還存在的其他法律問題
隨著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壹些主播利用直播平臺為商家植入廣告,甚至直接開設網店,向粉絲宣傳、銷售商品,引導粉絲購買而從中獲利。但主播宣傳銷售的商品中也不乏假冒偽劣商品、假冒註冊商標商品,壹些主播還會利用他人已註冊商標進行宣傳,擅自標註他人專利號等,既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又涉嫌侵犯他人商標權 。
網絡主播創造了極大的經濟價值與稅收,但對於這壹行業,稅收部門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加之稅收法律法規對此規定的不足,這為主播逃稅、漏稅提供了便利。
並且對於網絡直播的觀看者並沒有年齡的限制,會導致未成年人接觸到很多不文明的言行、色情、暴力、賭博內容,或是違法犯罪行為,這些都對青少年的成長造成了極壞影響。
三、我國網絡直播的監管不足
(壹)缺少專門的互聯網法律
我國對於互聯網直播的監管,采取的是事前監管與事後監管相結合的方式。我國沒有專門的互聯網法律,就監管部門出臺的相關法規政策來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主要對互聯網企業進行規制。前者主要規定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義務和責任承擔,後者主要規制互聯網文化單位的行為。在2016年出臺了許多相關的規定,雖然這些管理辦法對於主播、直播平臺責任以及直播表演規範等內容進行了規定,較之前的規定,在監管範圍、內容上有所擴大,監管力度上有所加大,但仍缺乏實質性的突破。
(二)執法力度有待加強
在監管權方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信辦、文化部、公安部等都對互聯網直播具有管理權限。這種交叉監管無法形成監管合力,也容易出現執法細則、標準不完善,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導致直播監管壹直存在著難點和盲點。此外,查處力度不夠,也是很多不法者“屢教不改”的原因之壹。在實際執法中,約談、關停平臺、罰款等方式對於涉黃平臺的打擊力度不夠。雖然執法者對於直播平臺的罰款數額不斷增加,但與違規直播收入的巨額利潤相比,罰款數額仍然可以說是不夠力度。
網絡直播行業作為新興行業,其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種種問題,要解決問題,壹方面要依靠完善的互聯網法律規範體系,讓互聯網直播的監管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讓法律成為互聯網直播監管的堅強後盾;另壹方面也要在人員隊伍、技術手段上下功夫,監管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同時,加強互聯網直播行業的內在自律管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只有依靠整個社會的***同努力,才能真正建設良好的網絡環境,促進網絡直播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