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只有公司內部資料才可以是職業嗎?

只有公司內部資料才可以是職業嗎?

法律分析

職務侵占罪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職務侵占罪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就財產形態而言,犯罪對象包括有形和無形。無形財產可以成為職務侵占罪的對象,但必須能夠確認其價值。《刑法》第三章第七節專門設置了無形財產中的知識產權、專利權、商譽權和商業秘密,這類犯罪應根據具體情況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壹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壹十九條侵犯商業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壹)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入侵等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款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違反保密義務或者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業秘密。

在前款所列行為中,明知是商業秘密而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視為侵犯商業秘密理論。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的使用人。

第二百壹十九條之壹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境外商業秘密罪。為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二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壹十三條至第二百壹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條的規定處罰。

  • 上一篇:知識產權刑事訴訟案件的類型
  • 下一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屬於哪個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