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主題班會的班會設計

主題班會的班會設計

班會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壹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有計劃地組織與開展班會活動是班主任的壹項重要任務。班會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主題班會是壹種極受師生歡迎的極富教育意義的組織形式。所謂主題班會,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班委會組織領導開展的壹種自我教育自學成才的班級活動,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壹個重要途徑。主題班會能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讓個人在集體活動中受教育、受熏陶,從而提高綜合素質。如果組織得好,對學生思想的轉化和良好的班風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麽,怎樣組織和召開主題班會,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教育作用呢?在多年的實際工作中,我覺得有如下幾個方面:

根據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確立和策劃班會的主題 主題班會是班集體建設的壹項必要活動,它可討論思想品德問題,也可以討論班級工作,還可以讓學生談認識、交流思想、介紹經驗,開展表揚與批評。開好主題班會,首先要確立與策劃好主題。主題的策劃,具有導向性作用,它將確立班會的發展方向,並達到預期的目的。 那麽,如何進行主題的確立與策劃呢?我認為主要在於把握好三個原則:教育性、針對性、計劃性。

1、確定教育目的,富有教育性 主題班會必須有明確的教育目的,自始自終貫穿、滲透著極強的教育性。主題的確定與設計,必須具有鮮明的目的性,絕不能搞形式,走過場。例如,針對學生學習目的的模糊或錯誤,可以組織《為什麽而學習》、《以優異成績向祖國匯報》等主題班會,要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可以組織《人生路怎樣走》、《生命的意義》、《讓世界因我的存在而美好》等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的教育目的大體可以分為如下幾類:(1)思想觀點、政治立場、首先品質方面的教育,如對學生進行人生理想教育、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2)端正好學習目的、態度的教育,如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反對迷信的教育、為振興中華而學習的教育;(3)創“三好”、比貢獻教育,如對學生進行創“三好”教育、“五講四美”教育,愛集體教育、愛勞動、比貢獻教育等。 在確立和策劃主題班會時,必須思想明確,知道主要是解決什麽思想問題,應該怎貫穿教育性,達到教育目的、提高學生的認識。只有這樣,主題班會才有實效,才不會流於形式。

2、結合學生實際,具有針對性 主題班會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主題的確定必須尋找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問題。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及身心特點,思想發展的脈絡,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生活實際,針對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方面出現的問題,廣泛選取題材,進行篩選、提練、策劃、組織、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初壹時,學生因為來到壹個新的學習環境,對周圍的壹切都感到好奇。他們大多數都希望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給學校中的新教師、新同學留下壹個好的印象,因而表現就比較好。作為班主任,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及時地對學生們進行點撥、引導,組織諸如《要珍惜學習的好時光》、《向童年告別》、《我愛我的班集體》等主題班會,使學生的心頭升起理想的光華,使他們的求知欲望更加強烈。 要做到有針對性,班主任必須善於搞好調查研究。作為班主任,對於本班學生的精神狀態、學習風氣、健康狀態、輿論、班風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了如指掌。只有這樣,才能摸清學生狀況,抓住當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並能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促使學生的思想朝健康的方向發展。例如,針對部分學生成績突然下降的情況,班主任應該通過多方面的調查,分析原因,然後召開“改進學習方法和時間賽跑”的主題班會。使同學在講座和交流中明白苦學和巧學要結合起來,才能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的道理。 3、認真確立主題,做到計劃性 主題班會必須有計劃性,有嚴密的序列步驟,不能隨意而發。教育性、計劃性三者是統壹的。首先,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出壹個總體方案。其次,對所在學期的班會活動有壹個總的計劃。第三,對組織每壹次班會要有壹個具體的計劃,如選擇什麽樣的主題,采用哪些內容和形式,達到什麽教育目的等等。有了計劃,主題班會就會目標明確,進行順利,能夠較好地達到預期目的。

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選擇適當的組織形式並加以實施。 班會的主題確立和策劃好之後,第二步就是選擇形式和實施問題。班會的形式要符合青少年的特點;要不拘壹格、豐富多彩,要充分做好發動,準備工作;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把班會的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統壹起來,溶為壹體。

1、主題班會要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寓思想教育於生動活潑的形式之中。 中學生正處於長知識、長身體階段。他們思想活躍,樂於思考,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他們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有多方面的興趣愛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喜歡參加新穎活潑、知識性強、富於幻想的活動,而對抽象的、空洞的說教不怎麽感興趣。因此主題班會必須適應中學生的這些特點,多開展生動活潑的活動,把思想教育滲透在活動之中。 例如:要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時,我就在會前組織學生搞家鄉調查,讓他們去瀏覽家鄉的名勝,查閱有關家鄉的歷史和現狀,訪問老人等,然後讓他們把調查所得拿到班會上交流,會上,有的同學介紹江南三大名樓之壹,滕王閣的風光和歷史,朗誦“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有的介紹八大山人的藝術成就和地位;有的介紹“英雄城”的名稱由來;還有的同學介紹南昌花園城市的建設規劃和進程……這樣,仿佛在同學們面前展現了壹幅幅家鄉南昌的美麗畫卷,同學們在活動中深受鼓舞,為自己生活在南昌而自豪,也堅定了早日成才、把家鄉建設得更美的信心。

2、不拘壹格,采取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開好主題班會,除了要有好的主題之外,還必須註意形式的多樣和生動。初中主題班會可以有如下壹些形式:(1)主題報告會;(2)演講和競賽;(3)座談和辯論;(4)野外活動;(5)社會調查成果匯報;(6)文藝表演;(7)技術操作,實物交流;(8)經驗介紹。 班會的形式是豐富多彩,不能搞壹種死板的模式。只有多樣化,才能適應青少年學生的特點,為他們所喜聞樂見,滿足他們求知、增長才幹、抒發思想感情、關心時事政治和走向社會等多方面的需要,從而調動其積極性,使他們受到教育和鍛煉。 需要強調的是,應該根據內容的需要,選制裁發揮最佳效果和最富教育意義的形式,以對學生人生觀的形成、智慧的啟迪,人生道路的選擇發生影響。

3、充分做好發動、準備工作 充分的準備才能使班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準備的過程本身也是不斷教育學生的過程。

4、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主題班會的策劃與實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更重要的是發動學生,使學生成為班會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班主任的指導思想是通過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出來的,因此,在準備、組織召開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學生,依靠學生、指導學生,讓學生既當主人、又當參謀,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由老師包辦人替。

要善於深化主題的鞏固成果。

1、 班主任除認真考慮主題班會的選題、組織形式外,還要認真考慮主題如何深化和成果如何鞏固,怎樣讓學生進入並保持最佳狀態。這就需要搞好主題班會的總結,並在總結中善於“借題發揮”,點到實質,“舉壹反三”,以教育多數學生。同時還要搞好“追蹤教育”,以深化主題和鞏固成果。 1、班主任要善於總結、集中和提煉 做好總結是班主任的壹項重要任務。在主題班會當中,學生的認識有時並不是壹致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時還有分歧、急診有些發言往往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由於學生的年齡、知識和認識水平方面的原因,他們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而看不到本質;有些僅憑個人好惡來判別事物的善惡,美醜、尚缺乏客觀的標準;有些發言有明顯的個人感情色彩,而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斷。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就要利用總結來啟發、誘導和點撥,使同學們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認識到召開班會的目的、認識到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在總結果,要針對學生的認識給以集中、分辨、提煉和升華,使學生的認識有提高,行動有準則,前進有方向。

2、班主任要善於“借題發揮” “借題發揮”是班主任必須掌握和經常運用的手段。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當適時的抓住各種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認識。有壹次,作為班主任的我對兩個學生的座位作了調整,事後有不少同學提出了換座位的要求,而且多數是成績較好的同學。由此,我布置了“由座位說開去”的主題班會,並列出壹系列與此相關的問題,要求人人都要寫發言提綱。我提出的問題有:我的利益和集體的利益哪個更重要?歧視差生產生的後果會不會對妳的學習帶來影響?妳知道怎樣珍惜同學之間的緣份嗎?如果妳來編排座位,妳將怎樣滿足人人都渴望理想座位和理想的同桌的需要等等。班會以後,學生們統壹了思想認識。明白了集體的興旺是每壹個同學學習利益的保障,每壹個同學是班級的壹份子。事後不僅再沒有同學要求換座位,還有些學生積極要求和成績較差,紀律較差的同學同座,以幫助他們***同進步。 “借題發揮”還指在班會總結中,班主任要善於由引及彼、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使主題班會發揮出多種教育作用。 3、班主任要做好“追蹤教育”、鞏固班會成果 要使主題班會真正起到教育教學作用,決不能忽略最後壹個環節,就是深化主題和鞏固成果。也就是在班會後要進行“追蹤教育”。 壹是在主題班會活動之後,要及時掌握來自學生中的信息反饋,抓住學生思想情感方面的變化,繼續加以引導,促其升華。力爭在每次活動之後,讓學生們的心靈深處留下壹點有價值的東西,並使他們在行動上有所表現。二是班會做出的決定,班委會要認真監督執行,並付諸行動,從現在做起。例如,在召開了《妳為集體做了些什麽》主題班會後,就要及時表揚那些關心集體利益,為集體做了好事的同學,對於差的,要批評指正,只有這樣,主題班會的成果才能發揮出它的效用。

  • 上一篇:中冶集團武漢勘測研究院有限公司簡介
  • 下一篇:專利的非正常申請的通知方式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