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獻類型:根據被引用文獻的來源和性質,將其分為書籍、期刊、報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報告、專利等不同類型。
2. 作者姓名:按照“姓,名”的格式寫出作者的姓名,如果是多位作者,可以用“等”代替。
3. 文獻題目:將被引用文獻的題目寫出,並用斜體或加引號標識。
4. 出版時間:將被引用文獻的出版時間寫出,包括年份、月份和日份(如果有)。
5. 出版地點:將被引用文獻的出版地點寫出,包括國家、城市等。
6. 出版社:將被引用文獻的出版社名稱寫出。
7. 頁面範圍:如果被引用文獻是期刊文章或書籍中的壹章節,需要寫出該章節的頁碼範圍。
8. DOI號或URL:如果被引用文獻有DOI號或URL地址,需要將其寫出。
9. 格式要求:參考文獻的格式要求壹般是按照著作權法規定的標準格式進行排版,如MLA、APA、Chicago等格式。在使用參考文獻時,需要註意格式的壹致性和規範性,避免出現排版錯誤。
10. 參考文獻的排序:參考文獻的排序可以按照文獻的作者字母順序或出版時間先後順序進行排列,根據不同學科領域和出版社的要求進行調整。
11. 參考文獻的註釋:有些論文要求在參考文獻後面加上註釋,註明該文獻對論文的意義及引用的具體部分等。
12. 參考文獻的更新:在寫作過程中,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文獻的更新,可能需要對參考文獻進行修改和補充,保證參考文獻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總之,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寫作需要遵循相應的規範和要求,保證參考文獻的準確性和規範性,是論文撰寫的重要環節之壹。
參考文獻的排版格式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科領域和出版社要求進行調整,但壹般應遵循相應的國際標準。在使用參考文獻時,需要註意引用的準確性和規範性,避免抄襲和剽竊,保證論文的學術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