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發生事故後如何賠付?

發生事故後如何賠付?

車禍的發生可大可小。如果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需要進行簡單的賠償,私下立案和解。但如果發生嚴重後果,需要執法人員進行現場鑒定,然後根據事件性質追究前期賠償責任。下面隨州律師主要介紹車禍後應該如何進行賠償。

1.發生事故後怎麽賠多少?

根據人身損害司法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費和收入確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如果受害人因受傷和殘疾而繼續缺勤,缺勤時間可以計算到殘疾日期的前壹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被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如果受害人不能提供證據證明自己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可以參考上壹年度上訴法院所在地同行業或者類似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綜上,按傷者工資標準計算每日誤工費。

車禍賠償壹般包括:

(壹)醫療費用醫療費用包括當事人為治療損傷而支付的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醫療費、住院費、康復費、整容費和後續治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收據證明,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醫療費用的賠償數額,按照調解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需的康復費用、適當的整容費用及其他後續治療費用,可參照調解結算時的季節標準計算。

(二)誤工費誤工費根據當事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當事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當事人因傷致殘繼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到傷殘日期的前壹天。

當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當事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工資計算。

(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護士人數、護理期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護理人員無收入或聘用護理人員的,參照同級護理的勞動報酬標準計算。原則上有1名護理人員,但醫療機構或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參照確定護理人員數量。

護理期應當計算到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為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20年。

(4)交通費,按照當事人和必要的陪護人員就醫或轉往其他醫院,死者親屬(不超過三人)參與死亡事故處理所發生的實際費用計算。交通費用憑正式票據,相關憑據應與就醫地點、時間、次數、頻率壹致。

(5)住宿費。外地來本市處理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及其陪同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

(六)住院夥食補助參照國家機關普通工作人員夥食補助標準確定。

(七)營養費用營養費用是指當事人為輔助治療或使身體盡快康復而購買日常飲食以外的營養品所支付的費用。營養費根據當事人的殘疾程度,參照醫院意見和營養費憑證確定。

(八)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按照當事人傷殘等級和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上壹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自傷殘之日起計算20年。但60周歲以上的,每增加壹年,年齡減少壹歲;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九)殘疾輔助器具費用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如果傷情有特殊需要,可以參考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補償周期參照編制機構的意見確定。

(十)喪葬費按照上壹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總額為六個月。

(十壹)被贍養人生活費根據被贍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上壹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計算。被扶養人是未成年人的,按十八周歲計算;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應當計算為20年。但60周歲以上的,每增加壹年,年齡減少壹歲;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贍養人是指喪失勞動能力且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或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當事人依法應當承擔的部分。贍養人有幾個的,每年補償總額不得超過上壹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

(12)死亡賠償金按照上壹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計算年限為二十年。但60周歲以上的,每增加壹年,年齡減少壹歲;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二、車禍全責多少?

1.投保的保險公司先在責任限額內進行賠償,不足部分由肇事者承擔。

2.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誤工減少的醫療費用和收入等全部費用,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夥食補助費和必要的營養費。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義務人還應當賠償因日常生活需要增加而支出的必要費用和因喪失勞動能力而造成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和繼續治療實際支出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和後續治療費。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壹款規定的有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事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其他合理費用。

3.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和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以下簡稱“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則確定賠償責任:

(壹)承保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內先行賠償;

(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第三者保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

(3)仍有不足的,由侵權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的有關規定進行賠償。

侵權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優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車禍醫療費用賠償限額

指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時,保險人對每次保險事故所有受害人的醫療費用承擔的最高賠償金額。醫療費用包括醫藥費、診療費、住院費、住院夥食補助費、必要合理的後續治療費、整容費、營養費等。保險公司按照傷者實際發生的合理醫療費用在保險範圍內進行賠償,非醫保藥品不予理賠。另外,無論責任大小,保險公司都會賠付1萬元強制保險範圍內的醫療費用,不足部分由保險公司根據責任大小在商業保險範圍內承擔。但是商業險交費是沒有免賠額的(沒投保就沒有免賠額)。

4.交通事故該不該理賠?

(1)不要理賠,以防意外。

發生交通事故後,我喜歡私下解決事情,也就是說,我怕麻煩。我認為理賠是浪費時間,我寧願把這些時間浪費在和其他車主爭論上。導致理賠時間壹拖再拖,往往兩端都得不到賠償,苦水只能咽。所以,發生交通事故時,最好不要私了,更不要忍氣吞聲。

(2)小虧不值得結算。

即使是最輕微的擦傷也要由保險公司賠償。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增加自己的理賠率,因為保險公司每年都會根據車主的出險率有壹定的折扣。我們以* *外資保險公司為例。由* *外國公司規定,被保險車輛出險三次後,保險公司從第四次事故起,在條款規定免賠額的基礎上增加5%的免賠額,壹年內最高免賠額增加15%。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值得為那點小損失買單。所以建議車主在出現小虧損的情況下,沒必要浪費精力。

很多人在事故發生後會選擇和解,但我們知道和解並不能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所以,如果情況嚴重,不建議和解,要根據損害程度追究責任。

  • 上一篇:選純數字車牌難嗎?考驗車牌號的運氣。
  • 下一篇:春聯的知識產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