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公司在前幾年還處於虧損狀態,現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電腦供應商。戴爾成功當然有其原因。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戴爾成功的原因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戴爾成功的原因
有1999年第二季度後,戴爾公司已經將壹直全球第壹的Compaq公司(paq.com)的美國第壹寶座趕下來,壹舉成為美國銷量第壹的PC供應商,而且正在咄咄逼近全球PC銷量第壹的寶座。戴爾首創技術支持熱線,並使之成為業內標準。"亞太客戶中心"內精通多種語言的技術支持工程師,能夠通過電話解決75%以上來電客戶的技術問題。這壹切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戴爾所付運的每套系統都有壹個與其詳細技術規格相聯的產品編號。
戴爾公司在全球最重要的壹項投資是互聯網。其亞太區網址www.dell.com/ap目前采用4種語言,包括漢語、英語、韓語和日語,支持亞太地區16個國家的站點。
戴爾公司看到了Internet的優勢並在業界同行意識到這壹點以前就開始研究如何利用Internet。早在1996年7月,戴爾公司的客戶就能夠通過公司的站點直接配置和訂購計算機。在6個月內,戴爾公司每天通過互聯網絡銷售價值達100萬美元的計算機產品。幾個月後就翻壹番。戴爾公司憑借這種創新的根據定單進行生產並直銷的營銷模式,使得傳統 渠道 中常見的代理商和零售商的高額價格差將會消失,同時戴爾公司的庫存成本大大降低,與其依靠傳統方式進行銷售的主要競爭對 手相 比,Dell公司的計算機占有10%--15%的價格優勢。
戴爾公司的網上直銷站點還提供技術支持與訂購信息,包括直接從站點下載軟件。該站點每周回答12萬個技術問題。戴爾公司90%的銷售收入來自企業,10%來自普通客戶。但在線銷售量是90%銷售收入來自中小企業和普通個人用戶,戴爾公司的大客戶則主要通過站點查詢產品信息、定單情況和技術幫助,並不直接從網上訂購。為吸引大客戶進行網上采購和網上服務,戴爾公司設置專門?客戶首頁?提供針對大客戶的個性化服務,客戶只需要通過客戶首頁直接進行折扣采購。這些客戶也通過網上直接采購降低采購費用,如Dell公司的大客戶MCI公司通過與戴爾公司合作進行統壹采購,MCI公司的采購成本降低了15%左右,而且公司的采購周期由4--6周縮短到24小時以內。
戴爾的歷史發展1984-1987年 公司誕生邁克爾.戴爾先生在19歲時以1,000美元資金創立了PC有限公司。希望實現設計、制造和銷售技術方式的變革。
1988-1991年 上市以及進軍全球市場,突破了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工作,並擴展了其運營和產品組合.以便更好地服務客戶。
1992-1995年 實現前所未有的增長。戴爾如火箭般的增長速度使它躋身全球五大計算機制造商之列,並把目光鎖定於尚未有企業涉足的網絡服務器市場。
1996-1999年 制勝全球,引領網絡。戴爾迅速擴展了全球運營,公司開始進軍在線銷售。並為全球電子商務制定了基準。
2000-2004年 擴展到PC以外的其他領域。戴爾是全球第壹大計算機系統制造商,並不斷發展,推出外圍設備產品和適用於數據中心的產品。
2005-2008年 為社交和可持續的業務發展設定基準。戴爾優化其業務策略,來滿足客戶的端到端IT需求。 與此同時,采用社交網站並提供免費的產品回收服務。
2009年 全新戴爾煥發活力。通過對知識產權和研發的巨額投資,戴爾增強了其解決方案的產品組合和能力。
2015年9月10日,戴爾宣布,接下來5年在中國市場將投入1250億美元,戴爾將會設立研發中心,另外和中國公司進行合作研發和創新[3]。官方稱,這筆投資預計將對中國進出口額貢獻約1750億美元,直接或間接帶來100萬個工作機會。戴爾中國區CEO黃陳宏表示,1250億美元將用於研發、采購等,但並不包括對於產業的投資。
戴爾的市場情況定位
作為戴爾的關鍵戰略市場之壹,中國市場在截至2004年4月30日的第壹財季中表現突出,產品出貨量增長了48%。
根據IDC公司2003年第4季度PC市場研究 報告 ,戴爾在中國的PC出貨量以7.3%的總體份額位居中國PC市場第三,戴爾在中國市場的服務器出貨量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占24.1%,進壹步顯示出中國在戴爾亞太、乃至全球業務中的戰略地位。
覆蓋規模
中國客戶可按其配置和軟件要求,通過在全國258個城市中設立的720條免費電話直接聯系到每壹位戴爾的銷售代表,訂購個人電腦、 筆記本 電腦或服務器產品,也可直接通過互聯網在戴爾的網站購買。
戴爾提供的現場服務和技術支持可直接覆蓋1,923 個城市。
中國市場
?入鄉隨俗?戴爾電腦放棄零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