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普通人通常只關心自己的家庭和親人,中國的文化是建立在家庭血緣關系而不是理性社會的基礎上的。中國人只關心自己直系親屬的安康,卻對與自己無關的人的疾苦視而不見。
毫無疑問,這種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道德觀必然導致自私和無情,這已成為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2)中國人是世界上少有的沒有信仰的可怕國家。
中國人沒有自己的信仰,導致自我泛濫,缺乏約束,缺乏統壹的精神支撐。他們沒有壹個規範的道德意識和真理意識。每個人只相信自己,每個人按照自己的意誌建立自己的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這導致中國人在各個行業和生活領域缺乏統壹意識。
中國是壹個無神論國家。大多數人接受無神論教育,輕視宗教信仰,把宗教信仰當成迷信,精神領域沒有凝聚力和約束力。大部分堅持自己是無神論者的人,本質上都是泛神論者。在中國,鬼崇拜非常普遍。
由於缺乏信仰,中國人沒有負罪感、債務感和內疚感。只要不知道罪行,他們就是無辜的,這就導致了中國人在內部有矛盾和分歧時人性的殘酷和冷漠。縱觀中國整個歷史,最殘酷的鬥爭和屠殺都來自於自己。
(3)中國人所謂的政治,無非是欺騙和背叛。
中國從來就不是法制社會,因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守法行為格格不入。中國人總想走捷徑。他們不明白這樣壹個事實:成就來自於努力和犧牲。在中國,人情淩駕於法律之上,導致了壹代又壹代的枉法受賄的社會不公和法律不公。枉法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傳統。在中國,政治鬥爭是罕見的,殘酷無情的,壹代又壹代地非人化中國。
(D)大多數中國人從未懂得體面和有尊嚴的生活的含義。
中國人傾向於索取而不給予。他們需要明白,生活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妳索取多少,而在於妳能為社會和妳的人類同胞貢獻多少。大多數中國人從來沒有學會體面和有尊嚴的生活的意義。中國人普遍不知道如何為了個人和社會的利益而過上富有成效的生活。潛意識裏,中國人認為自己的人生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獲得別人的認知。這樣壹個人就會滿足於“愛面子”這種微不足道的欲望。“面子”是中國人心理最基本的部分。它已經成為中國人民不可逾越的障礙,阻止中國人民接受真相和嘗試有意義的生活。
這種應受譴責的習慣使中國生來無情自私,成為中國落後的主要原因。中國人沒有勇氣去追求自己認為對的東西。首先,他們沒有能力從錯誤中挑選正確的東西,因為他們的思想被貪婪占據了。而且,即使他們有能力篩選出正確的東西,也缺乏將真理付諸實踐的勇氣。
中國人習慣接受便宜免費的東西。他們總是夢想著奇跡或者好運,因為他們不願意付出努力,他們總是想不勞而獲。在中國很少有人明白這樣壹個事實:聲望和成功是通過壹步壹步的努力和犧牲獲得的。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簡單來說,如果是為了謀生,那人就得自討苦吃;但如果是為了生活,壹個人必須付出。
為了掩蓋中國目前的失業、貧困、驚人的資源浪費等現實,中國政府編造了壹系列數字,把中國裝扮成壹個經濟繁榮的國家。這只有壹個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外資來填補中國這個無底洞。因此,下壹次人們聽到中國政府宣布的高經濟增長率時,他們應該想想這些虛構的數字是否正常。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要為這個被中國政府粉飾的看似繁榮的偽資本主義國家付出的代價。
(5)中國人的價值觀是建立在私欲基礎上的。
在貧窮的環境中長大,缺乏適當的教育,中國大多數人不知道優雅的舉止和基本的禮儀。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穿著笨拙和粗糙,但並不感到害羞。他們在青少年時期被教導的是如何撒謊並向他人索取,而不是與他人分享他們所擁有的。
中國是壹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然而,無限制生育政策的後果使中國成為無限廉價勞動力的出口國。這些出口也包括那些受過教育的勞動力。除了文化程度,他們和其他普通苦力沒有本質區別。
中國大規模生產的廉價產品降低了這些產品進口地區的商業信譽。由於技術落後和管理失敗,中國制造的單位能耗遠高於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因此,隨著出口的增加,中國在擴大生產的同時也在損失寶貴的能源。同時,這種行為嚴重汙染了環境,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不適宜居住的國家。
目前,中國正遭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兩種罪惡,即環境的破壞和人性的喪失。因為中國人的貪婪本性,他們可以毫無保留地接受資本主義的陰暗面和無休止的利益紛爭。
中國人對西方的技術和產品很狂熱,但對西方管理文化所強調的坦率、直接、誠實的品質無動於衷。曾經有人做過壹個很精彩的比喻,可以用來解釋資本主義奇怪的現實叫做中國模式,就是沒有法律約束的資本主義就像沒有地獄概念的基督教,最後人人墮落,無人幸免。事實上,中國制造已經成為劣質、廉價、仿制和侵犯知識產權的代名詞。
因為中國文化不鼓勵冒險的好品質,所以中國人盡量避免冒險,也不想尋求改善生活的機會。
(6)中國人的生命思想仍然集中在動物本能對性和食物的貪婪和可憐的欲望上。
中國人對生活的平衡和意義不感興趣。相反,他們更執著於對物質的需求,這壹點遠勝於西方人。中國大多數人發現,他們不理解“精神靈性”、“自由信仰”、“心理健康”這些概念,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達不到生命的更高層次(補充:肉體與靈性共存)。
中國人追求腐敗的生活,滿足自己的生理和感官需求。他們的文化建立在肉欲的基礎上:麻將、賭博、色情、色欲、貪婪和性欲都滲透在他們的生活和文化中。
(7)失敗的中國教育成了世界的笑柄。
在中國人眼裏,教育不是為了尋求真理或提高生活質量,而只是身份和顯赫地位的象征和標誌。中國的知識分子得到別人的尊重,不是因為他們為別人的幸福做過什麽,而是因為他們獲得了相當多的知識。其實大部分只是壹群只熟悉考試,卻從不關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國教育的目的不是幫助社會提高整體水平,而是為統治階級和少數富裕階層服務。中國的政府部門總是驕傲地標榜自己是人民的這個,人民的那個,但沒有壹個是為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唯壹服務的對象就是自己群體的利益。
中國的教育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壹個失敗和恥辱。它已經不能服務於教育應該服務的對象:社會。這種教育制度不能為社會提供許多有用的個人。它只是造就了壹批投機者,他們渴望從社會提供的利益中獲益,卻不在乎回報。
中國可以培養出大量的高層次人才,但能獨立培養出合格的管理級專家的卻很少。要服務壹個公司或社會,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勇氣、膽識、正直和誠實的領導,而這些恰恰是中國大多數人所缺乏的品質。正如西方著名傳教士亞瑟·史密斯在壹個世紀前指出的那樣,中國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敢和正直的純潔品格。這個評價,盡管過了百年,仍然準確地診斷出了中國綜合癥的病因。
大多數中國畢業生對選擇出國和為外國工作並不感到內疚。事實上,他們首先應該感謝中國人民為他們的教育所做出的犧牲。隨著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破壞和逐漸式微,中國大部分人,包括受過教育的人,都在精神和內心世界的交匯處徘徊,像走失的狗壹樣不知何去何從!
所以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深入到血統裏的問題。。如果妳遇到這件事,妳會成為18人中的壹員嗎?觸摸妳的內心,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