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富士康股份在A股首發申請獲得通過。
壹個3000億級的超級巨無霸即將登陸A股。
36天!!!從遞交招股書到最終過會,富士康在A股的IPO審核堪稱“史上最快”。
而在此前,A股平均審核周期高達3年。
在這個註冊制改革按下暫停鍵、IPO正值審核最嚴期的春天,富士康書寫了壹個春天的故事。
壹旦上市,作為創始人的郭臺銘身價也將超千億。
富士康閃電上市,贊彈交鋒激烈,撇開宏大敘事不表,富士康的真相卻已相當令人吃驚?
郭臺銘是誰?
說起富士康。
先得認識郭臺銘。
1950年,郭臺銘出生於臺北,家庭並不富裕。
作為長子,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郭臺銘工半學的讀完專科學校,就去服兵役了。
復員後,他在臺灣復興航運公司上起了班。
郭臺銘並不滿足於此。
1973年,郭臺銘揣著母親給他攢的10萬新臺幣,和朋友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
當時只有70平方米和15個工人。
這就是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前身。
1985年,郭臺銘在美國成立分公司,創立“FOXCONN”品牌,也就是富士康。
史上第壹家員工百萬的工業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富士康是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制造服務商。
2015-2017年,富士康實現營業收入2728億元、2727.13億元和3545.44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達143.5億元、143.9億元和162.19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85.79億元、209.58億元和85.14億元。
富士康的主要客戶包括 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HPE、華為、聯想、NetApp、Nokia、nVidia 等,皆為全球知名電子行業品牌公司。
工業流水線的鼻祖亨利福特曾說:沒有人能管理100萬人。
然而,早在2011年,富士康員工總數已經超過百萬人,是人類有史以來第壹家百萬員工的工業企業,工業流水線登峰造極的產物。
郭臺銘曾這樣吐槽:“想到每天要管理壹百萬人就頭痛”。
但還是把管理做到了人類有史以來最牛掰狀態。
反應速度、效率,都不亞於小企業。
連續十幾年裏,富士康霸占中國出口第壹(占出口總額約5%),旗下企業分居粵、魯、豫、晉等五六個大省出口第壹。
讓日本人恐慌的精密制造能力
2016年,富士康作出壹個震驚世界的舉動——斥資35億美元,收購陷入困境的日本電子巨頭夏普公司。
拿下了夏普,郭臺銘立刻幫夏普成立知識產權管理公司。
2016年的最後壹天,郭臺銘在廣州砸下610億人民幣,開建10.5代線液晶面板工廠。
610億!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引進的單個最大投資項目。
按照郭臺銘的構想,8K超高清精細影像液晶顯示屏將會給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娛樂、醫療、社交、教育、安全等領域帶來壹場影像數據革命。
郭臺銘宣布:“將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資,富士康未來將以珠三角為根據地,轉型成為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龍頭,並打造包括工作、教育、娛樂、醫療等領域在內的智能生態系統。”
收購不到壹年時間,富士康將夏普從歷年虧損的深淵裏,拉回盈利的軌道上。
富士康為何這麽牛?全球40%的消費電子產品,富士康造。
郭臺銘在壹次采訪中說:“去年聖誕節在美國最暢銷的前十個產品,有7個是富士康做。
我想大家都看到這個報道。
比如妳手上這個照相機,這個伸縮鏡頭,就沒有其他公司做得出來。
這個的模具是要非常精密的。
(如果有誰做得到)妳告訴我,我馬上把那家公司買下來。”
日本BP社曾深度研究富士康,基調是:老家的企業別自我牛逼了,有個叫富士康的趕上來了。
?BP社評論:時至今日,如果還不去了解鴻海精密的實況,並研究應對之策,日本民用產品廠商恐怕將難以重現昔日的輝煌。
谷歌都來買富士康的專利
富士康的知識產權部門名稱是智權管理部。
旗下有500多人的團隊,運營富士康數萬件專利。
2013年到2014年,谷歌連續向富士康購買了通信技術、顯示器、可穿戴設備的專利。
因為不買這些專利,谷歌就沒法切入硬件領域。
從此有了吹牛資本?NO,早就有了。
2011年鴻海集團獲美國專利量居全球第九,華為直到2014年首次進入50強榜單。
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球年度專利排行榜中,是全球前二十名中唯壹上榜的華人企業。
中國大部分叱咤國內的品牌企業,由於沒有足夠的專利授權,在國際上寸步難行,動輒被告。
今天幾乎所有企業跪舔阿裏騰訊的時候,能讓這兩家搶著合作的企業,只有富士康了。
2015年3月,郭臺銘、馬化騰和鄭州和諧汽車***同簽署“互聯網+智能電動車平臺”協議。
之前,富士康和騰訊已***同投資創建電動車公司FutureMobility。
2015年6月,阿裏巴巴、富士康向軟銀旗下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BRH分別註資145億日元。
2015年8月,阿裏巴巴和富士康分別以2億美元和5億美元入股印度電商Snapdeal,此次投資方還包括了日本軟銀集團。
2015年10月阿裏雲和富士康***同發起“淘富成真”項目,開放富士康世界級的設計、研發、專利、供應鏈、智造等能力,阿裏雲的雲計算平臺和大數據處理能力,阿裏電商天貓淘寶的平臺能力,同時引入銀杏谷資本、雲鋒基金、豬八戒網、洛可可等企業為創業者提供全鏈路創新創業服務。
2016年8月,騰訊控股和富士康牽頭參與印度通訊應用商Hike的新壹輪投資。
關鍵是大多數合作裏,富士康占主導權。
廣大等著阿裏騰訊勾搭的雙創企業壹臉幹著急。
富士康想幹什麽?
富士康的英文名FOXCONN,是狐貍和連接器的拼接詞。
這兩個詞是郭臺銘最喜歡的東西。
它在連接,瘋狂地連接。
只是這是建立在過去30年積累的洪荒之力上。
郭臺銘說:“富士康壹直在制造技術上創新。
我們認為將來網絡、設計,將來尤其再走e-merce,或者是走上B2B的商業模式,我們在搭建壹個平臺,可以幫非常多的中小企業、創業者,今天怎麽使用網絡、怎麽使用電腦,還可以給他全套的軟件,他在賣他的商品的時候,甚至都不需要自己的IT部門。
我們可以幫他整個的解決。
他只要把他的創意放上去,就可以很快的銷售。
這些我們都已經在做。”
他想做的,可以簡單形容為制造業供應鏈的系統開發商、集成商、渠道商。
從軟銀孫正義、阿裏馬雲、騰訊馬化騰這些頂尖的腦袋搶著跟富士康合作投資就能體會得出,富士康積累了多麽強大的話語權。
對互聯網,郭臺銘認為真正的網絡經濟在中國還沒開始,因為現在的網絡經濟只是年輕人在殺時間(kill time)。
“雖然現在很多網絡公司、互聯網公司都很成功,目前算來叫做都很成功。
但在下壹波真正走向劇烈的競爭,誰能勝出,其實還在未定。”
“現在我們認為時機成熟了。
過去網絡在中國是機會主義者的天堂,將來應該是實力主義者的機會。
e-merce也好,雲端也好,移動互聯網也好。
這三個每個都是富士康全世界的強項。”
富士康去向何方?
富士康是中國改革開放工業史裏集約性最強、鏈條最長、規模最大的集成者。
上與頂級品牌商連接,下與千萬中小企業連接。
郭臺銘自己吐槽過苦惱:在臺灣和大陸,都認為代工沒前途,沒有看到專利技術的有價值,認為土地等等才有價值。
而研發、申請專利、商品化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他堅持現在布局研發就是鴻海的前途。
壹度有壹種懷疑:富士康會離開,因為,從綜合成本角度,中國已不占多少優勢。
如果沒有對勞動、知識、技術投入的支持,沒有對實體生態的敬畏,沈迷於炒作和投機主導的泡沫經濟,富士康沒有理由留下。
"富士康沒有走,我們選擇在今年的最後壹天簽約最大的項目,把最好的技術落戶在這裏。
富士康也在轉型升級,富士康不會走,會留在這裏。
”郭臺銘在廣州項目落地後說,“從項目談判到落戶廣州進行簽約不到50天,可以看到 *** 的效率和對高科技的執著。
大陸現在推動實體經濟,去虛返實,軟硬整合,我覺這是壹個對的方向。”
阿裏巴巴集團CTO王堅說:就制造業而言,蘋果對富士康看透程度遠遠超過中國任何壹家企業。
如果把富士康的能力開放出來,就可以提升(中國制造)整體的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