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教育平臺由於資源豐富、使用便捷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網絡教育平臺在中小學開展法制、安全和禁毒教育,推進家校***育工作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但目前中小學教育存在過度依賴網絡教育平臺的現象,造成學生、家長、教師、學校各方負擔加重,同時還有平臺教學內容良莠不齊,利用平臺違規進行教育培訓活動等現象。
對此提出使用網絡教育平臺的建議:
壹是規範網絡教育平臺使用。各中小學對正在使用的網絡教育平臺進行整合,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公眾號、小程序和軟件,做到“能簡盡簡”。將法制、安全和禁毒教育等內容納入學校德育教學體系,有計劃地開展線下課堂教學,確保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學校盡量減少布置網絡教育平臺作業,縮減不必要的打卡積分課程,避免家長代替完課的形式主義學習。教育主管部門不應對各中小學網絡教育平臺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排名和通報。
二是加強網絡教育平臺監管。教育主管部門應明確網絡教育準入條件與資質認證流程,建立健全網絡教育資源的備案審查制度,明確網絡教育平臺在師資管理、資質審查、教學質量、隱私保護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責任與義務,推出網絡教育黑白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開督查結果。教育部門聯合公安、工信等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對網絡教育平臺推送遊戲、娛樂和色情等不良信息的行為進行嚴格處罰,建立舉報受理渠道,動員學生、家長和教師等積極參與監督舉報,提高有害信息發現率和處置率。同時,嚴禁網絡教育平臺和學校動員家長和學生幫助刷流量、長人氣。
三是全面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的關鍵是規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防止教培機構利用網絡教育平臺進行線上培訓,對可提供即時通訊、網絡會議、直播平臺等技術的網站平臺,加大巡查巡檢力度,嚴防有證機構通過“線上答疑”“直播變錄播”“線上伴學”等變異方式組織違規培訓。嚴查中介組織或個人利用移動應用程序、小程序、論壇貼吧、門戶網站等平臺,撮合相關學科類培訓從業人員、在職中小學教師、自由職業者與家長開展“壹對壹輔導”、拼課、攢班等違規培訓活動。對於出現違規開展培訓、提供“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依法依規吊銷原有備案登記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